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阳经济区是以沈阳为中心,辐射沈阳、辽阳、本溪、鞍山、抚顺、营口、阜新、铁岭八个城市,形成了联系紧密的“区域经济共同体”,是辽宁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和东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群,是国家重要装备制造业基地和优先开发区域.但是,当前沈阳经济区产业的空间布局不合理严重制约着区域经济的有序发展.本文对沈阳经济区产业布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优化产业布局的角度提出了促进沈阳经济区经济协调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沈阳经济区以沈阳为中心、半径100公里范围内涵盖了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营口、阜新、辽阳、铁岭8个省辖市。是东北经济区和环渤海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沈阳经济区,是省委、省政府着眼于推动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做出的重大决策,与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突破辽西北一道,共同构筑了我省全面展开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战略格局,本文从区域一体化的内涵开始解读,对沈阳经济区发展现状及必要性进行分析,对经济区一体化的发展机制进行剖析,因此,实现经济区同城化一体化的步伐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科技对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作用机理出发,深入研究了沈阳市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的科技支撑体系问题。研究认为沈阳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的科技支撑是直接和间接科技支撑的统一,直接科技支撑通过科技创新的引领和支撑直接作用新型工业化发展,而间接科技支撑则为新型工业化发展提供科技软环境,它们互为补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4.
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互动发展具有区域地缘优势、产业优势,并且区域资源丰富,现代化交通运输网络密集,科技教育发达,城市化程度高。但科学统一的战略与规划供给不足,空间布局不合理,部分基础设施重复建设。产业内分工不合理,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结合不紧密。资源与环境压力偏大,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有限,缺乏有效的互动发展的协调机制。要实现沿海经济带与腹地经济区互动发展,必须实现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市场和地方政府的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原经济区发展模式和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来友 《经济地理》1998,18(3):73-77
区域化是实现经济快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以郑州为中心,焦作、新乡、洛阳、开封、许昌为副中心的中原地区,城市空间聚合度高,现有条件好。应以点──轴模式,实施递进发展战略,制订相应对策,发展综合实力强,稳定有序的中原经济区。  相似文献   

6.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改革是一种“试错”的过程,但是,它的意义尤为重大。我国改革开放已经进入了“攻坚”阶段,试验区将依靠本区域的优势来突破改革的“瓶颈”处挑战。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存在的问题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因此,对其特征及发展模式的探索,将会对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带动作用。为了实现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和平发展,为了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综合配套改革区的道路探索将是一个热点问题,因为,它将作为我国新一轮改革的突破口,这不仅关系到逐渐扩大的两极分化问题,还将影响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落实和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张妍 《经济研究导刊》2011,(22):165-167,179
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重要作用,能够促进交易成本的降低,促进规模经济的形成,并提高区域之间的贸易效应和竞争效应。但是目前沈阳经济区的产业集群还存在着政策法规不健全、产业链不完善、产业结构趋同及技术水平低等问题,需要政府加强法规建设,突出沈阳优势,完善产业链,调整产业结构,并推进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8.
产业集群化发展的个案研究——以沈阳经济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阳经济区成为我国第8个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也是唯一一个新型工业化试验区。在沈阳工业区建立新型工业化体系的过程中,促进区域内不同地区间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形成不同产业集群,将对新型产业基地重要增长区的建立起到促进作用。本文对沈阳经济区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发展模式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对推进我国新型工业化的进程及解决老工业基地存在的体制和机制性矛盾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沈阳经济区建设的途径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越 《经济研究导刊》2011,(13):161-162
沈阳经济区是以沈阳为中心,辐射八个城市,形成联系紧密的"区域经济共同体"。其建设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速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实现东北和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沈阳经济区发展基础良好,未来建设应从中心城市、发展轴线、增长节点等多个方面着手,同时应以先进的理论为指导,高起点、高标准地进行建设。  相似文献   

10.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两个关系的新型工业化是指准确定位福建与两个三角洲和台湾关系的基础上的新型工业化战略。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新路径,其内容是新型工业化,即以信息化带动的工业化。我国之所以选择这一内容,主要由以下原因所致。首先,现有工业化存在发展瓶颈。其次,必须加快完成工业化。最后,只有实施新的工业化模式。  相似文献   

11.
产业结构演变及湖南产业结构调整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性,能为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从反映工业化阶段演进内容的人均GDP、产业产值结构、就业结构、工业内部结构以及外贸结构等方面入手,得出湖南现在依然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要想成功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从湖南省的资源禀赋出发,遵循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将湖南省现实的和潜在的比较优势、后发优势转化为特色优势,走湖南特色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是湖南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作为中国改革的最新形式,体现了中国区域经济政策的发展和演化。从国家区域经济政策与特殊经济区的关系入手,阐述了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设立的背景、目的、内涵,分析了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最初经济特区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13.
徐君 《技术经济》2012,31(3):72-75
针对中原经济区发展的核心问题——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简称为"三化")的协调发展,建立了相应的"三化"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原经济区18个主要城市的"三化"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8个城市整体的"三化"发展程度较低;省会郑州与其他城市的差距不明显,其核心城市地位不突出。  相似文献   

14.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区与制度的空间演化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不仅是为了促进滨海新区及天津市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推动环渤海地区,乃至整个北方地区的发展,形成新的区域发展模式。这就要求在理论上不仅要考虑到技术、制度的因素,也要考虑到空间的因素对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理论模型的影响。具体研究空间因素对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影响有助于准确理解和把握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空间作用,形成新的区域增长方式和区域发展模式,为在全国范围内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崭新的思路和视角。  相似文献   

15.
赵海侠 《新经济》2022,(10):45-47
中国现代化农业发展趋势之一就是设施农业,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淮海经济区设施农业发展潜力较大,笔者从设施农业发展技术、人员素质、市场等角度提出了应对措施,为淮海经济区设施农业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6.
黔中经济区作为贵州未来的经济增长极,其发展速度和质量必然受到世人的高度关注。目前,黔中经济区虽在GDP、产业构成、城镇化水平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但过度的城市发展也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如城市等级断层、产业总体竞争力不强,且布局分散、整合度不高等。因此,黔中经济区应通过合理规划城市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走城镇化、工业化、差异化相结合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7.
在探讨北部湾经济发展时,对比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模式,总结分析长三角地区,尤其是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和苏州工业园区产业发展成功经验,得出结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应抢抓多区域合作新兴机遇,立足优势、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着重打造若干示范区,产生强大的示范效应来辐射带动经济发展,逐步形成经济新高地和发展新一极.  相似文献   

18.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沈阳经济区县域经济空间分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欣  张平宇  刘晓琼  刘林 《经济地理》2012,32(12):79-84
以沈阳经济区23个县为研究单元,基于BP神经网络和ESDA方法,选取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等9项指标建立评价体系,分别研究2005和2010年县域经济空间分异的特征和驱动因素,并得出结论如下:①2005年沈阳经济区县域经济南北差异显著,2010年南北差异弱化。2005—2010年,南部的海城、大石桥等县市的经济水平较高,东北部的开原、调兵山等县市的经济水平上升,中南部的辽阳、灯塔等县市经济水平下降。②2005—2010年,沈阳经济区经济水平相近的县市在空间上的集聚特征有所弱化;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县市在空间分布上形成沿交通轴线布局的县域经济带。③从局部差异来看,2005年在沈阳经济区南部形成岫岩、桓仁等"高高"型县域集聚区,以及北部的彰武、康平等"低低"型县域集聚区。到2010年,除开原市属于"高低"型县域外,其他县域经济的空间极化特征不明显。④深入分析沈阳经济区县域经济空间分异的驱动因素,得出结论如下:区位条件是县域经济空间分异的重要因素,自上而下的政策驱动是县域经济空间分异的外部动力,中心城市的极化扩散作用是县域经济空间分异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9.
成渝经济区发展的基础、潜力与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凤君  刘鹤  王岱  许旭 《经济地理》2011,31(12):1988-1994
成渝经济区作为我国区域总体战略的重要指向区域,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城镇、产业集聚区,是引领西部地区加快发展、提升内陆开放水平、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支撑,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基于全国战略视角,从自然禀赋、产业基础、城镇分布、交通体系、人力资源等五个方面,系统阐述了成渝经济区的发展基础;分析了成渝经济区农业、工业、服务业和经济区内部空间的发展潜力,提出了成渝经济区未来的发展方向,目的是为成渝经济区更好的贯彻国家区域总体战略、实现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20.
成渝经济区经济发展差异的时空演变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县域为基本单元,以1995—2008年人均GDP和GDP为基础数据,结合传统区域差异的统计方法与空间计量经济学软件GEODA,对成渝经济区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成渝经济区整体经济趋同趋势不明显,经济发展的二元化结构严重且空间惯性强,形成了以成都市为核心的发达区及川北、渝东北落后地带区,核心区的经济极化作用占主导且极化趋势有所加深。川渝内部差异和五个次级经济区之间差异及成都经济区内部的差异分别是成渝经济区总体差异的在行政区划和经济区划上的主要贡献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