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1 毫秒
1.
我国企业海外投资保障体系的政策性金融支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加快了"走出去"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步伐,占领海外市场,获取海外资源。正如所有的商业活动一样,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也存在风险,政府提供的政策性金融支持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践探讨,指出了政策性金融支持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完善政策性金融支持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程建伟  张建利 《经济师》2001,(12):218-219
政策性银行要想对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 ,必须随着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面对经济金融化进程中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 ,政策性银行应充分利用资本市场 ,把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与资本市场进行有机的结合。文章在论述强化政策性金融的现实要求基础上 ,以国家开发银行为例 ,探讨政策性银行如何利用资本市场以促进政策性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3.
裘婷婷 《新经济》2015,(2):31-32
政策性金融理论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金融理论研究当中非常具有争议性质的话题,因为政策性金融牵涉到政府与市场、财政和金融等等领域。本文主要是基于政策性金融理论基础上,对我国政策性金融当前理论与实践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结合具体实际,提出改革和发展的思路,希望可以进一步完善我国政策性金融理论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4.
甘肃省位处我国西北部,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金融业发展水平整体滞后。微型金融的快速崛起,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但微型金融体系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实力薄弱、经营风险较大、对实体经济扶持效果不佳等缺陷,在目前的发展阶段需要引入政策性融资体系给予扶持和引导。文章旨在通过分析政策性融资体系在微型金融发展中的功能和国际经验,为甘肃省微型金融的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的国际借鉴与改革思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现行农村政策性金融制度安排存在较大缺陷,已不仅是通过业务范围的扩大、现有体制下的机制转型就能解决的;不能就农发行谈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改革,必须以创新的观念和方法重新构建我国的农村政策性金融体系;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改革不能只注重机构的存在形态,更要注重农村经济对金融资源多层次、多元化需求和农村政策性金融制度整体功能的发挥;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改革不能走机构路径,应是一种制度、一个体系,它包括现有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和重新定位、商业银行县域机构社区再投资制度安排、农村信用社以服务“三农”为宗旨的综合改革以及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和农业政策性保险机构的建立。  相似文献   

6.
1.市场定位不清,越位和缺位的问题同时存在。许多国家都经历了先是商业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合为一体,后到两者分离的过程。由于商业性金融追逐利润的固有属性,一般是不愿涉足农业、公共设施、环境保护等这些投资期长、低利、风险大的项目,这就要求另辟蹊径,建立起政策性融资机制。在当代规范化的市场经  相似文献   

7.
论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改革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策性银行是政策性金融的制度安排,由于市场发育滞后和信息不对称的原因,政策性银行发挥作用是非常必要的,主要是立足政策性业务领域,把握实践中的动态性。在理论分析和实践观察的基础上,探讨政策性银行的改革取向。  相似文献   

8.
中美农业金融体系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1996年开始,我国将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突破口,前后涉及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与邮政储蓄等多种金融机构,经历了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金融的各阶段尝试,但至今仍然在主导思想、机构整合等方面难以完全一致。从世界范围来看,各国农村资本市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种种缺陷,如何解决农村资本市场的缺陷成为普遍性的难题。我国在改革过程中大可借鉴外国成功制度和组织结构,再结合国情加以改造利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区域资本市场三个方面勾勒出东北振兴金融支持战略蓝图.金融对东北振兴的支持可以通过三个方面进行:首先是政策性金融支持.借助于政策性金融的作用,加大对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其次是商业性金融支持.培育良好的商业性金融运行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从而使东北经济发展和振兴具备一套自我运行的良性机制.最后是大力发展多层次区域资本市场.多层次区域资本市场可以有效促进资本的积累和转化,解决东北经济发展中的资金短缺问题.  相似文献   

10.
王伟  于漾 《经济纵横》2012,(12):104-106
农村政策性金融制度具有其自身特有的功能结构,本文从理论分析和国际比较的视角,对农村政策性金融制度所具有的农村金融市场补缺性功能、首倡诱导与虹吸扩张性功能、农村专业性服务与协调功能、农业政策性保险(担保)功能和有限金融性功能等特殊功能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进而提出优化和健全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功能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比较分析了政策性金融体系的四大构成要素,指出政策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机构也需要按照市场的规则运作。文章以美国政策性住宅金融体系的发展和我国国家开发银行的转型为例,讨论了政策性金融机构运作的几个问题。文章认为政策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转型,应该通过“由国家确立适当的目标、以政府信用作为后盾、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的原则去推进。  相似文献   

12.
立足于新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与逻辑思维,论证了新自由主义理论与全球经济失衡的制度缺陷与内在矛盾,揭示出美国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和全球经济危机的成因、特征以及资本主义制度体系的"病理"特征;提出"金融侵略"的概念,并论证了世界经济的"中心·外围"框架,形成了不合理的国际经济金融格局,权利与义务的严重失衡,成为广大新兴市场要求更多话语权的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13.
我国政策性金融的建立是经济发展规律使然,直接目的是解决当时我国基础设施、外贸进出口、农业生产等领域存在的阻碍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并非是为了弥补“市场失灵”。从国外政策性金融的实践和演进来看,其作用发挥在新古典主义“市场失灵”论的影响下受到过度限制,但总体上作用领域是在逐步扩大的,实践与理论明显发生背离。相比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指导下,我国政策性金融得以不断发展完善,作用领域逐步延展,弥补“市场失灵”只是其重要职能之一。特别地,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政策性金融“政策性”属性更为突出,并重点在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解决其“卡脖子”问题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由此,我国政策性金融的存在既有经济发展客观需要的现实依据,又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总结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刘敏  唐正朋 《当代经济》2010,(10):36-37
本文采用实地调查、文献查阅的方法,通过分析农村金融市场上三驾马车的特点与问题,得出以下结论:政策性金融机构与非政策性金融机构职能定位不清、产权结构不合理;政策性金融机构没有发挥其金融支农的主力军作用;制度缺失是导致我国现阶段农村信贷市场疲软的重要原因.并据此对构建"三位一体"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农村金融制度缺陷导致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即"双失灵")同时存在,是造成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解决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效率低下的问题,必须先破解"双失灵"这一约束.开发性金融凭借重建市场、重建制度的特殊运行机制,通过发挥政策性引导、开发性扶持、引领整合不同融资方式等途径,促进农村金融市场依次开放,逐步建立有序竞争的多层次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实现农村金融市场效率的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16.
王文和  江厚栋 《经济师》2000,(10):90-91
农业政策性金融是我国金融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其风险的探讨与规避有助于我国经济和金融的稳定。其风险是由它的经营特性所决定的 ,主要有政策风险、信用风险、经营风险和信贷风险 ,这些风险的存在直接影响我国币值稳定、干扰国家农业政策实施、阻碍粮棉体改进程、危及农业政策性银行的生存与发展。针对农业政策性金融风险的特点 ,我们应通过构建风险防范机制、强化风险管理、培植票据市场、消化不良存量贷款等途径去防范与化解 ,确保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 ,促进我国经济、金融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业务范围调整过于频繁,资金投向不完整,盈利诉求意愿强烈,利益补偿机制不健全。建议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完善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8.
论我国政策性金融运行机理的特殊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我国政策性金融运行机理的特殊性韩光远张玉华我国政策性金融运行机理的特殊性,是我国当前金融理论中的一个基础性、难点性问题。明晰和正确认识我国政策性金融运行机理的特殊性,对丰富、发展我国政策性金融理论,指导我国政策性金融改革,界定政策性金融业务范围以及...  相似文献   

19.
政策性银行作为当今金融体系的一部分,在贯彻政府意图、补充商业银行金融活动缺陷和不足等方面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其在经营活动中同样存在资产损失的问题。因此,正确认识政策性银行的风险并予以防范和化解。对维护我国金融体系稳健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对发展中国家而言,金融约束政策比金融自由化政策更有利于经济增长;金融约束论强调政府的作用不是为了替代市场,而是为了增进民间部门的能力、以解决协调问题和克服其他市场不完善的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