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地征用中的公正补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阶段我国农地征用,按照《土地管理法》(1998)的规定,其补助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和地上附着物补偿费。其中,地上附着物补偿费,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上都不存在难题,而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都大有文章可做,其核心问题在于公正。关于土地的公正补偿问题对于土地的补偿,要做到项目公  相似文献   

2.
按规定,已规划的建设用地不应发包。土地发包后又因村里规划被占用,应在村里的机动地里进行调整,或参照征用土地安置补偿办法予以补偿。国家建设征用农民承包集体的土地,应当按照被征用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征用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偿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征用耕地的土地补偿费,通常为该耕地征用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6—10倍。征用耕地的安置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用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4—6倍。按上述标准支付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偿费后,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再增加安置补…  相似文献   

3.
现行征地补偿制度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现行的征地补偿制度 ,根据其补偿费计算方式通常称为“产值倍数法” ,其主要的法律依据是《土地管理法》。根据该法规定 ,征用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征用耕地的土地补偿费 ,为该耕地被征用前 3年平均年产值的 6至 10倍。征用耕地的安置补助费 ,按照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计算。每一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标准 ,为该耕地被征用前 3年平均年产值的 4至 6倍。由此可见 ,每一项费用都是根据被征用耕地的前 3年平均年产值按一定的倍数计算的 ,因而一般称为“产值倍数法”。这种…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行的土地征收制度补偿费标准较低,绝大多数失地农民的实际生活水平没有得到改善,引发诸多社会问题及不稳定因素。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草案)》(以下简称渺正案》)以及集体土地征收补偿制度即将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相似文献   

5.
征地补偿费是用地单位给失地农民的一种货币补偿,主要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及其他有关费用。加强征地补偿费管理是关系到失地农民的切身利益和长远生计的大  相似文献   

6.
《致富之友》2004,(7):40-40
如何计算征用土地补偿费?根据国家土地资源部门的规定,凡被征用的土地,一般应获得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等三方面的补偿。具体计算标准:1、土地补偿费按征用土地的用途不同分为以下几个标准:①征用耕地的,按该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被征用耕  相似文献   

7.
关于土地征用或征收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土地征用(征收)的众多问题中,征地安置补偿问题一直是土地征用(征收)过程中的焦点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既降低了土地的合理配置,又影响了社会的安定,因此亟需完善和规范。在就现行土地征用(征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探讨的基础上,通过对河北省沧州市区土地征用补偿标准的研究分析,进而提出了关于土地征用(征收)革新的几点建议,以期能够完善、规范我国的土地征用(征收)制度。  相似文献   

8.
论农地征用的经济补偿与失地农民的安置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国现行农地征用因为存在补偿与安置标准形有实无和行为准则不一等问题,导致对农民侵权,必须改革补偿费分配方案及失地农民的安置方式。  相似文献   

9.
根据《土地管理法》,我国确定征地补偿费标准的基本原则是保证土地被征用后农民生活水平不下降,补偿标准是依据该土地被征用前三年的平均年产值。该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征用土地的,按照被征用土地的原用途给与补偿。征用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征用耕地的土地补偿费,  相似文献   

10.
农民失地补贴的合理标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现行的《土地管理法》中对农民失地补贴有明确规定。本文作者从纯经济学的角度对现行农民失地补贴政策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作者进一步设计出了理性状态下的对农民失地补贴的简单计算模型和复杂的修正模型。土地补贴是因国家征收土地对土地所有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原土地使用人对土地的投入和收益造成的损失的补偿。补偿的对象包括土地所有权人和土地使用权人。根据《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土地补贴包括耕地征收补贴和其他用地征收补贴。其中,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  相似文献   

11.
农地非农流转补偿机制的缺陷及优化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现行农地非农流转补偿机制的研究,总结并分析了其主要缺陷:补偿标准严重偏低;补偿费分配不合理;补偿方式单一.进而提出了补偿机制的优化对策:明确农地价值内涵,实现完全价值补偿;完善价值核算方法,兼顾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区分对待征收征用,合理确定补偿分配;丰富安置补偿方式,保障失地农民生活.  相似文献   

12.
建立我国新型土地征用制度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土地征用是地权行政的重要内容,我国现行的土地征用制度是一种国家行为,但是,现行的土地征用制度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暴露出一些缺陷,其 要表面在征地范围不明确,补偿准低、不能及时支付到位,安置难以解决,土地收益比例分配不合理,征地程序混乱等方面。通过推进征地制度改革,可以逐步消除这些缺陷,与市场经济国家的征地制度接轨,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新型征地制度。  相似文献   

13.
土地征收补偿是土地征收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我国现行土地征收补偿机制土地补偿机制和土地征收救济制度仍存在很大缺陷.针对现存问题,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借鉴外国的立法例,保障我国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完善我国的土地征收补偿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村土地征收补偿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土地征收过程中的问题和矛盾日渐突出,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制约性瓶颈.本文通过对我国现行土地征收补偿制度存在问题的剖析,反思了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缺陷,并提出了完善我国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建议地.  相似文献   

15.
征地补偿费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是对被征地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失地的补偿。管好用好这项资金,就是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经济权益,也是保证农民收益和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措施。笔者就此核算内容及相关程序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16.
淄博市征地补偿安置方式调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俊锐 《中国土地》2003,(10):39-40
山东省淄博市在城市发展规划中,确立了建立淄博新区、加快中心城市发展的思路。根据规划,共需征用土地67011.5亩,其中耕地48060.55亩,涉及40个行政村、37612人。妥善解决被征地农民的补偿安置,成为淄博未来城市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改革征地补偿安置方式,使征地补偿安置既控制在合法、合理的范围之内,又从根本上解除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将是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的关键。现行补偿安置方式概述根据《土地管理法》,我国现行的征地补偿安置主要采取货币补偿方式,即土地征用按照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青苗和附着物补偿费进行…  相似文献   

17.
土地补偿费分配规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体土地被征收后,征收方应该补偿,从物质:补偿逐渐过渡到货币补偿;根据:<物权法>明确的集体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主体的不同、土地补偿费该在巢体土地所有权人、使用权(承包经营权)人之间进行分配;各个省份对二者之间的分配比例规定不完全一致;笔者认为,统一规则,土地补偿费根据所有权人和使用权人(承包经营权主体)之间实行"三七"比例分割比较舍适.  相似文献   

18.
征地补偿费是对被征地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失去土地的补偿,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管好用好这项资金,对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经济权益,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正>征地补偿费是对被征地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失去土地的补偿,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管好用好这项资金,对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经济权益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蒲方合 《农村经济》2006,(10):25-28
公共利益是判定土地征收是否具有正当性、合法性的标准,然而在集体土地的征收中,征收被申请人对公共利益的认定没有程序性权利,我国现行法律对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的程序规制也有不足之处。为了制止征地权的恣意行使,应赋予征地被申请人对公共利益认定的程序性权利,理清征地当事人、土地行政主管机关、人民政府在征地中的关系,使征地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在征地纠纷的裁决中应实行回避制度、案卷排他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