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就我国石化工业提高石油资源利用率和国际竞争力的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及股份公司总工程师袁晴棠提出,必须加快战略布局、装置结构、产品结构三个方面调整。我国石化产品近年需求快速增长。2003年我国石油消费增量占世界石油消费增量的40%(约每天60万桶),2004年石油消费增长更为强劲,全年达3.09亿吨,增幅达17.4%。据预测,未来20年我国石油石化产品需求仍将保持较高增长速度,2020年成品油需求量将为2000年的2.3倍,三大合成材料需求量将为2000年的3.2倍。但我国石化工业仍然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合理、石化资源短…  相似文献   

2.
2000年世界与中国石化工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全球石化工业恢复景气,需求回升,利润增长,但受国际油价居高不下的影响,石化工业盈利水平受到一定影响,从总体上看,全球石化工业充满活力,关税税率和其它贸易障碍将日趋减少,乙烯产量的一半将位于传统的美,欧,日三元体系之外,石化产品生产成本将继续下降,大宗石化产品的固定成本占完全成本的比例将下降,原料费用所占比例将增加,跨国化工公司将逐渐从大宗石化产品的生产升级到更高附加价值产品的生产,2000年中国石化市场产销两旺,进口大增,需求再创历史新高,石化产品自给率继续下降,石化行业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先后在海外成功上市,标志着我国石油石化工业的改革发展步入新的历史阶段,面对经济全球化,结构调整和科技进步加快的国际大环境以及加入WTO带来的挑战,我国石化工业要抓住市场旺需的历史性机遇,加快技术改造,推进结构调整,突出核心业务,扩展市场,降低成本,实现内涵发展,促进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3.
2003年世界和中国石化工业综述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全球石油化学工业开始复苏,石油公司利润大幅上升,化工公司毛利总水平仍在低位徘徊;世界乙烯净增能力创20年来的最低,中东成为乙烯产能增长最多的地区;亚洲地区石化产品需求持续增长,石化行业投资再度活跃;石化制造业出现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倾向,中国和中东地区成为国际资本投资的热点;石化公司兼并重组以结构性调整为主,欧洲收购交易活跃。2003年,我国石化产品需求量继续攀升,主要石化产品产量再创记录,主要石化产品进口量继续大幅度增加;国家对石化产品进一步实施关税减让政策,同时,加强了市场监管力度:石化行业外商投资加快,民营石油石化企业异军突起。展望2004年.全球石化业将由复苏转为走强,装置开工率稳步提高,有更多的项目开工建设。中国高速增长的经济将是石化工业继续向上发展的主要动因。初步预测,2005年和2010年,我国乙烯需求量将分别达到1500万吨和2000万吨以上,乙烯生产能力将分别达到900万吨和1400万吨。  相似文献   

4.
2001年世界和中国石化工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世界经济步入衰退。全球石化工业遭受重划,经济效益大幅下降。全球乙烯能力仍在大幅增长,但乙烯需求近20年来首次出现下降,全球乙烯供需严重失衡,石化工业开始进入薄利时代。展望全球石化工业,未来10年内将出现崭新格局。行业门槛提高,弱小经营者将加快退出,一体化的石油石化公司和能够低成本原料的化工公司将居于支配地位。投资将日益流向低成本生产地区,尤其是中东和加拿大西部地区。2001年中国石化产品需求量再创历史新高,在国内主要石化产品的产量稳步增长的同时,化产品进口量继续大幅增长,石化行业投资主体逐步呈多元化趋势。为应对加入WTO的挑战,我国石经行业亟须深化改革和调整结构,拓展市场,扩大资源,降低成本,实现内涵发展,促进产业级,以增强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5.
亚洲石化是全球石化需求增长的火车头。目前,这一地区的乙烯产能已占到世界总产能的四分之一以上,石化产品总需求已达6750万吨/年。预计2006年的石化产品总需求量将达到8540万吨;乙烯衍生物净进口将从200;5年的420万吨增长到2015年的1700万吨,乙烯的净进口将从160万吨增长到1100万吨。亚洲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石化产品消费区域,超过了美国和全欧洲,未来几年的增长将更加强劲。亚洲石化工业在全球的地位和作用日趋重要,但是,在发展过程也面临诸如石化企业平均规模小、石化工业过于分散、没有原料优势、需持续改进技术和提高经营效率等问题,需要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全球石化工业也正在采取各种措施应对面临的挑战,包括控制经营费用,重组并再造公司业务流程,降低生产成本,发展全球战略,注重产品结构调整和环保,加强利用信息技术等。对于亚洲石化公司来说,只有那些具有真正竞争优势和最有经营效率的公司才能获得明显的盈利能力。  相似文献   

6.
2002年世界经济恢复增长但依然乏力,全球石油石化工业经营艰难,一体化石油石化公司营业收入增加,但净利润下降,纯化工公司盈利水平有所提高;全球乙烯能力增幅下降,需求不振,毛利基本与2001年持平,但聚烯烃利润有所回升;石油石化业趋于产业集中化、业务专业化、规模大型化和市场全球化;一体化石油石化公司勘探开发投资增加,石油化工投资下降,兼并重组更趋理性成熟。2002年中国石油石化行业的外部经营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国内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石化产品需求量再创历史新高,石化产品产量稳步增长,进口量也大幅增加。展望21世纪前10年,中国的石油石化工业既面临加入WTO以后严峻的竞争和挑战,又迎来了珍贵的历史性发展机遇。中国石油石化行业应进一步深化改革,转换经营机制,以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为提高竞争能力、盈利能力和管理水平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7.
随着世界石化工业的不断发展以及石化产品在现代工业经济中的广泛应用,乙烯,丙烯,苯,二甲苯以及石脑油等主要石化原料的需求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虽然亚洲金融危机使这些原料的近期需求增长放慢,而且1999-2000年世界石化业将继续进行合理化调整,利润仍较低,但未来世界经济的发展必将推动石化原料需求的逐渐恢复和进一步发展,预计2015年前,石化工业产品需求将以GDP增长率的1.5-2倍的速度增长,亚太地区  相似文献   

8.
中国石油石化工业面临严峻挑战,也面临发展机遇。加快开发和增产国内原油、开拓和利用海外油气资源、发展炼油石化的规模化经营、建立战略石油储备体系、减员增效提高效率是实施中国石油石化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所在。力争国内油气产量稳中有升据BP2005年6月世界能源统计评论,中国石油、天然气产量分别居世界第6和第16位。2005年我国原油产量达1.8亿吨,石油消费量已达3.17亿吨。虽然2005年石油对外依存度比上年下降2.2个百分点达到42.9%,但对外依存度仍将提高到2010年47.2%、2015年50.4%和2020年57.6%。力争国内原油生产稳中有升是我国石…  相似文献   

9.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石油石化工业迅速发展壮大,现已成为世界石油石化工业大国,一些主要石油石化产品的产能、产量和消费量已跃居世界前列。同时应清醒地看到,我国石油石化工业仍存在着大而不强、产业布局不尽合理、集约化程度不高、资源短缺制约明显、产品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相似文献   

10.
美国能源情报署(EIA)最近发表了《2002年版世界能源展望》,主要内容如下 1.石油需求。根据基础预测,随着世界经济的增长,世界石油的需求量将从2000年的每天7600万桶增长到2020年的每天1.189亿桶。2020年的需求量将是2000年的1.56倍。这将意味着石油需求年均增长2%,其中居首位的是运输业对石油需求的增加。到2020年,运输业的需求将占总需求量的70%。世界需求的增长趋势将受价格的左右。在低价位情况下,2020年的需求量预计为每天1.15亿~1.25亿桶。 2.石油价格。石油价格过去一直变幻不定,预计未来依然如此。这种情况主要是由石油供应方的特殊结构因素决定的。在石油价格方面存在着三种预测。 基础预测认为,以2000年美元价格计算,在经历了2001~2002年的石油价格下降之后,  相似文献   

11.
世界经济的强劲复苏和国际原油价格的持续大幅上涨,推动了全球石化工业景气度的回升,使国内石化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态势。2004年,国内石油石化工业的增长速度达32%,利润增长58.7%。石油石化业成为国内外关注和投资的热点。去年我国石油石化业投资增长34.6%。石化是一种典型的世界性的周期性行业,  相似文献   

12.
韩国在能源消费方面有三个主要特点,即:利用国际油气资源,改善国内能源消费结构;发展炼油工业,满足国内油品需求;充分发挥进口油气资源的效用,实行能源消费多样化。由于国内外经济、环境及政策因素的影响,估计今后几年韩国石油进口量将大体维持现有水平,而液化天然气进口量将大幅度增加;通过扩大从非欧佩克国家的进口和自营勘探开发,油气进口来源将有所扩大;炼油工业和石化工业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石油产品和石化产品出口可望增加。  相似文献   

13.
<正>我国是世界石化产品需求增量最大的国家,未来全球化工产品需求增量的2/3来自亚太地区,我国占50%以上;随着高新技术产业及装备、5G应用领域的拓展、新能源产业的持续发展引导石化特种产品及高端合成材料产品升级迭代,石化企业将迎来新一轮市场机遇期  相似文献   

14.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对全球的石油及石油化工行业产生了重大影响,石油需求下降,油价下跌,石化产品市场低迷。世界的石化产品贸易格局出现了新的变化,兼并、联合、重组掀起热潮。作为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的石化工业要注重经济效益,提高国际竞争力,走集约化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将石化工业列为支柱产业之首,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日前,省石化厅党组确立的石化工业跨世纪发展目标和六项重点工作已正式出台,并得到了省委书记徐有芳的肯定。黑龙江省石化工业到2000年全口径(包括石油、中石化、地方、乡镇)工业总产值力争达到500  相似文献   

16.
2004年,全球石油石化工业景气回升,产品需求快速上涨,跨国石油石化公司利润大幅度增加;乙烯产能继续小幅度增加,亚洲成为世界乙烯产能增长最多的地区;世界石化生产基地明显向中东地区偏移,东南亚地区的投资稳步推进;沙特基础工业公司(Sabic)有望成为世界石化巨头之一;并购活动扩展到更多的战略投资者、金融投资者和私有资本投资者,跨国石油公司趋向全球巨型并购。2004年,我国石化产品消费量持续稳步增长;主要石化产品产量和主要进口指标再次刷新记录;乙烯装置建设投资高涨,新增产能39万吨;国外石化产业加速向中国转移,民营企业快速发展,石化行业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出口退税减免政策使出口依赖型企业景气受阻;生物质深加工己具备一定规模,也取得可喜的进展。在良好的内外部经济环境下,2005年,我国石化行业将持续快速发展,石化产品产量继续上升,产品进口增幅减缓,石化产品需求依旧强劲增长,石化行业增长速度估计略低于2004年。  相似文献   

17.
2005年世界和中国石化工业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尽管受原油价格高涨等因素影响,2005年世界经济增长较上年有所放缓,但世界石油石化工业仍处于景气上升阶段,呈现继续增长态势:全球石油产量保持稳定,石化产品需求继续增加,主要石化公司盈利普遍增长;乙烯生产能力持续增长;世界石化生产基地明显东移,在亚洲与中东的投资稳步推进;跨国石油公司趋向巨型并购,私有资本在并购领域相当活跃;主要替代能源在石化领域的开发利用前景看好.2005年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引领国内石油石化行业生产与消费的增长:油气产量稳步上升,主要石化产品产量位于世界前列,生产与效益再创新高.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在石油石化投资主体多元化发展、新一轮石油石化投资高涨的情况下,某些领域的建设较为集中,投资风险开始显现的问题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中国石化走向哪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油产品关系到国家安全 ,石化产品关系到12亿中国人的生活质量。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我国自然资源相对不足 ,仅占有世界上7 %的耕地 ,要满足占世界人口20 %的12亿中国人衣食住行的需求并过上小康生活 ,全部依靠自己的自然资源是难以办到的 ,即使利用国际市场上的自然资源也难以办到 ,特别是粮食和棉花。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实践证明 ,发展石化工业 ,以塑料代替钢材和木材 ,以合成纤维代替天然纤维 ,以合成橡胶代替天然橡胶 ,是一种最好的解决办法。一、21世纪中国将由石化大国变为石化强国21世纪头20年 ,我国国民经济仍可…  相似文献   

19.
据权威人士分析,在下个世纪,以下五大产业,将成为中国化工的核心产业。1)石油化学工业.有资料显示,到2020年前,石化产业仍是成长产业。亚洲石化产品市场份额,1990年为13%,1996年达21%,预计2000年将占到25%以上。2)新型合成材料1996年中国仅五大树脂(PE、PP、PVC、PS和ABS)进口量达6.49Mt,而且连续3年破纪录增加。据估计,到2000年,国内市场合成树脂需求量为9Mt以上(不含来料加工)。3)精细化工产品中国“九五”计划确定精细化工发展重点是: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造纸化学品、胶粘剂生物化学品、信息化学品(…  相似文献   

20.
国家经贸委有关人士透露,近年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将重点发展石油和天然气、乙烯、合成树脂、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工等五大领域。他说,增加产量是石油和天然气生产的首要任务。到2005年我国原油产量将由现在的1.63亿吨左右增长到1.7~1.75亿吨。产量增加的动力来自消费需求的增长,预计近年我国汽、煤、柴油消费需求将以超过4%的速度增长,2005年消费需求量接近1.4亿吨。产量增长途径一是加强国内石油勘探;二是积极开拓国外油气业务。到2005年,我国天然气产量将达500~550亿立方米,消费需求量由现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