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形成标志或划分标准主要包括学科体系的建构路径和方式、研究方法的来源和独立性、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和核心内容、学科发展的动力模式以及学科成果在表现与传达上的视角与话语方式等方面。本文尝试灌输和交往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两种范式来思考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理论。研究灌输理论,对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都有重要意义。灌输理论要适应新时期的变化和发展必须提升教育者的素质、丰富更新灌输内容、转变灌输观念,改善灌输形式。  相似文献   

3.
理论灌输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在过去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在当前网络发展的剧烈冲击下,一些人开始忽视理论灌输的作用,因此,作为思想政冶教育工作者应该要做到自觉要运用、发展、创新这一理论,使之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刘志刚 《魅力中国》2011,(1):186-186
灌输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行之有效的重要工作方法之一,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都是靠灌输,工人阶级不能自发地产生马克思主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同样需要灌输教育。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人们,特别是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造成了强大冲击,这就要求在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坚持必要理论灌输,并不断进行创新,从而保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6.
熊子健 《改革与开放》2016,(12):106-107
传统的灌输教学模式因限制学生的主体性、忽视学生的需要、异化师生关系而陷入效率低下的困境。接受期待为我们重新认识灌输提供了有益的启迪,有效的灌输应以学生的接受期待为导向,通过视野融合的方式顺应学生的接受期待,并以不断提高学生的接受期待为目的。在教学实践中,应基于学生接受期待,寻求灌输的路径,认真对待和研究学生的接受期待。以学生满足精神需要的接受期待为切入点,通过对话教学的方式来适应学生的接受期待,以学生满足精神需要的接受期待为灌输的切入点,以师生平等对话的方式顺应学生的接受期待,提高灌输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费萍 《理论观察》2006,(2):9-10
灌输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在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和课题的形势下,这一理论不但没有过时,而且凸显出更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因此,新形势下,灌输理论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应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作用,这对当前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论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转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转换是思想政治教育哲学观点、理论体系、研究规范和研究方法进行整体性改变的一种革命过程,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由器本、物本到人本,形成现代人本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转换,即从社会需要论的研究范式向现实的个人的研究范式转换,由文本教育范式向人本教育范式的转换.  相似文献   

9.
灌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理论不可能从自发的工人运动中产生,必须灌输.灌输的主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并不意味着枯燥乏味,死板教条.灌输的实质就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只有通过理论灌输,才能培养较高政治素质的人才;增强大学生抵御西方意识形态的挑战;接受市场经济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严峻挑战.灌输教育是党的基本任务.正确运用灌输理论,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时效性.  相似文献   

10.
11.
冯苗 《理论观察》2009,(5):18-20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学所关注的根本问题之一。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关系的实质是要确立受教育者的中心地位,建立一种平等交流、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合作的新型关系。这既是人自身发展的迫切呼吁,也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还是超越现阶段教育关系的必然走向。教育主体实现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关系回归生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加强情感交流,这是构建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关系的三条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2.
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解读,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基本表现,最后在这基础上提出了高校应该结合自身和社会的实际,建立和完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建议。目的在于通过健康的网络文化建设,加强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力量,追求人本化、速度化、有效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建设。  相似文献   

13.
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中国高校"灌输"的特点主要是直接灌输即显性灌输,指向性非常明确;美国高校"灌输"形式具有多样性隐蔽性、渗透性等特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在坚持传统的同时积极借鉴美国经验,提高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一度受到人们的怀疑甚至否定。然而,过去一年来以"80后"大学生为主体的当代青年在一系列国内重大政治和社会事件中的一些匪夷所思表现使人们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了在语境原则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灌输"理论,由此也掀起了对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新一轮思考。当前,如何正确看待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5.
王金情 《黑河学刊》2012,(5):118-120
纵观人类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灌输一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关于灌输问题的研究出现了很多争论,这些讨论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交往理论中以交往为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观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交往理论是唯物史观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的中心-交往构成唯物史观的重要范畴.随着社会高速发展,以交往为中心的马克思交往理论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观构建提供了理论基础,产生了深远影响.与此同时,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观的构建也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交往论,两者辩证统一.因此,科学有效地将以交往为中心的马克思交往理论灵活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观构建中,有利于构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观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坚持灌输原则,重新认识理论灌输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引入对话机制,通过师生互动的有效沟通,使学生自觉接受理论灌输,并通过实践深化对理论的理解,将所学理论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观念,外化为自身的行为。  相似文献   

18.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中的根本命题,本文在马克思主义人学范式下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生存和发展的价值化存在。思想政治教育把促进人的生存与发展作为价值化存在依据和价值向度,并在促进人生存与发展过程中具有特定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9.
列宁的灌输理论是在前人相关灌输思想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起来的,它的形成有着特殊的时代背景。列宁的灌输理论对后世国家,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当前.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仍然需要坚持灌输理论,用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但我们不能机械的运用灌输理论。我们应当正确的运用灌输理论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交往观是人们在实践交往活动中形成的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是马克思恩格斯构建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性、总体性范畴。交往观的提出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交往观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具有重要的作用,它重申了思想政治教育中双主体的关系、明确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人的交往实践活动为关注点,为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新的视野。同时,运用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