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意识足指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主动开展创新活动的观念和意识,表现为对创新的重视.追求和开展创新活动的兴趣和欲望.它是人类意识活动中的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人们进行创新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创新意识包括创新动机.创新兴趣和创新意志等.  相似文献   

2.
朱思燚 《发展》2006,(10):99-100
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它是人类意识活动中的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前提.创新意识包括创造动机、创造兴趣、创造情感和创造意志.创造动机是创造活动的动力因素,它能推动和激励人们发动和维持进行创造性活动.创造兴趣能促进创造活动的成功,是促使人们积极探求新奇事物的心理倾向.创造情感是引起、推进乃至完成创造的心理因素,只有具有正确的创造情感才能使创造成功.创造意志是在创造中克服困难,冲破阻碍的心理因素,创造意志具有目的性、顽强性和自制性.  相似文献   

3.
陈会欣 《魅力中国》2011,(3):126-126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也是教育工作的基本主题。创新高中语文教学首先要冲破应试教育的樊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还要用灵活、新颖独特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熊国民 《魅力中国》2009,(5):127-127
兴趣是一个人对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积极,热情和肯定的心里倾向。是引起和维持注意,参与及认识的一个重要的内在因素,是推动人们去探求新事物,研究新问题从而形成一种创新意识与能力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5.
任淑艳 《魅力中国》2013,(13):198-198
创新意识是人类意识活动中一种最积极的、最富有成果性的意识形态,是人们从事创新活动的出发点和内驱力,是创新能力的前提。我从以下几点浅谈一下对幼儿创新意识培养的一些思考和体会。一、观念上(一)树立主体性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主体性教育,所以,幼儿教师首先应该将幼儿看做一个独立、完整、主动的个体,有自己的需要和尊严。教师与幼儿之间应该建立一种平等的、互动的关系~主体间性,即幼儿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的工作也不是灌输知识,而是调动幼儿的主动性,通过幼儿的主动学习来培养兴趣和发展创新潜能。教师应站在幼儿的立场上,带着一颗童心看待幼儿的行为、需要、  相似文献   

6.
张华 《西部大开发》2011,(9):112-11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所以.我们必须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新能力不仅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综合素质。这就要求教师应重视学生创新学习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一个没有创造意识的民族,难以屹立世界民族之林。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语)。新课程标准更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强调过程与方法,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如何积极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呢?  相似文献   

8.
王延斌 《宁波通讯》2009,(12):62-6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以党政机关为主体的机关创新是全社会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各级机关创新意识大为增强,创新成果层出不穷。但是,在创新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与科学发展不相协调的现象,走入了机关创新的误区。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9.
罗丽 《魅力中国》2011,(6):236-236
创造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真正动力,是一个国家繁荣强大的推动力和根本保障,“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量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是江泽民同志的一句话,因此,全面深入地强化国民的创新意识,发展民族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杰出的创新型人才,是学校教育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0.
创新,就是抛弃旧的东西,创造新的事物。在推进两个根本转变,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创新是我们的必然选择。1995年,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他又多次强调,“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鼓励创新、竞争和合作”。勇于创新、大胆创新,这是国家兴旺、经济发展、民族振兴以至社会主义事业成败的关键。这就需要领导率先垂范与培育创新人才。解放思想,加速观念更新马克思说过:“人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  相似文献   

11.
黎开勇 《魅力中国》2013,(32):239-239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当今社会所需求的就是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美术在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上有着自己的优势。作为一名初中美术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要渗透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师和学生要对美术教育形成正确的认识、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实施开放性的美术教学。  相似文献   

12.
孙忠英 《魅力中国》2010,(10):171-171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社会的发展和人才需求的角度来看,社会对人才评价标准发生了变化,不但要求知识渊博,而且要求具备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再从未来社会学的角度看,创新教育既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又是人才使用的需要,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13.
朱晓洁 《魅力中国》2011,(15):154-154
创新教育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民族进步的阶梯,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情感角度创设氛围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知识的发挥方面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在能力方面,激发学生大胆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盛华 《魅力中国》2010,(32):361-361
体育兴趣是人们力求积极认识和优先从事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参与体育活动的需要相联系的意向活动。一个人如果对体育活动感兴趣,就会积极参加,全力投入,活动的结果将是需要的满足并由此得到积极的情绪体验。所以,体育兴趣是体育参与的基本动力之一,它影响着人们体育参与的具体活动方向和强度。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就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近两年来,新蔡县委、县政府立足当地实际,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研究新思路,谋划新策略,以创新为发展县域经济的强大动力,保持了全县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县广大干部群众的改革意识、开放意识、市场意识、科技意识有所增强,但与发展的要求相比,与发达地区相比仍显滞后。针对这种状况,县委、县政府把着眼点放在转变干部…  相似文献   

16.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当代经济、科技与社会发展条件下,创新实践活动具有与以往一般意义上的创造性实践活动不同的时代特征和历史内涵。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保生机的源泉”。省委书记张德江最近考察深圳工作时指出:“创新是深圳永恒的主题。”江泽民同志和张德江书记都高度概括了创新的重要性,创新对统计事业的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回顾龙岗区统计的发展历程,经过多年的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各高校图书馆通过创意主题活动,激发阅读兴趣、寓教于乐、活用纸质资源等方式,在不同程度上开展了阅读推广活动,并取得一定成效。高校阅读推广活动主要通过利用新媒体扩大、创新阅读推广、注重主题活动的创新、激发引导大学生的读书兴趣、利用学生团体、扩大推广规模,增强活动影响力和形成阅读推广常态化,品牌化。  相似文献   

19.
贾芳  罗林 《改革与开放》2016,(12):93-94
新的时代背景下,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发展势在必行。创新创业俱乐部作为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文化交流活动和创业项目孵化的综合性平台,对于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有着重要意义。目前,虽然国内高校创新创业俱乐部正如火如荼地建立,但其在创新创业意识培养方面仍存在实战指导少、实际运营操作少、活动形式单一等问题。本文全面借鉴先进创新创业俱乐部经验,从创新创业教育、开展沙龙、项目孵化等多个方面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进行了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20.
李丽 《魅力中国》2010,(7):194-194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青少年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如何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我们教育者需要不断探索的内容。信息技术教学是一门以培养创新精神、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取向的必修课程,而作为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师,应当需要在创新教育方面进行不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