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银行业的软预算约束:一个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国民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4,(6):132-138
本文从六个方面对银行业中存在的软预算约束进行了系统的综述,这六个方面分别是:(1)银行和政府的关系与软预算约束;(2)银行体系的分散化与软预算约束;(3)银行的消极性、寻祖与软预算约束;(4)中央银行作为最后的贷款者与软预算约束;(5)银行的软预算约束与金融危机。对银行软预算约束理论的全面梳理有助于我们完整地理解银行体系中软预算约束的成因与后果。这可为我们化解银行不良资产、提高金融效率、防范金融风险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相似文献
2.
东亚区域的货币金融合作与中国的制度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亚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人们深刻体会到国际货币体系的无政府状态给东亚经济和金融造成的伤害。随着欧元的启动和美洲国家对美元化的探讨,加强东亚域风各成员的货币金融合作,构建属于自己的货币金融体系,就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而作为东亚乃至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参与又是必不可少的,针对金融区域化趋势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也是必需的。 相似文献
3.
信贷约束与农户非正规金融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考察来自正规金融机构的信贷约束对农户选择非正规金融的影响。基于农户调研,本文首先辨别农户受到的各种信贷约束,并将其与农户融资成本相结合,构建农户融资的理论模型。实证研究采用双变量Probit模型比较各种信贷约束对选择非正规金融的影响。研究发现:供给型和需求型信贷约束都显著地促进农户选择非正规金融。需求型信贷约束中,风险约束较大程度地促进农户通过非正规金融渠道融资。研究结论对制定农村金融政策将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4.
现代预算制度具有全面性、规范性、绩效性、可持续性、公开透明性和法律性等基本特征。从当前我国的预算环境和制度约束看,我国现代预算制度的优化应遵循以下路径:以全口径预算为突破口,助推人大授权的全面性,实现全面预算;严格规范预算程序,提升政府预算质量,深入推进规范预算;坚持绩效理念,以预算绩效管理为契机,合理构建绩效预算框架;引入中长期预算控制方式,健全预算管理体制,强化预算可持续性;以预算公开与公众参与为导向,逐步细化预算,加快实现透明预算;以新《预算法》的落实为起点,提升预算立法层次,优化预算法律环境。 相似文献
5.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构建:制度基础与途径选择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认为,在经济金融全球化发展趋势不断强化的格局下,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关键是不断提升金融体系的整体国际竞争力。而提升金融体系整体国际竞争力的现实选择是借助金融控股公司这一组织机构安排大力发展综合性银行。在分业体制框架内,我国事实上已存在若干不同模式的金融控股公司,由于制度基础不健全,这些金融控公司还很不规范。因此,重塑制度基础是构建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关键。根据国际经验和我国金融业发展的现实,“母公司为非金融企业的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应当成为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构建目标模式,以商业银行为主体进行金融控股公司的构建应当是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的主要方向或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6.
金融产品创新是金融衍生产品的引入,可以增加金融交易配置资源的迂回度,从而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我国金融业在开放过程中能否具备后发优势,决定因素是金融机构的产品创新能力。但是,我国金融产品创新并不是一个纯粹的技术问题,市场规则、金融制度等方面的制度性因素压制了金融机构的产品创新能力,使得金融产品创新活动长期以来处于一种低效的“锁定”状态。创新我国金融产品的关键在于突破制度性的障碍。 相似文献
7.
制度金融理论的新发展:文献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制度金融理论近年来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其研究框架正日趋成形,本文试图对此领域的若干新进展进行初步梳理。本文发现,在Merton等提出的"功能与结构金融学"框架中,制度金融理论的独特面目渐趋清晰。Stiglitz等通过将一些关键制度因素"内生化"于既有的货币经济分析框架,为长期行进于宏观路径的货币经济学找回了微观(制度)基础,不过,他们并未触及货币经济运行背后的金融权利内涵。所幸Soto发现并强调了货币金融所有权的制度涵义。Borland和Yang则将分工、货币与信贷以及法律、政府等多种因素引入一般均衡模型,揭示了货币的性质以及货币制度演进的深层涵义;而在金融中介理论初步接纳了金融企业家因素之后,被主流经济学长期搁置的金融机构以及金融企业家的演进与结构也正式进入制度金融理论的核心框架。 相似文献
8.
9.
相对落后性与金融制度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对落后性和替代性金融制度安排是亚历山大·格申克龙后发优势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详细评述了已有研究文献,重新阐述了后发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相对落后性、金融资源约束和替代性金融制度选择之间的关系,并以日本主银行体制和韩国的政府-银行-企业集团网络为例,分析了后发国家相对落后性和金融制度选择的必然性,全面阐述了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替代性金融制度的选择空间和金融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0.
鲁丽梅 《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13(2):30-33
主要从金融监管体系、金融机构体系、金融市场体系、金融法规体系四个角度,对其存在的非均衡进行了剖析,提出了一些进行金融制度变革的原则,对我国金融制度战略选择给予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银行混业经营不仅关系到自身效率的提高,更关系到银行体系乃至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对全球范围内61个国家的跨国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一个国家对银行混业经营的限制越少,该国的金融体系越趋于稳定,发生银行危机的概率也越小。不仅如此,在宏观经济越不稳定的国家,其一般性银行危机演变为系统性银行危机的概率也越大。 相似文献
12.
认为全面深化改革仍需从财政体制上取得新突破。主张对中国经济区合纵连横,即将东、中、西"三大部"纵向区域调整为泛珠三角、泛长三角和大环渤海"三大块"横向区域,依托这一天然的均衡性区域平台在介于国家与省级之间实施区域财政横向均衡制度,以确保公共服务均等化而又不损坏财政经济增长的效率机制;并通过对常住人口统计中创造财富外溢或享有公共服务外溢等非真实因素剔除后"标准人"的假定与论证,解决了政府间财力均衡公式化分配的难题。 相似文献
13.
14.
区域金融安全指标体系及其计量模型的构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区域金融安全指标体系的含义包括三个关键性的内部指标系统:区域金融安全微观监测指标系统、区域安全宏观监测指标系统、区域安全金融生态环境指标系统。把区域金融安全内在关键性指标作为区域金融安全衡量体系的基础构成,把区域金融安全的外在影响性指标当作补充构成可以构造出区域金融安全计量经济模型。 相似文献
15.
于明远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81,39(9):102
过度医疗问题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较大负面效应。本文将医疗供需双方的过度医疗行为纳入预算约束分析框架,并分析其内在逻辑和传递机制。结果表明:中国过度医疗问题的根源,首先在于医疗服务供方预算约束的硬化及其内部利益相关者的行为变化,由此产生医疗收入最大化动机。其次在于医疗服务需方能够实现预算约束的软化及其基础上的自由选择,由此产生医疗福利最大化动机。过度医疗问题的治理本质上为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委托—代理和机制设计问题。医疗行业的激励性规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6.
于明远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20,39(9):102-112
过度医疗问题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较大负面效应。本文将医疗供需双方的过度医疗行为纳入预算约束分析框架,并分析其内在逻辑和传递机制。结果表明:中国过度医疗问题的根源,首先在于医疗服务供方预算约束的硬化及其内部利益相关者的行为变化,由此产生医疗收入最大化动机。其次在于医疗服务需方能够实现预算约束的软化及其基础上的自由选择,由此产生医疗福利最大化动机。过度医疗问题的治理本质上为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委托—代理和机制设计问题。医疗行业的激励性规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7.
18.
金融地理学理论视角及中国金融地理研究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基于对国际文献和中国实际的了解和思考,从金融机构的空间结构、空间发展过程以及金融机构与环境的关系等方面分析了金融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主要理论问题包括地理存在论、金融变化的区域经济影响观点、区域金融系统演化模式、金融地理的路径依赖、金融全球化与地方关系等;在此基础上,从环境对金融地理影响、全球化与区域金融系统、行政格局与金融体系、金融系统与区域发展、金融企业地理5方面提出中国金融地理研究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9.
金融传染理论与政策取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个地区的流动性冲击能通过金融传染扩散到其他地区,完全的金融市场对于金融传染是稳健的,而不完全市场面对金融传染则是脆弱的,另外金融抑制能对金融传染的扩散起到短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宋科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5,35(1):67
内生于金融体系的顺周期属性会显著放大经济“繁荣-萧条周期”并导致金融不稳定,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金融危机频发的重要启示之一。与传统文献关注金融体系“自身行为顺周期效应”不同,本文聚集于“制度性顺周期效应”,从资本监管、贷款损失拨备制度以及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等三个典型事例切入,对金融体系的制度性顺周期机制进行系统阐述。结果表明,根植于金融部门与实体经济中间的制度性正反馈机制与经济波动程度存在较强的相关性,是导致金融不稳定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