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焦点     
《中国信用卡》2009,(21):4-4
央行:制定货币政策时重视通胀预期影响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近日在北京大学资本市场论坛上表示,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高度重视通胀预期的影响,但应对危机与在正常情况下对通胀预期的引导应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中国人民银行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了居民通胀预期对央行沟通信息的反应,并与常规货币政策操作引导通胀预期的效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央行的书面沟通与口头沟通均对我国通胀预期具有显著的影响,且书面沟通对通胀预期的管理更有效,而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对通胀预期的影响并不显著,未能较好地发挥管理预期的作用。因此,今后我国央行应更多地采用央行沟通等非常规货币政策对通胀预期进行管理与引导。  相似文献   

3.
目前的通胀某种程度上是由几年前过多的货币数量带来的,目前对货币数量进行控制的方法将有一定的政策时滞,通胀仍将持续一段时间。在通胀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央行应考虑将利率提高到正的水平上。从长期看,为了避免未来通胀再次产生,央行应将更加重视资产价格的过快上涨,避免因资产价格泡沫产生通胀。  相似文献   

4.
张成思  党超 《金融研究》2016,436(10):1-15
本文建立含有通胀预期的前瞻性货币政策反应函数,基于2001年1季度至2014年4季度居民和专家两组通胀预期调研数据,研究中国人民银行决策信息集中是否包含通胀预期变量,以及谁的通胀预期更能影响货币政策。研究表明:(1)央行对居民预期和专家预期均做出显著反应,但对专家预期反应更强:平均而言,专家预期值提高1%,央行当季会降低货币供应量增长率0.4%,拆借利率则上浮0.1%;(2)在长期,央行遵循“逆预期”操作的相机抉择行为模式,表明预期变量是央行决策信息集的重要组成部分;(3)央行对某些机构的预测数据反应较强,其预测信息集可能与央行信息集重合度较高。  相似文献   

5.
李波  伍戈  裴诚 《中国金融》2012,(8):53-55
实施通胀目标制并不意味着央行只关注通胀,要实现物价稳定、增加就业以及金融稳定等多个目标的关键是要扩大央行的法定职责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在2012年1月份宣布其长期通胀目标为2%,继美联储之后日本银行在2月份也首次设定其中长期物价稳定目标。笔者认为,公开  相似文献   

6.
二战以来,各国都加强了对本国经济的调控力度,这就要求一国央行要在本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央行对政府的相对独立性的大小与本国经济发展的快慢、通胀的高低有密切关系,一国的央行如果具有充分的独立性,虽然可以在经济受到通货膨胀的压力时抑制通胀,但也可能导致高的失业率及政府财政收入的减少。如果一国的央行完全没有独立性,则易给该国经济带来高的通胀和下行压力。所以综上可知,央行对政府既要具有一些独立性,又要听从于政府。总的来说,央行的独立是一定空间内的独立,是相对的,央行制定的货币和利率政策要结合政府的财政政策,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刘煜辉 《金融博览》2009,(22):18-19
在10月2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指出,今年后几个月,要把正确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关系作为宏观调控的重点。这是中国政府首次提出管理通胀预期。在此之前,央行行长周小川也曾表示,央行非常关注广大公众对通胀的预期。  相似文献   

8.
方斯琦 《金融博览》2021,(19):33-35
随着疫情在曲折中缓解与经济的逐渐恢复,全球通胀快速抬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2021年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的讲话中举了与此相关的两个历史案例.20世纪50年代,通胀短暂上升,而央行错误地采取了紧缩政策.由于货币政策效应的滞后性,当其发挥作用时,通胀压力已然消退,过紧的货币环境危害了实际经济.20世纪70年代,能源与食品价格大幅上升,导致总通胀急剧上升,当能源与食品价格下降后,总通胀随之缓和,但核心通胀却持续上行,央行又因没有及时出手而导致了大通胀.显然,通胀是否会持续下去已经成为牵动全球宏观经济、货币政策与金融市场的关键问题,然而,在理论上,这一问题仍然没有答案.  相似文献   

9.
论文集萃     
《证券导刊》2011,(22):12-12
史蒂芬·罗奇:中国应该马上加息至少100个基点中国央行采取数量手段,而不是价格手段控制通胀是错误的。央行应该马上加息100到150个基点,才有可能达到政府年初设定的通胀目标。  相似文献   

10.
信息是通胀预期赖以形成的基础,中央银行沟通可通过信息整合、影响经济主体的预期形成方式、提高社会公众的信息加工处理能力等方式,引导社会公众形成合意的通胀预期。基层央行是中央银行的神经末梢,是全面实施货币政策的信息反馈中心,因此有必要通过参与信息沟通管理通胀预期。本文提出,基层央行可通过强化金融信息服务职能、及时向上反映社会公众通胀预期动态、积极参与公共金融教育等方式,参与信息沟通。  相似文献   

11.
目前的央行政策很难达到有效控制全面通胀的预期效果,无法有效从根源上遏制通胀的蔓延。因而,对于央行而言,更多的则是从货币数量上进行调控,即采取数量化手段进行紧缩货币供给,即从紧的货币政策趋势已是其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全球主要经济体在经历了多年的通胀稳定期后于2022年先后迎来通胀高峰。本文以欧美经济体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详细探讨了本轮通胀的形成,以及通胀治理时应注意的问题。影响通胀的因素包括全球供应链冲击、量化宽松及财政刺激政策、扭曲的劳动力市场以及央行的缓慢反应。两个关键因素影响到通胀治理的效果,劳动力市场的贝弗里奇曲线和日益增加的财政约束。贝弗里奇曲线的外移增加了治理通胀的失业成本,日益增加的财政约束制约了治理通胀的效果。由于供应链压力缓解及需求缓慢恢复等原因,我国出现大幅通胀的概率不大;为及时捕捉通胀预期变化,央行应该对更微观的数据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13.
近期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引发国内通胀预期升温。文章参考2010年利率走势,就当前市场较关心的通胀上行后的利率走势,及央行政策应对考量等问题做出分析,并借此探讨下一阶段市场交易机会。近期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迅速,引发国内通胀预期升温,市场比较关心通胀上行后,利率将如何演绎,尤其是央行是否会采取加息来应对。本文参考全球金融危机后期利率的走势及影响因素,尝试解答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4.
《理财》2011,(7)
面对严峻的通胀形势和疲弱的经济态势,近日议息的几大央行多数选择“维稳”策略。6月9日,包括欧洲央行、英国央行及新西兰央行在内的三大央行均宣布维持各自的基准利率不变。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世界经济增长势头持续向好与主要经济体基础货币累计投放量大幅增长的背景下,居高不下的“通胀”成为当前困扰各国经济健康稳定发展不容忽视的问题,包括中国央行和欧洲央行在内的世界主要经济体央行已通过使用以提高利率水平为手段的货币政策来应对“通胀”问题。  相似文献   

16.
9月18日,美联储因次级债券危机打破连续一年多维持利率不变的格局而降息50个基点,同时市场预期美联储还有降息动机。从抑制通胀到出手“救市”,美联储货币政策目标发生了微妙变化。受金融全球化的影响,各国的金融机构和中央银行势必要与美联储一起“陪演”,原本利率政策转为应对通胀的欧洲央行、英国央行在10月4日的例行会议上也只好继续观望维持利率不变,这有可能导致全球通胀压力会大大失控。美联储降息对中国的影响更直接,由于中国现面临通胀压力和流动性过剩正进入一个加息周期,美联储降息不仅加剧了中国的通胀预期,而且也可能冲销央行反通胀的货币政策效果,助推中国通胀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17.
《甘肃金融》2013,(5):5
新一轮全球央行的宽松行动现在刚刚拉开序幕,欧洲央行、澳大利亚央行、波兰央行、匈牙利央行、土耳其央行、以色列央行在近期内都有降息或再度降息的可能,而俄罗斯央行则可能把降息时间推迟到今年年底。尽管全球各地央行"开闸放水",但多数业内人士认为,在"稳健的货币政策下",中国跟风降息的可能性不大,随着通胀的反弹也不排除下半年还能见到加息。  相似文献   

18.
观点报道     
周小川:提高利率是对抗通胀的一种选择。央行行长周小川6月30日表示,尽管投机资本的流入令人担忧,提高利率仍然不失为对抗通货膨胀的一种选择。他称,中国央行在运用货币工具时拥有多种选择,包括公开市场操作、央行票据、存款准备金等等方式。当被问及在中国是否有调节利率对抗通胀的余地时,他表示,一切皆有可能,他不排除任何可能性。他还表示,热钱只是困扰中国经济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19.
《南方金融》2007,(12):71-71
美联储降低联邦基金基准利率25个基本点;通胀上行加大欧央行货币政策难度;日央行表示目前日本利率过低。  相似文献   

20.
人物     
《证券导刊》2011,(15):8-8
许小年:通胀唯一原因即货币超发 4月21日晚间消息中欧商学院教授许小年今日晚间在绿色公司年会上称,通胀膨胀只有一个原因就是货币超发,对策只有紧缩银根,但目前央行政策犹犹豫豫走走停停,造成了通胀预期无法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