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行为经济学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它采用心理与行为分析的方法,研究市场上人们行为的有限性和复杂性。本文正是从行为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习惯在人类经济行为中的重要作用,进而阐述了习惯、偏好与效用的关系。接下来,本文深入分析了习惯的两种改变模式,以及在两种模式丁习惯的改变对人的偏好和效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经济学发展新方向:心理学发现对经济学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心理学对经济学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心理学的一些新发现大大扩展了经济学对偏好理论的认识广度和深度;对经济学中期望效用理论产生了系统的质疑;心理学的一些发现对人们在经济生活中判断和决策的过程产生了质疑;所有这些预示着经济学发展的一个新方向。  相似文献   

3.
快乐经济学研究进展及其公共政策内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快乐和幸福是人类生存和经济学追求的终极目标。在经济学理论发展的过程中,主观快乐逐渐被选择行为中蕴涵的客观效用和福利所取代,这种转变一方面增加了快乐的可衡量性,并使经济:学获得了巨大的理论发展,另一方面也导致经济学对快乐的理解过于狭隘,并对公共政策制订产生了一定的误导。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的快乐经济学扭转了这种状况。本文回顾了经济学对快乐理解的演进,比较了研究快乐的显示偏好和明示偏好两种方法,总结了影响快乐水平的多种因素。了解快乐经济学的理论发展对于政府公共政策的制订以及我国当前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很强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价值论关系到资本本义生产的分配关系,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英国古典经济学坚持客观效用价值论.马歇尔创立的新古典经济学提出均衡价格(价值)决定论.此后,西方经济学界再无对价值的研究.本文主要使用归纳法,列举古典到新古典经济学中的几位代表人物的价值论观点,研究西方经济学中价值决定的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5.
现在,对于与期望效用的描述相矛盾的经验证据,奈特的不确定性已经成为一个可以被接受的解释.为了形式化基于奈特的不确定性的与期望效用理论的描述有偏差的行为,经济学文献主要采纳了两种观点.  相似文献   

6.
劳动价值论是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抽象出来的理论,效用价值论是从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中抽象出来的理论;劳动价值论的价值决定过程是一个寻找社会关系调节中心的社会过程,而效用价值的决定过程实际是对物的有用性的评价,从而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如果物质财富是经济过程的目的,那么在物质财富的创造上,马克思本人的观点就与西方主流经济学家的观点完全一样,财富是土地、劳动、资本物共同创造的。如果经济的目的不是物质的,而是价值的,那么迄今为止所有的价值理论都要重新考虑。  相似文献   

7.
会计信息失真危害很大。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多方面,其中会计信息失真利益驱动便是主要原因。运用经济学成本效用理论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利益驱动成因,以达到降低会计造假给供求双方带来的预期收益,加大会计造假给供求双方带来的预期成本,以抑制会计造假逐利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8.
经济学上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由于欲望强度与享受程度都是递减的。所以对金钱的占有,每个单位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满足程度是不同的。随着对金钱占有欲望及物质生活的满足程度的增加,其对寻租或寻利者的边际效用却是递减的。  相似文献   

9.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经济学中的概念,文章着重运用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用理论,对学员队管理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物质效用价值是精神道德价值的原动力,精神道德价值为物质效用价值提供良好的道德环境和道德保障。在当今中国经济成分多样化、利益主体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形式多样化从而导致价值取向多样化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思想领域的主导地位,反对意识形态多元化,坚持以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为价值导向,促进物质效用价值与精神道德价值的整合,使我国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