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铁路列车运行的高密度和安全需要,对传统的车站接发列车作业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应进一步研究车站接发列车作业控制系统的功能扩充和系统方案,增强系统安全性、可维护性。在阐述铁路接发列车作业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基于CTC3.0的车站接发列车作业控制系统技术方案,从主要设备功能与配置、基于CTC3.0的车站接发列车作业控制系统主要功能2个方面分析系统功能,以减少甚至杜绝车站接发列车作业事故的发生,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接发列车安全控制及记录系统(STC)的优点,认为STC集合了接发列车作业方面的安全控制及辅助功能,既减轻了相关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又保障了车站接发列车作业的安全性。结合STC在咸阳站的使用情况,提出STC在以下方面有待完善:STC应与TDCS同步下达或更新班计划;STC的命令应与微机联锁保持一致;提高硬件设施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明确天窗范围;完善车次识别功能等。  相似文献   

3.
作业妨碍是影响车站能力利用效率的重要因素,准确计算分析高速铁路车站作业妨碍程度与能力利用率对调整列车经由、合理设置停站具有重要意义。从站场布置形式、车站间隔时间、作业类型及构成等方面综合分析了高速铁路车站作业妨碍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车站作业妨碍可以分为接发列车间的作业妨碍、接发列车与出入库间的作业妨碍2类;结合计算机仿真构建了车站作业妨碍时长判别计算流程;综合考虑高速铁路车站接发车作业过程与理想接发车作业时间,优化提出包含作业妨碍时间的高速铁路车站通过能力利用率计算方法;以上海虹桥站为例,分析了其高速场作业妨碍特征与能力利用率,并从车站作业组织、动车组交路等角度提出优化其能力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借鉴已有车站作业仿真研究的基础上,对客运专线车站的列车接发进路排列的优化算法进行研究.针对客运专线车站的特点,研究列车接发仿真中进路排列的优化算法,建立车站网络描述图形,从数学规划的角度建立进路选择模型,运用贪婪算法的思想求近似最优解,在此基础上通过仿真客运站计算车站接发车能力.  相似文献   

5.
东莞东站为多方向车站,站场规模大、接发列车及调车作业繁忙,存在误操作进路信号的可能,CTC3.0系统的应用从设备层面保证了进路及信号的正确性。为更好地发挥CTC3.0系统的作用,在阐述东莞东站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东莞东站CTC3.0系统的应用实践,提出东莞东站CTC3.0系统应用优化,即:列车调车冲突检查优化、调车作业管理功能升级优化、站台助理值班员及客运作业终端设备增设等,从根本上杜绝因作业人员人工操作不当引起的安全风险,增强保障运输生产安全的能力,为CTC3.0系统的推广和使用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6.
为了防止车站多方向接发列车错办进路,长沙北站开发了多方向接发列车防止错办进路系统。该系统结合车站微机联锁系统、列车调度指挥系统,实现车站办理接发列车进路出现错办时的自动报警。在论述基本原理、系统性能、数据流程的基础上,对系统的实现手段进行了探索,并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了防止车站多方向接发列车错办进路,长沙北站开发了多方向接发列车防止错办进路系统.该系统结合车站微机联锁系统、列车调度指挥系统,实现车站办理接发列车进路出现错办时的自动报警.在论述基本原理、系统性能、数据流程的基础上,对系统的实现手段进行了探索,并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针对向塘西编组站能力紧张的现状,从外延扩大再生产扩充运力和通过内涵扩大再生产挖掘运力两个方面,提出改造上、下行系统和延长线路有效长,以及合理安排接车场别、股道和进路;掌握车流及列车情况,有针对性接发列车;加强协调,提前做好准备;规范预报收取工作;加强联系,积极组织发车作业等加强车站运输组织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受站场条件制约,沈阳枢纽高速与普速列车接发车进路存在交叉影响,当发生自然灾害、设备故障等列车晚点时,即会因进路交叉或到发线紧张导致列车不能按图定时间接发的问题。为此,在阐述沈阳枢纽主要特点的基础上,针对目前沈阳枢纽高速与普速共用咽喉存在的CTC系统下达阶段计划时不能判断进路交叉抵触、枢纽列车进路交叉抵触靠人工判断存在困难、进路交叉抵触发生后临时变更计划等问题,提出优化沈阳枢纽高速与普速共用咽喉行车组织方案,即:梳理枢纽地区存在交叉关系的列车进路、查定各等级列车占用进路时间标准、研发枢纽进路交叉辅助判断系统、将枢纽进路交叉判断功能纳入CTC系统,以提高铁路信息化保安全能力。  相似文献   

10.
客运专线车站作业计划编制是客运专线综合调度系统在基层的最直接反映,包括接发列车作业计划编制和调车作业计划编制两方面内容。由于自然环境、气候发生变化,施工或是设备出现故障等异常条件都会给客运专线的正常行车带来重大影响,原有的车站作业计划就需要进行调整。基于客运专线车站作业计划编制的两阶段算法,提出时间调整、空间调整及动车组运用调整等三种车站作业计划调整方法,重点介绍列车晚点情况下的车站作业计划调整,最后以沪杭客专上某车站为例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1.
开发模拟精准、界面真实、评价合理的铁路车站接发列车实训系统,有利于加快提升车站人员的专业技能。根据铁路车站接发列车工作流程,设计接发列车实训系统的功能模块和逻辑架构,基于故障注入、协同仿真、多制式融合、综合评估等关键技术,开发铁路车站接发列车实训系统。按照岗位技术要求,采用综合考评算法,依据技术规范对操作人员作业过程进行合理量化评估。最后,经过济南局集团公司对车站接发列车实训系统的测试和试用,拟合结果表明,实训考评得分呈现出均值提升、方差减小的非经典分布方式,体现出车站接发列车实训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为确保行车安全,提出一种基于成功似然指数法(SLIM)与贝叶斯网络(BN)结合的非正常条件下铁路接发列车人因可靠性分析评价方法。在阐述SLIM、BN和熵权计算法原理,以及基于SLIM-BN的人因可靠性分析步骤的基础上,通过分析非正常条件下铁路接发列车作业人员可靠性影响因素,筛选行为形成因子,构建非正常条件下接发列车作业人因SLIM-BN模型。最后以某车站在非正常条件下接发列车人因失误数据统计为例,应用上述方法进行人因可靠性概率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培训与应急演练""疲劳程度""经验"和"完成任务的可用时间"敏感度较高,对人因可靠性影响也较大。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朔黄铁路神池南站现有信息系统功能单一、信息共享程度较低等问题,建立了以统一平台、信息共享、智能智慧为主要特征的新型调度系统。新系统以调度集中系统、车号自动识别系统等既有的成熟系统为基础,以信息集成为核心,在现有系统的基础上对信息进行集成加工再分发,实现车站计划管理、现车管理、施工管理、接发列车、调车作业、统计分析等信息的互联互通,使作业计划从编制、下达、执行、反馈、统计“一条线”管理,解决原有车站信息系统割裂发展、信息传输受阻等问题,降低基层车站调度员、车站值班员、车号员等岗位作业劳动强度,从而实现生产流程再造,车站行车组织高效运行,为铁路技术站综合自动化发展探索出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14.
针对车站值班员对一切电话中断时的行车办法存在重视不够、理解不深的问题,从保障行车安全出发,以提高车站值班员把控安全能力为目的,对一切电话中断的理解、行车关键环节的把控和车站接发列车作业进行研究分析,使车站值班员掌握在各种闭塞方式、各种设备的特殊情况下接发列车作业的关键环节,以确保铁路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车站助理值班员作业现状的基础上,西安铁路局经过岗位组织优化,逐步撤销部分车站助理值班员岗位,制定了有关车站的接发列车作业办法。西安铁路局的探索实践说明撤销车站助理值班员岗位是可行的,但同时要做好车站接发列车作业方式的整顿和统一,以及有关岗位的配套工作,并提出优化车站助理值班员岗位的建议方案。  相似文献   

16.
在京广线郑州北至武昌南电化后,信阳-漯河段区间通过能力仍很紧张,分析其原因是:列车追踪间隔时间过长;本区段两端信阳,漯河的车站通过能力不足;本区段摘挂列车开行对数多和甩挂作业站多。为此,一方面对信阳,漯河两端站进行技术改善;增加接发列车平行进路,增加机走线和机车入库进路;另一方面采取行车组织和车流调整措施:空(上行)重(下行)方向牵引定数不同;取消摘挂列车,改开重点摘挂和小动转列车;加强车站作业组  相似文献   

17.
车站列车进路语音提示与报警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站办理列车进路时,由于微机监测系统无法将某些影响因素考虑到进路安排中,人工考虑难以避免错漏情况。为此基于SST89单片机和ISD4003语音芯片技术,研制了列车进路办理语音提示与报警系统,采用隔离的RS422接口与TDCS通信,自动从列车调度指挥系统获得拟定进路信息,对进路上的各区段进行核查,并以屏幕提示和语音报警的形式提醒调度人员注意确认,从而提高车站列车进路办理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缓解包神铁路的单双线重载运输组织方式运能与运量之间的矛盾,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简要阐述基于TDCS数据写实的车站能力分析方法,并以石圪台站为例进行运输能力分析。在大量TDCS回放写实数据基础上,对石圪台站的接发车作业数量制约关系、装车能力、万吨组合能力及开行万吨列车与非万吨列车的关系进行分析计算,以期对其他车站及整个包神铁路能力分析起到理论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9.
车务行车安全管理是保障铁路运营生产安全的重要环节。为识别和评价铁路车务行车风险,从车务作业的接发列车、车站调车、中间站3个过程,结合人员、设备、环境、管理4个方面因素,构建风险因素评价指标体系。以风险因素发生的概率和后果为DEA决策变量,对风险决策单元进行评价和排序,针对传统DEA法权重自由性问题,提出熵权-AHP混合约束DEA法。结果显示,接发列车组织作业风险处于风险极大值,后面依次为车站调车设施设备风险、中间站环境安全风险、车站调车组织作业风险等,研究得出各风险决策单元的风险降低程度和风险因素分布矩阵,最后提出车务行车安全风险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20.
兰州车务段为加强车站行车人员的培训力度,重点提高非正常情况下的接发列车作业能力,从车站现场实际出发,研制了一套非正常接发列车模拟操作系统。从制定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工作规划入手,构建非正常接发列车模拟教育平台,编制系统课件,有针对性地开展技能培训。该模拟操作系统经过实际应用,在职工培训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