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我国<物权法>和<物业管理条例>都把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作为物业管理中的业主自治组织,但对其是否具有民事主体地位规定模糊,造成不管在理论界还是在司法实践中,对业主委员会的民事主体地位争议颇多.事实上,在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下,业主大会是业主的意思,机关、业主委员会是业主大会的执行机关,二者都难以成为完全民事主体,而由全体业主组成且能真正代表业主的业主团体才是业主自治与管理公共事务的独立民事主体.因此,我国应引入并明确业主团体的概念,重塑业主团体的民事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2.
陈德豪 《南方经济》2005,(12):21-23
随着物业管理的普及发展,业主自治组织法律地位方面存在的问题愈加突出。本文没有停留于讨论是否应赋予业主自治组织法律地位,而是通过对比不同国家和地区业主团体法律地位的立法规定,结合我国物业管理的立法现状与国情,给出了完善我国业主自治组织法律地位立法的具体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3.
物业管理理论界和实践界存在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是否应该成为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争论.业主团体与公司均具有社团性质,二者在机构设置及议事规则上应无二致.本文试图从公司的运作理念和机构设置论证出,业主团体应该成为物业管理法律关系的主体,应为物业管理法律关系中的基础概念,成为业主委员会对外民事活动的实质法律主体,为业主大会及业主委员会法律责任的最终承担者.因为现行立法中缺失业主团体概念,造成了物业管理法律法规中缺乏整体概念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和缺乏监督机构运作的立法瑕疵.  相似文献   

4.
现代物业管理业主自治管理制度之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商品住宅的物业管理中,实行业主自治管理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新兴物业管理制度下应运而生的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所发挥的自治作用并不理想,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学界争论最大的是: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问题;业主对公共物业自治管理的团体性问题。笔者不赞成一些学者关于引入"业主团体"概念的观点,并建议:第一,确立业主大会为独立的民事主体,以其名义对外进行民事活动;第二,在现有业主自治管理机构的基础上增设业主监督委员会;第三,进一步明确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建立对业主委员会履行职权的法律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5.
林姜 《中国城市经济》2011,(1X):271-271
我国《物权法》、《物业管理条例》对业主委员会的定性、法律主体问题均未给出明确的规定,本文从制度、比较法和保护业主权益等层面阐述了赋予业主委员会诉讼主体资格的必要性,但其诉讼权能有局限。  相似文献   

6.
鲁刚宁 《魅力中国》2010,(31):140-141
我国物业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未明确业主大会在民事活动中的民事主体地位及在民事诉讼中的地位及享有的民事权利和承担的民事义务问题,导致在物业管理过程中有些具体问题难以解决,业主的权益维护难以维护,同时与我国法律体系还有不和谐之处,本文试图通过授予业主大会社会团体法人资格来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7.
淘淘小民星     
《走向世界》2008,(6):I0016-I0016
物业管理公司前期介入管理,物业管理企业就可以在较深入了解物业项目及业主需求的基础上。从业主使用功能、物业后期管理和社区服务持续发展考虑,并打造优质的物业品牌。物业前期介入管理。能够给业主带来的好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8.
蔡丽琴 《中国招标》2004,(1M):33-34
2003年6月,国务院颁布了《物业管理条例》,标志着我国物业管理进入了法制化、规范化发展的新时期。《条例》的颁布实施,对于维护物业管理市场秩序,规范物业管理活动,保障业主和物业管理企业的合法权益,促进物业管理市场化进程具有重要作用。在当前我国物业管理逐步向市场化过渡的关键时期,加快推行和完善物业管理市场招投标制度,采取有效的价格政策,引导物业管理企业通过市场竞争机制为业主提供质价相符的服务,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9.
业主委员会制度缺失及其完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爱辉 《特区经济》2009,(9):243-245
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立法应明确规定,承认其为非法人团体能为业主委员会具有诉讼主体资格提供理论支持。但其中由业主承担连带责任的风险应通过业主委员会及其成员的民事责任制度和监督制度予以控制。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物业管理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和房地产业的发展而产生的一个新兴行业。通常它是指物业经营人受物业所有人、使用人的委托,依照国家有关法律规范,按照合同或契约行使管理权,运用现代管理科学和先进的维修养护技术,以经济手段对物业实施多功能、全方位的统一管理,为物业所有人、使用人提供高效、周到服务,使物业发挥出最大的价值。我国物业管理在取得明显进步的同时,也存在若干不足,如旧住宅小区实施物业管理困难重重,物业维修资金筹集量小面窄,业主自治制度实施不到位,大部分物业公司经营业绩不佳,业主与物业公司的关系还不够和谐。凡此种种,大多与对物业管理的认识不到位有关。[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王洪宇 《宁波经济》2007,(3):33-35,37
《浙江省物业管理条例》对于国务院《物业管理条例》在管理服务主体的称谓、条例的适用范围、业主、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制度、前期物业管理制度、物业管理服务制度、物业使用与维护制度等诸多方面予以了补充完善,同时其相关部分的具体内容设计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2.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房地产业快速发展,目前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随着商品住房交易市场的扩大。业主与房地产开发企业、业主与物业管理企业之间的矛盾时有发生,由此引发了大量的群众性纠纷,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商品住房相关产权归属界定不清。《物权法》的出台,对《物权法》对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作出了立法规定。从而确立了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各方的民事法律关系。笔者想通过对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下的物业管理作一分析,阐述业主和物业管理企业自身的权利和义务。  相似文献   

13.
物业管理引入我国已有30多年的历史,在社会飞速发展的同时,物业管理也在日益发展。物业管理主要就是对建筑区划内或是建筑进行管理的活动。我国《物权法》明确规定业主可以自主管理物业,另外也可以委托物业服务企业来物业管理。本文重点论述当前物业管理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并基于此提出了增强物业管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以期更好地为我国物业管理行业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物业管理公司前期介入管理,物业管理企业就可以在较深入了解物业项目及业主需求的基础上,从业主使用功能、物业后期管理和社区服务持续发展考虑,并打造优质的物业品牌。物业前期介入管理,能够给业主带来的好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5.
徐华 《中国经贸》2011,(24):42-42
物业管理服务,是指业主与物业管理企业通过物业服务合同约定的公共性服务。概括地说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房屋及配套的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进行维修、养护、管理;二是维护相关区域内的环境卫生和秩序。服务意识就是物业管理从业人员对服务的看法和认识以及自然的反映,也就是在工作中处处自觉地体现出:我要为业主提供最满意的服务,我要用自己的劳动去为业主创造方便和幸福。  相似文献   

16.
物业管理企业都喊物业收费难,也确实难。那么说难,难在哪里呢?笔者认为,难就难在业主以不满意为借口;难就难在工程质量有遗留问题,一时难以彻底解决:难就难在开发商操作不规范等,留有尾巴总是解决不了,造成业主种种理由拖费、欠费、拒费。不管是什么原因,总是要解决的,总是可以解决的。笔者认为,当前至关重要的是物业企业与业主之间的互通、互信、互谅,实现物业管理人性化,这样收费问题就会好办得多。  相似文献   

17.
徐莉 《新西部(上)》2007,(11):122-123
随着房地产业的兴起,物业管理行业也迅速发展.物业管理引起的大量纠纷常上升为诉讼.主要表现为物业公司违反安全保障义务导致业主人身、财产遭受损害.在这种情况下,物业公司首先应依据物业服务合同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时,受害人主张违约责任还是侵权责任,应根据具体的案情来判定.当第三人的不法侵害造成业主的人身、财产损失时,物业管理公司只承担与其过错程度相适应的补充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18.
最近,浦东出台了《浦东新区居住物业管理招投标试行办法》、《浦东新区推出物业“一体化”管理的办法》、《浦东新区关于加强以业主委员会工作指导和管理的若干规定》,这些“办法”和“规定”的实施,对于实现周禹鹏副市长提出的“浦东物业管理也要创一流”的目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期先刊登《浦东新区居住物业管理招标投标试行办法》,另外两个法规将于下期刊登。  相似文献   

19.
业主委员会是否具备民事诉讼主体资格在我国理论界一直存在争议,立法上举棋不定,业主委员会的诉讼主体资格问题的悬而未决,不利于为业主权益的保障。在分析业主委员会的诉讼主体资格的相关规定及实践的基础上,从诉权理论角度分析,我国的业主委员会应具备诉讼主体资格。  相似文献   

20.
王海霞  冯科 《发展》2009,(10):56-57
物业管理,是指业主通过选聘的专业化物业管理企业运用现代管理手段和先进的维修养护技术,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约定,对房屋及配套设施和相关场地进行维修、养护、管理,维护物业管理区域内的环境卫生和相关秩序的活动,包括楼宇的维修及相关设备的管护、治安保卫、清洁卫生、绿化等内容。长期以来,我国的物业管理是一个被认为是低素质、无专业知识的人员所从事的职业。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物业管理开始走向市场化、专业化、规模化和智能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