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房养老”的困境与破解新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以房养老"的养老模式在中国广为流传,成为新型养老的热门话题。然而,由于很多的因素,这一模式在中国还很难推行。不少学者对此列出了很多原因,并提出了很多建议,但很多原因分析并没有切入实际,而是基于社会层面和操作层面。"以房养老"重在"房"的发展上,没有住房的稳定和完善,也不可能推行这一模式。因此,试图从房地产的视角来阐述"以房养老"模式的困境,分析深层次原因,并提出相应的破解之道。  相似文献   

2.
"以房养老"在民间探索数十年后被国家上升到政策层面,却招来了反对和质疑。正确认识新形势下的"以房养老",要在全面理解"以房养老"的基础上理性分析其现实可行性及积极作用,正确看待政策推行遇到的阻力及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理性认识"以房养老"是新形势下的多元养老之一和传统养老的有益补充,是政府养老政策的积极引导和责任承担。"以房养老"政策的顺利推行有待于政策完善和公众支持,需加大政策宣传和养老投入、强化法治环境建设和完善监管体系,营造良好的运行环境。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蚌埠市经济不断发展,人均收入不断提高,居民住房拥有率不断提升,为蚌埠市实施以房养老奠定了必要的基础。作为一种新型养老方式,以房养老能够极大地缓解蚌埠市养老压力大、社会保障水平低的问题。因此,结合蚌埠市的实际情况探究如何推进以房养老模式的实施就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4.
"以房养老"从本质上讲是一种金融服务工具和产品,是一种市场行为,是一种自愿的、可选择的、补充的养老方式,不是一项养老政策。"以房养老"模式作为舶来品于2003年引入我国,旨在能有效解决我国的养老难题。但是"以房养老"模式在我国各地推行的结果并没有达到满意的结果,究其原因是对"以房养老"模式的风险及其应对措施还缺乏充分的研究。文章试图对"以房养老"模式的风险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更深入地认识"以房养老"模式中的风险因素,从而探索出一条在我国能切实可行的"以房养老"模式道路。  相似文献   

5.
“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养老保障和服务问题,将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以房养老”作为一种具有市场化与社会化前景的新型养老模式,对于缓解我国严峻的社会养老压力,拓宽养老金筹集渠道,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将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探讨和分析“以房养老”的实际问题以及发展前景,对构建我国科学、规范的养老体系,实施多支柱养老模式,具有一定的现实和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房养老”作为解决养老问题的一种重要途径与措施,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美国作为发达国家中较早普及“以房养老”制度的国家,其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实践与探索,从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在这一过程中其经历了数次模式的转变,不断推陈出新,最终形成了以反向抵押贷款制度为主,其他模式为辅的多层次“以房养老”体系.这些措施与实践为我国未来的“以房养老”制度设计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7.
我国老龄化趋势日趋严重,养老压力开始逐渐显现。作为传统养老方式的补充,"以房养老"模式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根据温州养老需求,设计问卷调查,并进行分析,认为"以房养老"作为一种补充养老的方式在温州是可行的,并进一步探讨在推行过程中的解决建议,以此推动"以房养老"模式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开展“以房养老”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房养老”对解决我国面临的养老金支付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实践中,我国老年群体参与的积极性并不高,本文在社会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数据整理并且使用Logit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影响中国老年群体参与其中的关键因素是传统习惯影响的结论,并且就此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保险版“以房养老”的核心业务是“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这是一种将住房抵押与终身养老年金保险相结合的创新型商业养老保险业务,即拥有房屋完全产权的老年人,将其房产抵押给保险公司,继续拥有房屋占有、使用、收益和经抵押人同意的处置权,并按照约定条件领取养老金直至身故;老年人身故后,保险公司获得抵押房产处置权,处置所得将优先用于偿付养老保险相关费用。  相似文献   

10.
2014年6月17日,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保监发[2014]53号),从2014年7月1日起实施。保险版的“以房养老”制度,是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有关要求,鼓励保险业积极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探索完善我国养老保障体系、丰富养老保障方式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正处于人口快速老龄化阶段,养老负担十分繁重,单纯依靠传统的家庭养老,存钱养老以及国家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不能很好的解决养老问题;以房养老作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对完善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缓解我国的养老压力具有积极意义,我们应该努力破除以房养老模式实践当中的障碍,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实际的以房养老道路。  相似文献   

12.
虽然“以房养老保险”试点已于7月正式启动,但推行起来还有不小难度,目前仍处于概念性阶段——老人们把房子抵押给金融机构,金融机构按期支付给老人养老费用。“以房养老”从道理上来说是行得通的,可是在实际操作中,仍会遭遇重重阻力。  相似文献   

13.
以房养老服务政策作为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措施中的重要补充正在我国部分地区进行探索和试点。以房养老是这些年我国人大、政协会议重点讨论的问题之一,它在创新养老模式、提高老年人生活水平,减轻年轻人养老负担,缓解国家养老压力方面会有积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以房养老概念、现有政策等,以及根据笔者的认识进行浅要分析。  相似文献   

14.
以房养老服务政策作为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措施中的重要补充正在我国部分地区进行探索和试点。以房养老是这些年我国人大、政协会议重点讨论的问题之一,它在创新养老模式、提高老年人生活水平,减轻年轻人养老负担,缓解国家养老压力方面会有积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以房养老概念、现有政策等,以及根据笔者的认识进行浅要分析。  相似文献   

15.
老龄化的加剧使养老问题日益突出。“以房养老”盘活了老年人群存量的不动产,是一种商业化的补充养老工具。由于我国目前所面临的产权制度、房屋处置以及观念挑战等风险,给该养老模式的推行带来了阻碍。政府明确“以房养老”试点后,价值评估、产权归属以及金融风险防范,无疑将是试点中的重要内容。目前,“以房养老”亟需培植“好的养老产品”,并进行严密的制度设计。该养老模式有待市场的检验,通过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措施,进而制定一个比较完善的“以房养老”机制和体系。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加深,如何通过市场化途径丰富养老资源成了全社会备受关注的话题。上海是全国户籍人口老龄化程度最深的城市,老年人养老问题是上海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也将在长时期内所面临严峻的挑战。以上海市的老龄化程度及老年人住房状况为背景,结合反向按揭的概念定义、文献综述和国内外经验,分析在上海推行反向抵押贷款的可行性,模拟反向抵押贷款并与"以房养老"概念的其他模型进行对比,将有助于提出具体的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以房养老服务合同是指达到一定年龄的老年人,以自有房屋为限与金融机构签订反向抵押养老的协议。最早源于荷兰,我国近年在北京、南京等地试点。该合同的主体涉及老年人、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养老服务提供机构等多方主体,老年人既是接受养老服务的主体,同时也是以房换取养老服务的抵押主体;抵押权人是金融机构;提供养老服务方是养老机构,前两类主体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房屋是换取养老服务的对价,因城镇与农村的不同,房屋的样态及其规范有别。  相似文献   

18.
“以房养老”以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为基本模式,以明晰的房屋产权为前提,贷款金额取决于房产价值等因素,贷款领取方式灵活多样。“以房养老”是养老体系的重要补充,但由于产权制度不完善、市场环境不匹配、法律支持不成熟以及传统观念的束缚,目前我国各地的试点进展缓慢。根据国外实践经验,要使“以房养老”成功运作和顺利推广,合理的、多层次的产品设计是基础,政府担保和监管是关键,法律健全是保障。因此,我国“以房养老”体系的构建应从相关市场环境的建设、法律法规的探索与完善、系统性风险的控制等方面入手,推进“以房养老”制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当前的试点,应针对潜在的“以房养老”需求群体(如拥有住房产权的失独家庭、孤寡老人)进行适宜的产品设计。  相似文献   

19.
《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作为金融养老、以房养老的方式之一。以房养老再次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和热议。在我国,城市以房养老在多地进行过探索和尝试,然而,在农村,由于受土地制度、经济水平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以房养老的可行性往往被忽略,尚未引起重视。本文在深入分析农村推行以房养老制约因素的基础上,试图提出创新的探索及建议,使以房养老能够成为当前农村养老的一种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20.
"以房养老"政策是由保监会发起,由金融机构执行操作,向老年人提供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新型养老保障补充措施。"以房养老"自政策理念引入即引发社会热议,时至今日政策效果尚不显著,因此,围绕政策推行效果不佳的原因展开诸多讨论。在既有研究基础上,对所提及的原因依照政府、机构与公众三个主体进行梳理,并选取政策过程理论为分析视角,在政策各环节之间、各主体间互动,以及政策的阶段进展方面拓展对"以房养老"政策遇冷的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