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2000年8月,宜兴市新建镇成立了一个蚕业合作社,由此该镇蚕桑事业得到了发展,蚕农得到了实惠.邻镇邻县的蚕农得知后,也纷纷前来要求入社.一个新成立的合作社何以有如此魅力?我们带着浓厚的兴趣来到新建镇,通过与镇多种经营服务公司、蚕农、镇茧收购站的同志交流,查看章程、社员管理手册、蚕茧交售协议和账本,发现蚕业合作社所以受拥护,归根到底是把蚕农的利益放在首位,入社就能养好蚕、多得益.  相似文献   

2.
正嘉兴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美誉,蚕桑历来是嘉兴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生产比较效益的逐年下降,蚕桑养殖规模连年缩小。为稳定这一传统农业产业,全市加快推进蚕桑产业转型升级,取得了明显成效。2019年全市拥有桑园面积18.76万亩,蚕种饲养量19.62万张,蚕茧平均单产54.78公斤/张,同比增加2.75%;平均张产值2074.4元,同比增加2.80%。  相似文献   

3.
东台市富安蚕农台作社成立于1998年7月,以自愿入社的蚕农为主体.依托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江苏省富安茧丝绸股份有限公司组建而成,合作社成立初期有社员14万户,连接蚕桑基地2万亩,到2004年底.合作社有社员4.5万户,连接基地7.7万亩,年饲养蚕种22万张,生产蚕茧18万担,  相似文献   

4.
最近一段时间,由于国际丝绸市场行情变化的影响,我国丝绸产品与丝绸服装出口量减少,导致国内丝绸产品生产厂家及缫丝企业产量积压、效益下降,由此直接造成蚕茧收购价格的下降。政府虽然规定了蚕茧收购标准价,但蚕茧收购、经营部门收烘的千茧无法出手,亏本经营难以继续,导致标准收购价无法到位。有些地方去年春茧收购标准价每公斤14元多,秋茧收购标准价每公斤12元多,但经营部门与茧农见面的收购价格只有每公斤2元多,相差83.3%。一些蚕农难以承受如此惨重的打击,一气之下将晚秋小蚕倒掉喂鸡,有些蚕农则刨掉桑树、毁掉桑园。这些现象虽然为数不多,但影响较大。许多桑农感到十分困惑,蚕茧市场怎么了?前年这个时候每公斤蚕茧18元多,到处有人抢购,"蚕茧大战"烽烟四起;去年却冷冷清清,蚕茧变成苦果,无人敢碰了。  相似文献   

5.
一度被豫西南农民视为"摇钱树"的蚕桑生产,去年以来出现严重的滑坡现象,这种状况应引起重视。南阳全市12个县(市)现有桑园面积13666.7公顷,砍桑面积9000公顷,毁桑比例占39.7%;发放春蚕种26370张,较上年同期减少61.2%。引起蚕桑生产滑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蚕茧价格太低。1995年春,邓州市春茧市场价为15元~18元/公斤,到了秋季蚕茧却下跌到7元~8元/公斤,降低为50%。二是比较效益低。一般每公顷桑园能养蚕45张,产茧1350公斤~1800公斤,每公斤按8元计,效益10800元~  相似文献   

6.
山西省蚕桑产业受诸多不利因素影响,现处于下滑趋势。为保证蚕桑产业稳步健康发展和蚕农收入持续增收,提高蚕桑产品品质至关重要,建设生态绿色桑园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应大力推广生物防控、生态调控及理化诱控等绿色防控技术,从思想上、行动上重视起来,建设生态桑园,增加蚕农收入。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龙南县立足本地实际,大胆突破,勇于创新,成功地探索出一条集美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的蚕桑产业化经营之路,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2000年,全县蚕桑种植面积10000亩,鲜茧产量达6500担,生产白厂丝42吨,蚕桑产业实现产值2100万元,提供税收120多万元,蚕农人均增收920元。蚕桑产业已成为我县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支柱产业之一,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我县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8.
阳春蚕桑     
阳春市于1974年开始种桑养蚕,1984年生产蚕茧已达500吨以上,成为广东省蚕桑生产基地。近20年来,蚕桑种植面积和蚕茧产量连年增加,从1998年起蚕茧生产量连续5年位居广东省之冠,是广东省蚕桑生产大县(市)。目前,阳春市正着力打造“中国蚕桑之乡”。  相似文献   

9.
10多年来,遂川蚕桑产业发展迅速。1991年到1993年为高速发展阶段。全县桑园面积发展到2万多亩,蚕茧产量达1万多担,茧丝年产总产值达3000多万元;种桑农户遍及全县50%的行政村,农民种桑养蚕收入达700多万元。但1994年以后大滑坡,桑园面积大幅度减少。到1999年,全县仅保存桑园5000亩左右,发种量仅1700多张,蚕茧只有800多担。更为严重的是县缫丝厂由于茧丝绸市场疲软,蚕桑生产萎缩,开工不足,成本上升,效益走低,于1998年宣布破产。究其原因:一是市场疲软。美国、欧共体和日本从1994年开始共同对我国丝绸制成品实行配额限制,使出口受阻,茧丝市场价格暴跌,3A白厂丝从1993年每吨20多万元跌到1996年的14万多元,同时,蚕茧价格也由1993年的5万多元跌到1996年的3万多元。二是经营不善。县茧丝绸公司,1995年起收茧“打白条”,压级压价现象严重,农民对蚕桑产业丧失信心。三是保护不力。没有及时建立风险基金,保护蚕农利益。  相似文献   

10.
覃裨 《农家之友》2009,(1):17-18
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全区桑蚕大县之一——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蚕茧收购价格从2007年每斤最高价17.5元直线下跌至2008年最低价每斤4.5元,蚕农损失惨重。部分蚕农栽桑养蚕的信心产生了动摇,出现弃桑改种苗头。面对严峻形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决策层积极研究应对办法。通过充分调研论证,  相似文献   

11.
贵州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和劳力资源丰富,发展蚕桑生产的条件优越,蚕业开发的历史悠久。近年来,在各级党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广大蚕业人员及蚕农的共同努力下,我省蚕桑生产发展迅速。据统计,全省现有各类桑园37万余亩,其中成片桑园近30万亩,投产或部分投产的桑园约14万亩;1994年,全省共发蚕种8.5万张(盒),生产蚕茧1775吨;桑园面积、蚕种用量和产茧量  相似文献   

12.
1994年,对于蚕农来说确是一个值得兴奋的年头。收了茧的蚕农只须坐在家里,自会有成批的茧商轮番上门竞相抬价收购,到处弥漫着“蚕茧大战”的硝烟。据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每公斤鲜茧价格,春茧达到20元,秋茧达到24元,使蚕农着实赚了一些钱。 然而,好景不长。1995年却成了蚕农最为心酸的年头。往年那种火爆兴旺的场影已不复存在,蚕农好不容易养大结成的茧,不仅要推、拉、挑、驭着四处奔走兜售,而且价格一落千丈,一般只有上年的3/10,从“皇帝女儿”变成了“昨日黄花”,昔日的“摇钱树”变成了今日的“黄连  相似文献   

13.
“中国茧丝绸之乡”海安县的茧丝集团公司,2000年产业化经营销售入达5.6亿元,利税3460万元,出口创汇300万元,蚕农蚕业收入3亿元,公司被表彰为全国蚕茧收烘工作先进单位,是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唯一一家茧丝绸企业。  相似文献   

14.
市场啊,你在哪里?──蚕桑泪引发的思考沈加秀随着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兄弟愈来愈感到单纯地叫唤"哪样赚钱种哪样"已无济于事,他们时常发出困惑的呼唤:市场啊,你在哪里?1995年秋季,对于我国蚕农来说,是个灾难性的季节。由于市场供求失衡、国内...  相似文献   

15.
一堆在日光下显示出白色的蚕茧,在荧光灯下却显示出黄色和紫色,这是荧光灯在变魔术吗?不是,这是苏州大学蚕桑研究所虞晓华副教授培育的荧光茧色判性蚕品种结出的蚕茧。  相似文献   

16.
2011年10月20-21日,全国蚕桑生产座谈会在浙江省湖州市铝开。“十二五”期间,我国将紧紧尉绕产业发展、生产增效、农民增收这一主线,以建设现代蚕桑生产基地、优质蚕茧基地、蚕业标准化基地和培育壮人龙头企业为抓手,全面推进蚕桑产业标准化生产。  相似文献   

17.
蚕桑生产作为四川农村经济的一大多经支柱产业,它的发展状况取决于蚕农养蚕积极性的提高。当前蚕农养蚕积极性如何?最近,我们对垫江县周嘉镇8个县级蚕桑示范村进行了调查。一、现状垫江县委、政府于1990年作出用三年时间实施蚕桑“双五”工程(全县新栽密植桑园5万亩、产茧5万担) 的决定以来,周嘉镇进行了大规模的栽桑养蚕活动。到1992年底基本实现了“双五”工程的第一个目标:全镇7157亩密植桑园初具规模,其中县级示范村4552亩。尽管栽桑养蚕给大多数农民带来了实惠,但部分蚕农养蚕积极性仍然没  相似文献   

18.
蚕桑生产是由培植桑园和养蚕两项生产过程组成,合作社既培植桑园又养蚕,投入的物资费用和人工费用形成了桑园成本和蚕茧成本,蚕桑生产的最终产品是蚕茧,是成本核算的对象,只有充分认识桑园成本和蚕茧成本的关系,准确进行蚕茧成本核算,才能发现蚕桑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改进栽桑和养蚕的技术措施,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生产效益,最大限度的保障合作社成员的收益。本文主要对蚕茧产品成本的核算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宜州区完善提升"桑-蚕-茧-丝-绸一体化生产+桑蚕综合利用+多产业融合发展"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推动桑蚕茧丝绸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蚕桑资源综合利用能力保持广西县域第一,桑蚕生产、茧丝绸加工、资源综合利用及电商销售总值突破60亿元;  相似文献   

20.
海安县南屏乡高庄村从1995年开始,在桑田里夹种蔬菜,获得了蚕茧、蔬菜双丰收,农民收入水平逐年提高。现在,高庄村不仅是海安县蚕桑生产专业村,而且成为海安蔬菜生产基地。高庄村桑田夹种蔬菜,是1995年由5组和6组几个农户搞起来的。那时,他们种的蔬菜仅供自家食用,品种也比较单一。自食有余以后,农民把蔬莱拿到海安镇市场上出售。这些蔬菜农药用得少,销路很好,价格也好,有的农户一年仅此一项就收入300多元。1996年,这种做法在全村推开。1998年,全村549亩桑田,养蚕2100张纸蚕种,产茧94.5吨,蚕茧收入141.75万元,平均亩产茧172.3公斤,亩产茧值2584.5元。从1997年秋天到1998年8月的一个生产周期,全村桑田夹种蔬菜收入20万元,平均亩收入364元。该村第三村民小组,大多数农户桑田夹种蔬菜,每亩收益超过500元;其中杨和志、杨和朋等7户均达1000元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