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由北京威尔玛特体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山西省圆棋协会等四家单位联手筹划并发起的“中国山西(晋城)国际围棋旅游文化艺术节”.经省政府和国家体育总局中国围棋协会批准,初步定于2004年10月举行陵川作为“围棋源地“,有幸同晋城市一同成为这次国际性大活动、大赛事的举办地和主办、承办城市。  相似文献   

2.
2005年初,山西夏县依托宇达集团青铜化产业园丰富的化资源正式开通了“青铜化之旅”。随后,青铜化旅游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远近游客慕名而来。宇达青铜化产业也于2005年5月被命名为“山西工业旅游示范点”。山西省副省长宋北杉也亲临参观。对宇达青铜化产业园大规划设计、化理念以及在国内首开“青铜化之旅”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青铜化旅游也是夏县“古都夏县、人夏县”打出的又一张化牌。由于独具魅力。前不久,又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  相似文献   

3.
《山西旅游》2007,(5):7-10
一月份 1月1日.由山西省旅游局、山西省体育局共同主办,旅游时代杂志社、九龙国际滑雪场承办的“奥运北京,大运山西”2007山西(奥运)旅游宣传推广年暨冬季旅游启动仪式在九龙国际滑雪场隆重开幕。  相似文献   

4.
为落实国家旅游局在全国旅游行业推出的“诚信旅游活动”,进一步规范我省旅游市场秩序,促进山西旅游业健康有序的发展,根据山西省旅游局“诚信旅游活动”方案的安排,从2006年3月开始,山西省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决定在全省旅游行业开展提升服务质量,建立诚信旅游体系活动。以此推动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诚信守法经营,树立旅游行业的良好形象,保护旅游消费者的合法利益,实现旅游市场秩序的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5.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是我省国内旅游的主要客源地之一,也是我省旅游市场开发“东进战略”的重要目标市场。根据省委“华夏明看山西”经济化艺术宣传周活动组委会的统一部署和局领导的批示精神,结合全省旅游线路产品在“长三角”地区的宣传开拓情况,以及广大上海公众对山西悠久的历史、灿烂的化、独特的地理、关起门来的河山的亲睐。  相似文献   

6.
一、五台山旅游金牌不亮令人深思 自1999年国务院新的节假制度出台以来,假日旅游蓬勃兴起,成为国内消费市场一大热点,也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亮点。山西作为旅游资源大省,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省委省政府在全省产业结构调整战略中将旅游业列为七大优势产业之一,“十五”计划又被列入了“八大战略工程”之一。可以说山西对旅  相似文献   

7.
《山西旅游》2006,(3):9-10
“十一五”开局之年,山西迎来了第一个“五一”黄金周,此黄金周旅游经济主要指标均创新高,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七天时间,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1055.24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22.36%;旅游收入达36.093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1.41%,取得了旅游经济开门红。旅游收入排前五位的是:太原(7.115亿元)、晋中(6.12亿元)、长治(3.65亿元)、临汾(3.64亿元)、运城(3.5亿元)。“五一”黄金周期间,共发生旅游投诉107例,未发生重大旅游安全事故,实现了“安全、秩序、质量、效益”四统一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隐性旅游资源显性化的概念和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隐性旅游资源显性化”是指原来不曾被认知为旅游资源的客体而现在被认为是具有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的总过程。文章分析了我国“隐性旅游资源显性化”的类型、特征和支撑“隐性旅游资源显性化”的三大内在动力。提出了“隐性旅游资源显性化”理论在实践中的四个方面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山西,地处黄河中下游,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这里地大物博,古迹丰富。近年来,开发出王家大院、乔家大院、渠家大院、曹家大院等众多院落,“大院旅游”成为山西省一大旅游热点,“五一”放假。您可“乘机一游”。  相似文献   

10.
山西要把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转化”为红色旅游产品,把红色旅游产业化并且作为全省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发展,就必须把各类革命展馆、教育基地“转换”为红色旅游区(点),把展馆馆长、基地主任“变换”为旅游区(点)的总经理,把开发红色旅游区(点)这种单项旅游产品“转变”为合力打造旅游产品体系、全力打拼旅游市场并精心塑造红色旅游品牌,才能提高水平、加快发展、积聚人气、增加收入、异军突起、先好后快、好中求快、做强做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山西商务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创建于1998年10月,1999年11月升转为国际旅行社。2000年被列入全省旅游创汇前十名,2001年被评为全省旅游宣传招徕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12.
山西晋城是华夏文明最早的发源地之一,远古炎帝和舜都在这里留下了遗迹,成为中华民族悠久文明史的重要见证和组成部分.这些远古传说对于山西晋城的旅游、开发都是一笔宝贵财富和巨大资源.  相似文献   

13.
宋一 《山西旅游》2003,(4):10-11
为向北京市民及旅游界同仁展示山西“非典”之后,山西旅游业的新举措、新面貌、新产品、新形象,推进全省国际国内旅游升温。山西省人民政府于2003年8月15日在北京西单化广场隆重举办了山西旅游宣传活动周。  相似文献   

14.
生态旅游与"三农"利益保障机制探讨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7  
梁明珠 《旅游学刊》2004,19(6):69-72
生态旅游是21世纪的一种旅游时尚,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旅游开发新趋势。在我国,生态旅游开发方兴未艾。一方面.旅游的扶贫效应日益显现;另一方面,在一些地方也出现农民利益在一定程度上被忽略,由此造成了生态旅游发展与“三农”利益的不协调。本文依据“实现主体利益持续互动均衡”的原则.就关乎生态旅游成败和农民生计的土地补偿、利益分配、培训与就业、社区参与等问题,提出了建立“三农”利益保障机制的设想。  相似文献   

15.
表里山河皆美景,秋风送爽走山西。本年度的《旅游时代·山西旅游》采取春夏秋冬四个特刊的形式,分别以“春光相伴游山西”“清凉一夏满山西”“秋风送爽走山西”“红红火火闹山西”为鲜明主题,为您竭诚捧上活色生香、诱人神往深的山西四季旅游大餐。本期“秋风送爽走山西”特刊,将为您介绍充满魅力的山西秋日美景。  相似文献   

16.
为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加强与“一带一路”区域国家和地区的旅游合作,进一步加大山西省古城古镇旅游资源的宣传推广,促进山西旅游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山西省旅游局于2015年8月28日一9月1日举办中国·山西首届“一带一路”古城古镇国际文化旅游暨第二届国际旅行商采购大会。8月28日在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会议中心成功举办业界洽谈会及中国·山西“一带一路”古城古镇旅游推介会。  相似文献   

17.
徐菊凤 《旅游学刊》2003,18(5):10-14
在中国区域旅游发展中,云南省在进入新世纪的头几年可谓异军突起。它拥有最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收入连续7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高出全国水平;全省接待海外旅游者人数去年为130多万,在全国列第8位;旅游外汇收入4.1亿,列第9位,旅游业发展在中西部地区处于龙头地位;全省旅游收入在其GDP中的比重已经达到12.8%。“彩云之南”的云南堪称为一个真正的“旅游王国”。凡是去过云南旅游的人,都对那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即使是在苛刻的专业人士的眼光之下也是如此。云南旅游的成功究竟有哪些经验可以总结?在旅游规划、景区开发、市场推广、旅游企业发展等方面有哪些思路值得借鉴?本刊记者日前就这些问题对云南省旅游局局长、博士生导师罗明义先生进行了一次采访。  相似文献   

18.
《山西旅游》2006,(2):11-11
“十五”时期。是我省旅游业发展史上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虽遭2003年非典疫情的严重冲击。但经各级旅游部门两年多的奋力拼搏,使旅游业走出低谷,强劲发展,三大市场成就凸显。2005年。我省实现旅游总收入291.9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1.39%。相当于全省GDP的7.09%,比2000年4.96%增长了2.13%。其中,接待海外旅游421458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42.50%,位居全国第23位,在全国前进了3个位次;旅游创汇11622.03万美元;国内旅游接待6544.98万人次;“十五”时期,全省累计实现旅游总收入781.15亿元人民币,年均递增30.58%;海外旅游接待1279085人次,年均递增20.82%;创汇36803.24万美元,年均递增18.24%;国内旅游接待23483.89万人次,年均递增16.85%;国内旅游收入累计实现750.17亿元人民币,年均递增31.08%。2005年新增各类旅游企业461个。新增城乡就业岗位8681个。全省旅游从业人员总数已达93.3万人。占全省就业总数的6.32%。旅游业已经成为我省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的产业。省旅游局被省政府评为完成目标责任制先进单位。被省直明委评为明单位,被省安全生产委员会连续三年评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19.
谢燕 《旅游时代》2012,(4):6-10
八百里太行最南端,太行、太岳、中条三山交汇之地,有沁河、丹河奔腾而过,晋城就位于三山两河环抱中。"那是山西最美丽富饶的地方!"4月5日,晋城市人民政府市长王清宪亲自率队赴京,在北京国际饭店举行了大型城市旅游推介暨招商会,在会上他自豪又真诚地向大家介绍晋城的旅游资源,21个发展潜力大,投资回报率高的旅游项目,一串串的数字如数家珍,皇城相府、王莽  相似文献   

20.
旅游规划整合--对"大旅游"内涵的再认识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随着旅游活动的不断普及和深入发展,旅游规划实践在我国各地蓬勃兴起,旅游规划的思想、内容与方法也在不断发展完善。本文简要回顾了国内外旅游规划的发展,并对系统科学理论、可持续发展思想等对旅游规划的影响进行了评析,认为在我国很多地区都亟待发展的情况下,旅游规划必须重视旅游地的社会经济要素.让旅游规划可以在当地发挥实际作用,通过“大旅游”开发切实增强旅游开发地的自我发展能力。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大旅游”的内涵进行了更为明确的阐述,将其概括为大资源、大产业带、大产业链、大市场、大系统等几个方面,并就其中的产业整合和空间整合进行了重点阐述,分析了深入研究与发展“大旅游”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