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产业共性技术创新项目群是联盟组织的核心任务,联盟因而成为一类典型的项目导向型组织。共性技术创新项目群具有工作内容多样化、项目自治性和互倚性并存、知识共享高风险性三个基本特征,从而要求联盟组织具备永久性和临时性相结合的组织结构、市场协调和组织协调相结合的协调机制、自有知识产权和关系性知识产权相结合的知识治理机制。闪联联盟的组织实践为上述理论分析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2.
跨国公司技术战略联盟是介于市场和企业之间的一种中间组织,它既能较好地避免技术市场交易成本的增加,又能有效降低单个企业技术创新所需承担的较高的资金和技术风险.中国企业在技术创新全球化的环境下,也有技术联盟战略的需求.论文将对跨国公司技术战略联盟的发展现状、各主要国家技术联盟组织模式的特点进行分析,并对我国建立技术联盟组织模式的选择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通过选取苏浙皖三省电子信息企业进行实证分析,揭示多市场接触与企业突破式创新之间的关系,并探讨技术联盟形成的中介效应以及组织惯例、势力范围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多市场接触对竞争企业间技术联盟形成与企业突破式创新均具有正向影响;技术联盟对多市场接触与企业突破式创新的关系起部分中介作用;组织惯例和势力范围均正向调节多市场接触与企业技术联盟的关系;企业拥有的组织惯例越成熟以及企业间势力范围不对称性越显著,技术联盟在多市场接触与突破式创新之间的中介作用就越强。结论进一步丰富了多市场接触和突破式创新相关研究,为企业应对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寻求可持续创新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小企业战略联盟的风险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略联盟改变了传统的企业边界。由于联盟中一部分控制超出了企业的范围,联盟中各方的利益与冲突只能通过沟通、协商等形式来协调,这无疑增大了联盟失败的风险性。因此,充分了解合作联盟的风险成因,是提高组织管理水平,防范失败风险,进而有效发挥联盟优势以使企业在开放的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基础。一、战略联盟的风险分析1.合作风险。合作风险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合伙人选择不当。联盟伙伴的选择是建立企业战略联盟的基础和关键环节,慎重地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是联盟成功的前提。如果合作双方的实力严重失衡,就可能给合作带来许多麻烦…  相似文献   

5.
王彬 《生产力研究》2004,(6):157-158,167
组织因素约束着企业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不同的组织安排、组织结构企业创新绩效不同。由于组织设计上的缺陷、组织偏好以及对组织认识存在偏差 ,中国企业偏好独立技术开发 ,忽视网络组织 ,特别是技术联盟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本文剖析了企业创新中的三种组织安排 ,以及中国企业创新中的组织缺陷 ,建议以技术联盟作为中国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首选组织类型  相似文献   

6.
依据不同的组织形式,企业技术创新联盟可分为非正式联盟、契约式联盟、股权参与式联盟和合资型联盟。对于企业技术创新联盟来说,如何依据联盟的目标、联盟的内容和联盟成员的差异性找到适宜的组织形式,是联盟发展与技术创新成败的关键。鉴于此,通过设计企业技术创新联盟组织形式选择的评价体系,建立了联盟组织选择模型,并举例分析了江苏省蜂产业中企业技术创新联盟组织形式选择的路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战略联盟研究忽略新创企业这一有新生活力的组织形式,或是新创企业研究缺乏联盟战略思维及行动,都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战略联盟是新创企业克服新生弱性、应对市场竞争与制度空缺并存的新兴经济环境、获取组织合法性的重要策略,而战略联盟对新创企业合法性获取的作用机理研究还有待深入.基于197家新创企业的样本数据,对组织学习在战略联盟与新创企业合法性获取之间的中介作用进行实证研究.在对“战略联盟→组织学习→组织合法性”之间关系的讨论中,以中国情境下的经验证据研究发现:战略联盟不直接作用于组织合法性,而是以组织学习方式影响战略联盟与组织合法性获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新创企业通过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增强了企业因实施战略联盟而获得有效利用内外部资源和能力的机会,促进企业提升自身合法性水平;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在战略联盟与组织合法性的关系间发挥着完全中介作用;两类组织学习方式与新创企业战略联盟形式的匹配关系对新创企业获取合法性有着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张睿  于渤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16):139-142
技术联盟可以快速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知识转移是促进技术联盟组织间共同学习和取得外部知识的重要途径。在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从组织公民行为角度提出了技术联盟知识转移的研究展望。首先,界定了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层次;其次,提出了组织公民行为对技术联盟主体间知识转移效果的研究内容;最后,给出了技术联盟组织公民行为对知识转移效果影响的研究框架。以技术联盟组织为研究对象构建技术联盟组织公民行为对技术联盟知识转移效果的影响关系,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一种新的企业创新组织形式——产业技术联盟,在我省悄然兴起。7月13日,在省经信委监证下,浙江省太阳能聚热发电产业技术、浙江省数码纺织大批量定制产业技术等6大重点产业技术联盟宣告创建,标志我省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正加快向以产业关键技术为中心的产业技术联盟转变,必将开创一种全新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新模式、新机制。  相似文献   

10.
推进我国企业技术联盟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我国企业技术联盟提出了九个方面的对策:第一,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功能;第二,制定企业技术联盟发展计划;第三,加强技术信息网建设;第四,实施重点联盟项目拨款;第五,建立企业技术联盟风险投资基金;第六,鼓励我国企业与外国企业技术联盟;第七,金融界大力扶持企业技术联盟;第八,协调联盟技术开发过程管理;第九,为企业技术联盟提供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