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消费产品趋于同质化的问题日渐凸显。作为一种特殊消费,运动产品消费不仅仅是功能消费,更多的反映出人们对于品牌文化的一种追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高,运动产品渐渐深入人心,归根结底是源于产品内在的文化品质和文化吸引,因此,如何在品牌营销中发展文化营销是我们解决产品同质化的最佳途径。本文试以耐克为例,探讨品牌营销中文化营销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技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广泛使用,产品的质量几乎没有差距,为扩大销售量纷纷采取价格竞争,很难再通过传统的竞争方式来获取消费者长期的青睐,另外,现阶段消费者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日常生活和消费中更倾向于自我发展。社会环境的变化和消费观念的转变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竞相追求时尚、讲究个性形象,希望所购买和使用的产品和品牌能够充分展现自我个性。鲜明、独特、个性的品牌在同质化问题越来越严峻的经济市场中更容易吸引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赢得消费的好感,从而在消费者和品牌之间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品牌个性是在同质化产品盛行的经济市场中又一种有效的竞争手段。  相似文献   

3.
品牌文化的透视及营销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青  赵兴艳 《商场现代化》2007,(13):233-234
本文认为品牌文化是兼容于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的,能在企业和社会消费群体间产生共鸣,并使消费者从消费产品过程中获得某种强化的社会价值观念、信念、行为操守原则和精神。其本质是特定产品的消费文化。品牌文化的效用在于使品牌与消费者的价值理念诉求之间建立起操作性条件反射关系。并依据这一原理,提出了具体品牌文化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4.
品牌文化与鞋靴产品风格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消费者在购买鞋靴商品时,总会带有一种对品牌和鞋靴风格的钟爱倾向,他们所钟情的品牌作为一种商品的标志,除了代表商品的质量、性能及独特的市场定位以外,更代表他们自己的价值观、个性、审美修养、品位、格调、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他们对品牌文化及某一产品风格的选择和钟爱不是建立在直接的产品利益上,而是建立在品牌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涵上,因此要使品牌产品赢得消费者的青睐,作为设计师必须能够在品牌文化环境下进行准确的鞋靴产品定位。  相似文献   

5.
冯良元 《现代商业》2011,(18):46+45
文化产业是具有精神性、娱乐性的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消费活动。当代经济以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为主导,而文化产业正是自主创造和技术含量高的一个门类,是投资回报较高的行业之一。为此,基于文化品牌内涵的基础上,对文化品牌的研究意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我说中国没有品牌?并不是代表着我对前不久奥美全球总裁夏女士的中国无品牌论的赞同,是因为我对品牌的理解不一样。可能按照我的这个品牌标准,只能是这个结果。品牌不是商标,品牌也不是形象,品牌更不是“名牌”。品牌是与消费者建立起来的文化沟通关系,是生活与消费习惯形成的生活定势。只有一个产品的消费选择中有一种文化般的核心作用,它才是一种品牌的表征。  相似文献   

7.
信息时代,符号经济,当品牌成为一种文化象征符号被拿来消费的时候,它也在拟态环境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在消费文化的大背景下,品牌从简单的产品标识变成一种决定消费者身份和地位的象征符号。这种符号在多元化的社会价值体系下又变得复杂,但又是十分明确地走向一种意识形态化。  相似文献   

8.
品牌消费已成为广大青少年的一种普遍消费方式,特别是城市青少年有着更开阔的视野,其间的消费市场庞大。本文旨在分析城市青少年品牌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为企业产品营销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消费社会中,消费独立于生产的时序性,成为一种空间性的布展,通过消费资本桥接了生产资本与文化资本的转变;资本的社会流动性,体认了消费社会"需求-满足"的结构模式;生产向消费的逻辑转变,是资本在消费社会的价值实现方式,而资本与文化的合谋,使消费成为一种建构消费社会价值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将“小糊涂仙”作为一个长久的品牌经营,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消费第一的观念,不能重蹈那些用品牌作赌注,最后折戟沉沙的企业的覆辙。应着眼未来,立足长远,谋长久之利,不谋眼前之实;自己欲得利,先让消费者得利,这才是“小糊涂仙”品牌寓意的体现和追求。——小糊涂仙酒业公司与一个强大的对手同台竞技,也是一种幸福,因为可以学到很多东西,而且有一种成就感。这或许也是许多正苦苦打拼的IT人的共同感受。——韩国三星集团打印机有限公司建构企业文化,说到底,应在企业的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上下工夫,而且这三者缺一不可。企业文化是一…  相似文献   

11.
<正>文化促销是一种"先推销文化,再推销商品",用文化味代替"商业味"的高级促销策略。一、文化促销策划要把握狂确的思路文化消费是现代市场消费配重要趋势。  相似文献   

12.
随着菊花茶产业发展的日益成熟,资本作为一种产业力量介入到菊花茶产业链条中,成为一种主导因素,菊花茶的品牌化运营时代出现了。首先,这是一种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消费类企业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知识产权在企业发展中占主导地位,企业的生产、管理、营销、文化等所有资源都围绕品牌展开,菊花茶产品的品牌化运营是一个必然趋势;其次,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导致一种产业压力,随着消费者对菊花茶产品卫生条件、产品品质、服务、价格等一系列透明消费要求的提高,菊花茶产品品牌化的趋势必将越来越快,这也是市场做出的必然选择。品牌知名度在此产生了不容小觑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品牌是为企业创造持续、稳定、独有的有形和无形利益的竞争手段,是企业通过产品、服务与关系利益人建立的,需要企业主动追求和维护的一种特定的关系。同时,品牌文化的创造和提高,要能够满足受众的文化心理需求,又不排斥个体价值取向和精神意识对品牌的渗透,以便在适应社会大众需求的同时,创造文化、改变文化、制造时尚,使受众在满足物质消费的同时,在精神上得到满足。而且品牌文化所包括的人文精神,对大众的思想意识、生活方式、社会观念、文化习俗等也必然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孙树立 《商业文化》2007,(14):32-32
品牌文化(BC,Brand Culture),就是指通过建立一种清晰的品牌定位,在品牌定位的基础上,利用各种内外部传播途径形成受众对品牌在精神上的高度认同,从而形成一种文化氛围,通过这种文化氛围形成很强的客户忠诚度。这种忠诚度是将物质与精神高度合一的境界,人物合一是对品牌文化的总结。它影响了消费群体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个性。所谓"伟大的品牌之所以伟大,并不是它能够取得大部分顾客的认知,而是创造了一种文化,一种让顾客可以奉为  相似文献   

15.
浅析流行文化对品牌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品牌是企业成功的驱动力,而品牌带给消费者的是一种心灵需求的情感价值,是产品概念对应消费群体的情感需求.品牌建设须按品牌定位有针对性地传递文化,将文化意蕴融注于品牌创意之中,提高其文化内涵和文化附加值,品牌才有竞争力.文化叙述是品牌传播的主要形式,只有采用消费者易于接受的文化形式与文化价值观,以社会时尚的流行文化为创作的话语资源,在塑造流行生活模式的参与中满足消费者的情感需求,使之产生情感共鸣,才能达到对品牌认知和忠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这次疫情彰显了中国各类品牌凝心聚力的战斗精神。品牌是有情感温度的文化文化和品牌之间的关系是大家都熟悉的话题。文化在品牌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不言而喻:新形势下特别是在抗击疫情共克时艰的这一段时间中,我们对文化与品牌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和思考。品牌是人类生产经营活动的一种方式,本质上它是经营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文化积淀。  相似文献   

17.
卫平  戚新平  陈栋  李霞  王诚 《消费导刊》2010,(3):16-17,77
引导消费是相对于迎合消费而言的,本文以引导消费为题,在深入分析生产与消费、生产者行为与消费者行为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了引导消费的内涵、根源、特征及本质,阐述了消费者行为分析和尊重消费者主权对于引导消费的重要意义,并以黄鹤楼品牌为例分析了引导消费的实际情形,进而探讨了引导消费的引导链,研究提出"链型引导"构想和思路引导、战略引导、技术引导、文化引导、产品引导、营销引导"6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18.
环保理念的盛行,带动了环保消费观念的发展,这与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规划相辅相成,在环保消费的视角下,审视文化旅游品牌的建设是具有实践意义的一次探讨,有助于环保消费的推进和文化旅游品牌的构建。  相似文献   

19.
沈侃 《商场现代化》2006,(32):105-106
随着新经济浪潮的冲击,以数字信息技术和因特网为标志的技术在全球扩展,网络文化迅猛发展,对网络信息产品的消费也迅猛增长。现代企业须有效地运用文化推动力来促进自身壮大与繁荣,把品牌的竞争力主要从产品战略、市场战略转化到文化战略。本文从腾讯QQ着手,探讨了这种网络信息产品的文化营销方式和品牌文化内涵,旨在对现代企业推行文化营销提出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20.
扩大文化消费是扩大内需尤其是扩大居民消费的重要着力点。要扩大文化消费,政府需从提高居民的文化消费能力,加强优质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供给,健全文化产品市场和流通体系、降低文化消费的交易成本,积极提升文化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促进政府购买文化公共产品以基本公共服务的形式向居民免费提供等方面下功夫。文化的首要属性是其社会性。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应坚持政府和市场两种手段并举。既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文化产品生产,又要确保文化的社会属性、确保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和文化产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