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探讨了真实汇率与均衡汇率的决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现状了现行人民币汇率水平,由此认为人民币目前尚不存在贬值的压力,近年我国的资本外逃和通货紧缩与所谓的人民币汇率高估并无高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3.
汇率的决定与外汇市场供求、经常账户平衡、央行货币政策、相关资产价格、经济基本面、国民收入及国际收支账户等有着直接的或间接的关系。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要从外汇市场拓展到本外币政策深层次协调,从涉外经济拓展到内外经济协调发展,同时在新的汇率形成机制下对国际货币体系和主要货币的变化趋势进行系统的监测预测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4.
吴腾华 《经济管理》2007,(18):89-92
新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对汇率管理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人民于汇率管理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力,为人民币汇率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操作技巧和技术支持。创新和发展人民币汇率管理技术,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人民币汇率管理效率和外汇资源配置效率。人民币汇率管理技术的变近大致经历了萌芽阶段、起步阶段、徘徊阶段和快速发展4个时期;人民币汇率管理技术的创新内容包括人民币汇率机制管理技术、弹性管理技术、风险管理技术和信息管理技术等;人民币汇率管理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应由“原始型、初级型、封闭型、粗放型、僵化型”向“现代型、市场型、开放型、集约型、创新型”转变。同时,针对人民币汇率管理技术发展中的制约因素,还要注意发展策略的选择,如培育有效的外汇专场主体.加强汇率基础设施建设,营造汇率生态环境,培养金融技术人才等。  相似文献   

5.
汇率决定理论与汇率形成机制既是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影响深远的现实问题.笔者认为,现有的汇率决定理论并不能很好地解释当代汇率的运动,需要进一步完善与发展.本文提出了汇率二重性的思想,并对其进行了论证.笔者认为,汇率的性质是由其承担的功能所决定,并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化的,在当代汇率已经具有了两重性质与两种功能:(1)作为价值尺度,体现其他货币的价值;(2)充当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与工具,为政府实现宏观经济目标服务.在对汇率二重性进行论述的基础上,根据汇率二重性的思想,本文讨论了当代影响汇率与汇率形成机制的因素,并以购买力平价理论为基础,结合均衡汇率的思想,给出了一个汇率决定模型.  相似文献   

6.
陈冰 《当代经济》2016,(4):14-16
本文首先介绍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几个阶段,然后分析了当前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伴随的各类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对策.希望本文在及时帮助解决相关问题的同时,也为今后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周锋  赵振华 《时代经贸》2010,(24):221-222
08年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使得全世界大部分的国家都陷入了经济的困难。为了挽救本国经济,避免陷入经济大萧条,各国纷纷出台力度空前的经济刺激计划。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降低利率,尤其是11月美联储再起6,000亿美元规模的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使得世界陷入“货币战争”的边缘。面对中国经济的强劲发展,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纷纷把目光再一次聚焦到了人民币,要求人民升值的呼声目益高涨。在此背景下,本文认为人民币将遵循主动、渐进、双边波动、可控性的原则,进入缓慢的升值通道。  相似文献   

8.
外汇是一个多义词,在不同的场合它的意思是不同的。外汇有动态和静态外汇之分,静态外汇又有广义和狭义区别。汇率的概念虽然好理解,但是目前教材中的讲解过于机械,不利于进一步的学习。汇率应该简单地理解为两国货币价格的相互表示。汇率折算中的计算方法可以简化为应用联立方程的形式,这十分便于记忆。  相似文献   

9.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之后,世界进入了以浮动汇率为主的混合体制时期,但浮动汇率制也带来诸多问题,经济学家和政府官员开始寻求更为合理的汇率制度.汇率目标区正是这种寻求的结果之一.本文采取一种综述的形式,对汇率目标区理论,主要是对克鲁格曼的汇率目标区模型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0.
一、人民币汇率回顾 建国以来,我国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大体可分为七个阶段。  相似文献   

11.
08年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使得全世界大部分的国家都陷入了经济的困难.为了挽救本国经济,避免陷入经济大萧条,各国纷纷出台力度空前的经济刺激计划.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降低利率,尤其是11月美联储再起6,000亿美元规模的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使得世界陷入"货币战争"的边缘.面对中国经济的强劲发展,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纷纷把目光再一次聚焦到了人民币,要求人民升值的呼声日益高涨.在此背景下,本文认为人民币将遵循主动、渐进、双边波动、可控性的原则,进入缓慢的升值通道.  相似文献   

12.
13.
从汇率操纵演变的历史来看,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和国际货币制度的影响下,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操纵本国货币汇率的现象。这是因为"汇率操纵"问题不仅仅只是一个金融问题,也是一个政治经济学问题。中美货币汇率之争的焦点是中国是否"操纵人民币汇率",美国国会试图将中国确定为"汇率操纵国",其目的不仅仅是减少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和增加国内就业机会,而且还在于通过汇率战压制人民币,遏制中国经济崛起。  相似文献   

14.
货币政策的汇率目标比较:钉住汇率和汇率稳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汇率目标的具体表现有两种形式:钉住汇率和汇率稳定。从理论和实践看,汇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有其优点也有缺陷。结合中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文章认为,中国退出钉住汇率制度是正确的选择,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央银行应该放弃汇率稳定作为货币政策的目标,而应该以更灵活的方式让汇率进入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体系。  相似文献   

15.
汇率波动的度量方式与特征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更好地揭示汇率行为的规律和提高汇率预测精度,应沿着汇率决定理论的发展脉络,对汇率波动的行为描述研究中汇率波动度量方法、汇率波动的特征及其相关实证研究的前沿和线索进行系统性的概述,并做出精要的评判。理论上进一步寻找衡量汇率波动最合适的计量工具,发现和揭示汇率波动其他新的非线性特征,对这些特性与实体经济间相互影响的机制进行深入考察,并结合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完成实证研究将是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行为均衡汇率与要素均衡汇率模型的基础上,运用协整检验的方法,对1992~2010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及其失衡程度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2005年中国汇改之后,人民币存在不同程度的低估,但低估水平并不像外界所说的"严重低估"。随着各方对汇率敏感度的增强,今后人民币汇率的估值水平将呈一定程度的上升趋势。面临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中国政府必须采取措施,减少或避免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7.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的人民币汇率制度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生成机制不合理、汇率制度制约了货币政策、外汇市场不完善、外汇储备过度增长和国际收支持续顺差。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加快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高度市场化。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大力发展外汇市场,不断推进人民币汇率市场化进程,强化相关经济体制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18.
何琼隽 《产经评论》2012,(1):147-160
在资本不完全流动的情形下,汇率不仅是体现一国内部经济均衡和外部经济均衡的政策目标,也是一国政府实现其他政治、经济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本文通过考察政府如何以汇率失调为代价,实现政治、经济等战略目标,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策略汇率的概念,以完善对汇率失调的理论描述和加深对汇率失调内在机制的理解。本文还建立了汇率博弈的政治经济学模型,运用博弈论阐明策略汇率是一个Nash均衡结果。  相似文献   

19.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之后,世界进入了以浮动汇率为主的混合体制时期,但浮动汇率制也带来诸多问题,经济学家和政府官员开始寻求更为合理的汇率制度。汇率目标区正是这种寻求的结果之一。本文采取一种综述的形式,对汇率目标区理论,主要是对克鲁格曼的汇率目标区模型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0.
刘群燕 《当代经济》2010,(12):120-121
购买力平价理论作为最具影响力的汇率理论之一,自创立以来就受到诸多关注,并被广泛使用.但是由于理论本身具有缺陷和局限性,其在应用时并不能很好地解释一国汇率变动的走势.本文通过对2005年中国汇率改革之后汇率变动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深入探讨汇率改革之后我国汇率变动走势偏离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