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3 毫秒
1.
公立高校银行贷款制度安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解决公立高校银行贷款存在的问题,关键是构建新制度,对高校、银行、政府关于高校贷款的行为加以规范.新的公立高校贷款制度,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适度贷款制度,有计划政策性贷款、有条件商业性贷款相结合的银行贷款制度,银行贷款风险管理制度和银行贷款担保制度.  相似文献   

2.
《会计师》2017,(9)
近年来高校校办企业出现了一些严峻的问题,如贪污腐败行为严重、会计信息失真、国有资产流失严重等。推行校办企业会计委派制,可以增强委派会计人员的独立性,使其能够充分行使其会计监督职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校办企业的上述问题。财政部、监察部在2000年9月要求在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试行会计委派制,但是大部分高校只是在二级学院、研究院、附属医院、后勤部门实行了会计委派制,迟迟没有在校办企业中推行会计委派制度,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高校财务部门缺乏熟悉企业会计的人才,高校财务处的会计人员长期从事高校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不熟悉校办企业会计核算业务。针对上述问题,本人从人才储备方面提出对策,助推高校校办企业会计委派制的实行。  相似文献   

3.
名博议论     
《金融博览》2011,(7):12
李妍:千亿负债会成为压垮大学的稻草吗?审计署科研所副所长刘力云6月2日表示,截止去年年底,全国1164所地方高校大概负债2634.98亿元。随着上世纪90年代教育市场化的兴起,行政化的大学逐渐找到了自身的利益增长点——为追求看得见的行政政绩,高校不断寻求扩招与规模化发展。经过多年的盲目扩张、增地盖楼与规模扩展,高校最终负债累累,而随着国家信贷政策逐渐收紧,银行多次加息,高校还款压力急剧加大,财务风险不断提高,以至于到了必须要政府帮着还债的地步。正因为政府对公立高校未能建立起透明的财政机制,高校经费预决算到现在部是一笔糊涂账。高校大肆扩张导致的巨额负债背后,实际有着巨大的黑洞,账本不透明,责任不明晰,亏了有政府、纳  相似文献   

4.
陈媛 《征信》2021,39(8):89-92
分析国内公立高校财务信息化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结合基于智慧校园下财务信息化的意义和发展趋势,构建智慧校园财务信息化体系框架,为解决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下资源使用效率低、风险控制缺口等问题提供参考和启发.  相似文献   

5.
李可  李个  田向阳 《会计师》2023,(14):85-87
伴随公立高校的蓬勃发展,完善高校内控制度与构建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势在必行。通过梳理我国公立高校与政府之间的行政管理关系,发现我国公立高校和政府的关系错位,致使公立高校内控体系缺乏独立性、权威性和全面性,制约了现代大学治理体系的不断改进。结合高校公益属性,树立新型政府公共服务理念,在重构政府和公立高校协同创新的新型合作关系前提下,优化现代大学治理模式的高校管控环境:借鉴行政单位直派管理模式,构建直派和内选相结合的网格化内控管理模式;优化内控体系,提升内控机构独立性、权威性和工作效率,促进高校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会计师》2016,(1)
我国新医改以来,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关怀下,浙江省公立中医院得到了迅速发展,就医环境大有改善,群众满意度逐步提高。但是在改革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扩张过快、负债过重和偿债能力低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浙江省各级公立中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明确公益定位、完善考核体系、加大财政投入、协调医保关系和加强绩效管理等政策与措施来化解浙江省公立中医院的债务负担,以进一步促进我国新医改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内保外贷业务对于企业可以解决境外分支机构的融资难问题,其有效降低了融资成本;而对于境内银行,反担保企业缴付全额保证金等抵押物,履约无风险又可获得可观的收入.因此内保外贷业务受到银行和企业的推崇.而近年来,受人民币汇率波动以及实体经济下行等因素影响,内保外贷呈现集中履约现象.内保外贷履约使或有负债即时转为外债偿付,所产生的大额资金流出等风险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8.
高校校办产业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国家税收等方面做出重要贡献。但随着校办产业数量、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对校办企业监管不到位,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高校校办企业的发展。加强校办企业发展研究,规范校办企业行为,对高校校办企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存生 《会计师》2012,(9):58-59
一、引言 二十多年来,高校校办企业(以下简称校办企业)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在补充教育经费不足,解决富余人员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校办企业间的发展极不平衡,相当一部分企业经营管理落后,效益不佳,发展现状不容乐观。究其原因,在诸多因素中内部控制问题尤为突出。所谓的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为增强校办企业可持续发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探讨校办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高校作为非赢利组织,在运作中一般遵循稳健的管理作风,但伴随着1999-2008年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的快速扩张,许多高校的负债规模也快速膨胀,这一方面推动了我国高教事业的快速发展,但同时也对高校的财务安全构成了现实挑战。高校作为组织和参与高等教育事业的基本单位,巨额负债问题如果解决得不好,势必影响到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系统分析我国高校负债总体状况,揭示过度负债的深层原因,提出解决高校过度负债问题的基本对策,对化解我国一些高校存在的债务风险有着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通过构建基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的地方债置换分析框架,研究表明,地方债置换将通过商业银行资产结构在贷款与债券之间的配置调整影响货币供给,它将使银行可贷资金增加,并导致贷款规模的变化,在贷款创造存款的信用放大机制下,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变化,进而造成货币政策的扩张(收缩).贷款市场的供求弹性将决定地方债置换的扩张效应或收缩效应.在经济增长放缓、银行为弥补持有地方债收益下降、地方债纳入货币政策工具的抵押品和质押品范围的情况下,地方债置换具有货币政策扩张效应.为减少地方债对金融市场的冲击,央行需密切监测商业银行资金运用情况,提高货币政策操作的针对性,并加强同财政政策的协同配合.  相似文献   

12.
彭伟 《财务与金融》2009,(5):17-21,28
从对高校贷款债务的研究方式来看,现有的研究方式显得比较单一。研究方法多属于理论研究,缺乏实证研究,研究的成果往往不容易转化为实践。正因如此,进一步推动高校贷款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充分结合就显得十分必要。应该增加运用实证研究方法的比重,保证研究的客观性和规范性,本文试图从政府角度研究解决高校贷款问题提出具体的方案和对应的实施细则,对高校如何控制贷款的风险和多大程度上控制贷款风险提供可操作性的办法,更为国家和政府如何调整高校贷款政策、规范高校贷款行为提供必要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我国财政债务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大力扩张国债使我国潜在的财政债务风险浮出水面。为保证我国经济持续发展,2001年积极财政政策仍需继续发放国债,我国财政债务风险主要体现为中央财政债务风险较大,适度调整国债政策是防范中央财政债务风险的要求。加强外债管理,调整内债期限结构、持有者结构、完善偿债基金制度,尝试增发地方国债等措施,是化解中央财政债务风险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4.
We examine the role of hedge funds as primary lenders to corporate firms. We investigate both the reasons and the implications of hedge funds’ activities in the primary loan market. We examin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irms that borrow from hedge funds and find that borrowers are primarily firms with lower profitability, lesser credit quality, and higher asymmetric information.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hedge funds serve as lenders of last resort to firms that may find it difficult to borrow from banks or issue public debt. We also examine the effect of hedge fund lending on the borrowing firms and find that borrowers’ profitability and creditworthiness improve subsequent to the loan. This beneficial effect of hedge fund lending is corroborated by our finding of positive abnormal returns for borrowers’ stocks around the loan announcement date. Overall, our findings are consistent with hedge funds adding value through their lending relationships and financial markets perceiving these activities as good news for the firms.  相似文献   

15.
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约束是实现财政民主的必然要求,是限制政府权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保护公民财产权的有力手段.对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约束需要相关的预算立法,对债务规模、债务资金支出以及举债程序予以规制.我国新《预算法》将地方政府债务纳入预算管理,对控制规模、优化结构、规范行为、化解风险等方面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高校在依靠银行贷款缓解高校事业发展与资金短缺的矛盾、实现学校超常规发展的同时,面临着巨额本息支付的严峻债务风险,阻碍了高校可持续健康发展。文章通过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形势及高校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如何有效缓解高校还贷的巨大压力,保证高等教育健康、平稳、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和办法。  相似文献   

17.
积极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别从当前宏观经济形势、我国政府债务风险和公共部门投资的挤出效应三个方面考察了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认为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下 ,积极财政政策的淡出还为时尚早 ;我国单纯的国债风险并不高 ,但是我国政府的综合债务风险却相当大 ,控制我国综合债务风险的关键是控制存量 ;我国公共部门对民间投资的挤出效应不明显 ,当前民间投资不活跃的主要原因是另一种“挤出效应” ,即对民间投资的歧视和限制 ,要改变这种情况的主要方法是改革  相似文献   

18.
多渠道实现高校融资规模效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我国高校开始扩招以来,高校为了实现规模的扩大开始大量举债。极度扩张之后,高校贷款后遗症随后出现,经费有限,贷款期限短,无法短期还贷,光靠扩张规模已经不符合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要转变高校发展理念,重人才培养而不是重规模。实现适度融资规模效应,以往依靠商业银行贷款的方式则要转向政府、高校、社会三方的共同努力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9.
冀云阳  付文林  束磊 《金融研究》2019,463(1):128-147
地方政府债务过度扩张容易引发系统性经济风险。本文通过一个地方政府举债行为理论模型,分析了政府间共同事权的支出责任下移、竞争性地区的举债行为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构建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利用279个地级市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债务扩张是支出责任下移与标尺竞争机制共同驱动的结果;政府间支出责任下移造成的财政压力是地方政府被动负债的重要原因;地方政府间的标尺竞争使其在举债融资行为上表现为明显的策略模仿;各地区在债务扩张的主因上存在异质性,东部地区政府债务的增加主要是地区间竞争的结果。这意味着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不仅应规范政府间财政支出责任划分,更重要的是完善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体系和违规举债的问责机制。  相似文献   

20.
在地方政府债务高企的背景下,房价调控能否使资本流向非房地产部门?房价调控如果触发地方政府债务违约,宏观政策应如何应对?本文基于中国宏观经济的特征事实,引入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行为,将房价变动与地方政府的偿债能力联系起来。研究表明,由于地方政府依赖土地出让和土地抵押贷款筹集收入,房价管控导致的地价下降会带来地方政府收入的下降,直接影响地方政府的偿债能力。如果地方政府债务不出现违约,那么房价管控带来的地价下降会降低地方政府从金融部门获得的抵押融资额,使非基建部门的融资成本下降,非基建部门投资和产出上升。而如果调控房价带来的地价下降导致地方政府出现债务违约,金融部门资产受损,使金融中介减少贷款和提高贷款成本,带来整个社会的信贷紧缩,经济中各个部门的产出大幅下降。进一步的政策分析表明,有必要在避免地方政府债务违约的同时,使用财政资金补充银行资本金等多种方式稳定金融中介的资产负债表,从而将房价调控对经济的负面影响程度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