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国际贸易结算中采用信用证支付方式对进出口双方及银行都具有有利作用,但也存在弊端。长期以来,信用证一直是国际贸易结算中最常用的支付方式。而近年来国际贸易竞争激烈,竞争手段不断增加,国际贸易结算方式多元化已成为新的发展趋势。文章分析信用证结算在国际贸易中的利弊,并提出国际贸易结算方式多元化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2.
信用证支付方式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银行参与国际结算过程逐步形成的。特别是在资本主义总危机开始后,国际贸易中进出口双方利害冲突不时发生,在互不信任情况下就出现了银行保证付款的信用方式,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相互之间的矛盾,而且也为双方资金的融通提供了方便,因此采用信用证结算货款,已是目前国际贸易结算的主要方式。信用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开证银行或议付行,只能对信用证及信用证所要求提供的单据如商业发票、品质证书、货物包装清单、装箱单、运输单证等这些单据的表面一致性负责,只要这些单据表面相符,银行即办理开…  相似文献   

3.
信用证结算因其银行背景,传统观点将其认定为最安全的结算方式。实质上,与汇付、托收相比较,信用证结算除缓解了结算环节的一般商业风险外,并没有将国际贸易结算环节的其他风险做了全面的防范,甚至其本身还孳生了特有的结算风险,因此,轻率地论断信用证结算是最安全的结算方式,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则有很强的误导性。基于此,本文在对信用证结算的传统观点及其缺陷做了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提炼出认识信用证结算性质应遵循的三项基本原则,归纳出信用证结算性质的六个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4.
伴随入世及外贸经营权的下放,会有更多企业自营国际贸易,信用证是国际贸易结算的一种主要方式,其专业性、技术性及法律内涵十分复杂,充满风险和欺诈,使企业无法收回货款,导致钱货两空.吸取以往企业在信用证结算方面留下的惨痛教训和经验,是当前企业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缺乏,自营国际贸易中防范信用证风险与欺诈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国际贸易竞争日趋激烈,国际贸易结算方式也日渐成为一种重要的竞争手段,贸易结算方式的选择和结算风险的防范对于出口企业也十分重要,为此,本文详细阐述了信用证结算方式下的结算风险及其审核防范。  相似文献   

6.
汇付、托收和信用证是三种常用的国际贸易结算方式,有着各自不同的风险。本文深入分析了2011年开始的西方各国债务大泡沫酝酿的新一轮金融危机这一全球经济背景,将苏州中小企业的国际贸易结算现状与全球经济背景相结合,提出如何选择合适的结算方式,采取有效措施防范贸易风险、确保收汇安全,促进贸易发展,提高贸易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辛晴  苑韬 《集团经济研究》2007,(11):312-314
信用证是银行开立的有条件付款的书面承诺,由于信用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起到安全保证、资金融通等作用,它已是现在国际贸易中广泛使用的最为重要的结算方式,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在当今国际贸易结算方式中,信用证的发展体现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信用证业务是当今国际贸易领域比较成熟的商业做法,是举足轻重的国际贸易结算方式,但信用证作为一种银行信用也并非万无一失,对结算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风险若不加以防范,可能给进出口商造成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9.
信用证是指开证行应开证申请人的请求向受益人所作的一种有条件的付款保证,是银行信用为商业信用作担保的一种国际结算和融资手段。目前信用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将结合案例说明现行信用证会计核算中所潜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代国际贸易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传统的卖方市场已经转向买方市场,非信用证结算方式所占据的比重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1.
信用证是国际货物买卖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货款结算方式。据国际商会统计,目前采用信用证结算方式的贸易,占世界贸易总量的70%以上。信用证的实质是以银行信用代替商业信用,它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国际贸易中因难以掌握对方资信情况而互相不信任,阻碍国际贸易发展的难题,而且也为贸易双方提供了融资的便利,故而受到商界的广泛欢迎。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高科技的发展,金融已成为世界经济舞台上铁马金戈、纵横捭阖的时代英雄。信用证是国际贸易中重要的信用支付工具,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国际贸易结算采用信用证方式都已占很大比重。在我国,进出口贸易结算的50%以上采用信用证方式。但是,信用证业务自身的复杂  相似文献   

13.
樊枫  王立京 《企业研究》2004,(5S):74-75
信用证(简称L/C)支付方式是国际贸易中支付方式的一种,是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银行参与国际贸易结算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由于货款的支付以取得符合信用证规定的货运单据为条件,对贸易双方都有保障。由于有这种保障,信用证支付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进、出口双方在付款和交货问题上的矛盾。越来越为国际贸易交易双方所接受。并且不断地发展完善。目前已成为国际贸易中的一种主要付款方式。  相似文献   

14.
信用证作为现代国际贸易最普及的结算方式,在便利国际贸易的同时,也产生了信用证欺诈的风险。本文通过阐述信用证欺诈产生的制度成因,引出对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探讨,希望通过这一原则的适用,进一步规避产生信用证欺诈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国际结算已成为商业银行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银行经营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由于国际结算具有涉及不同国家、多个当事人、环节较多、遵循国际惯例、各国适用法律不同等特点,使其风险呈现出广泛性、复杂性和难以预测性。目前,国际贸易结算主要包括汇款、托收、信用证三种方式,本文分别针对三种结算方式的风险特点和防范措施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苏文 《企业经济》2004,(9):174-175
尽管与汇付和托收方式相比,信用证结算由于将银行信用引入到国际结算链节中,以开证行的有条件付款保证取代了进口商的付款承诺,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买卖双方之间互不信任的矛盾,在国际贸易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我们仍应看到,无论是对出口商、进口商还是银行而言,信用证结算都并非完美无缺,而是“优”、“忧”并具。  相似文献   

17.
信用证陷阱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高科技的发展,信用证已成为国际贸易中重要的信用支付工具,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国际贸易结算采用信用证方式都已占很大比重。在我国,进出口贸易结算的50%以上采用信用证方式。但是,信用证业务自身的复杂性和游离于基础合同的独立抽象性加重了风险防范和金融监管的难度。世界各国不时有信用证诈骗案的发生,中国更成为信用证诈骗的多发地区。  相似文献   

18.
肖黎 《企业经济》2007,(9):117-119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信用证作为国际结算中的一种重要结算方式,在国际贸易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但由于信用证的纯单据交易及其繁杂性的特点,有时就会出现信用证遭拒付的情况。本文分析了信用证结算方式存在的风险、信用证遭拒付的原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防范策略。  相似文献   

19.
关于国内信用证结算业务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力力 《企业经济》2005,(9):167-168
本文分析了国内信用证难以全面推广的原因,并且阐述了国内信用证结算方式的独特优势,对当前实施与推广国内信用证结算的风险控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在我国越来越多的中小进出口企业参与国际合作,所以国际结算越来越重要。论文主要介绍了中小进出口企业国际结算的现状,阐述了中小进出口企业对国际贸易结算模式的选择,说明了汇付、托收、信用证及国际保理结算模式的优缺点,并对其联合应用进行了分析,总结了中小进出口企业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环境时,选择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国际结算模式的必要性,论述了如何进行风险防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