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知识视角,剖析虚拟组织知识资源获取、知识集成、学习能力、信任与持续创新能力的关系机制,构建虚拟组织持续创新能力形成机理模型。在此基础上,选取251家创新企业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知识资源获取分别对持续创新能力、知识集成有非常显著的正向作用;知识集成对持续创新能力影响显著,知识集成在显性知识资源获取与持续创新能力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而在隐性知识资源获取与持续创新能力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学习能力和信任显著调节知识资源获取对知识集成的正向作用,且显性知识资源获取与隐性知识资源获取随着企业间学习能力与信任度的提升,通过知识集成中介对持续创新能力的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2.
虚拟组织作为一种新兴的资源连接及能力重组的组织模式,彰显了其持续价值创新的优越性。虚拟组织持续创新能力是作用于持续创新系统中创新动力、创新过程、界面管理及组织学习的能力集合函数。首先,识别了虚拟组织持续创新能力的内涵与本质,剖析了虚拟组织持续创新能力形成机理;在此基础上,通过梳理创新能力维度划分相关文献,并结合虚拟组织的本质属性,对虚拟组织持续创新能力作用点进行解构;最后,构建了虚拟组织持续创新能力与持续创新系统之间以及各能力之间的交互作用机制,旨在深化对虚拟组织持续创新能力的研究和认识,丰富并拓展虚拟组织持续创新理论。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技术革命及消费者需求的不断更新推动了虚拟组织的诞生与发展,作为新型的价值创造系统,虚拟组织以核心能力为结点,能够集成整合价值链上的优势资源,紧抓市场机遇,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首先,厘清了虚拟组织持续创新的内涵与本质。在此基础上,分别论述了虚拟组织持续创新的4大构件即创新动力、创新过程、学习能力与界面管理,及其之间的交互作用,提出了虚拟组织持续创新的运行机理,旨在深化对虚拟组织持续创新的研究和认识。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对发展中国家技术成长路径的研究基础上,引出了一个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分析框架,据此研究企业创新的不同路径,分析创新路径的内在机理以及环境变化对其的影响,找出在路径传导过程中影响我国企业持续创新的关键要素,并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为例,分析和验证本文提出的自主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5.
6.
7.
持续创新为组织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平台型领导通过建立自身柔性结构、提升员工自主性为组织长期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但能否增强持续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探讨。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构建双元环境下平台型领导通过组织韧性影响持续创新能力的机制模型。通过对361家企业的调研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平台型领导对持续创新能力有促进作用;组织韧性在平台型领导与持续创新能力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环境动态性和环境竞争性正向调节平台型领导对持续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以及组织韧性在平台型领导与持续创新能力之间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9.
为破解西部国家高新区绿色创新增长不均衡、不充分突出的困境,基于考虑非期望产出的序列型网络RAM模型和引力模型,从绿色创新效率和绿色创新联系度两方面对39个西部国家高新区的绿色创新能力进行测评,结合新时期高质量发展导向下西部国家高新区的战略定位、功能和使命,研究提出促进西部国家高新区绿色创新能力提升的差异化路径。结果表明,成熟型国家高新区需着力打造成为全国绿色创新的先行先试示范区;成长型国家高新区以引领西部地区经济社会低碳转型为主要任务;发育型国家高新区应发挥自身独特优势、释放绿色创新潜能辐射带动邻近高新区;潜在型国家高新区则要敢于培育其独特的绿色创新文化,为成功对接绿色创新能力较强的国家高新区奠定基础。研究结论为西部国家高新区全面转向高质量绿色发展提供现实依据与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0.
11.
随着科学技术加速发展以及科技创新竞争日趋激烈,虚拟创新集群已成为创新的一个重要途径。首先,从集群认知、主体互动及合作行为3个视角分析了虚拟创新集群形成路径,界定了虚拟创新集群成型状态特征;其次,从内在驱动力、外部推动力、集成内力3方面分析了虚拟创新集群形成的动力机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动力因素对虚拟创新集群的影响模型。实证研究发现政府推动、成员质量、成员关系以及创新精神4个因素在集群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大数据时代呈指数级增长的数据量和不断涌现的技术工具对企业知识管理提出了新要求,因此探究大数据如何赋能企业知识管理创新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扎根分析法,以华为公司为案例,对大数据赋能知识管理创新的内在机理与演变路径进行系统研究,提出“创新环境-创新主体-创意开发”的理论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结合企业知识管理演变特征,将企业知识管理创新路径划分为3个阶段,即外源数据赋能的知识积累阶段、内源数据赋能的知识交流阶段和内外源数据联合赋能的知识创新阶段,深入分析每个阶段大数据赋能企业知识管理创新的内在机理,为推进大数据时代企业知识管理创新提供理论支持与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基于开放式创新视角,以231家企业作为样本,实证检验虚拟组织网络规模、网络结构通过知识资源获取路径对合作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网络规模对显性知识资源获取、合作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网络中心性对显性知识资源获取、隐性知识资源获取与合作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网络规模对隐性知识资源获取的影响不显著;显性知识资源获取在网络规模与合作创新绩效关系中发挥完全中介效应;隐性知识资源获取在网络中心性与合作创新绩效关系中发挥完全中介效应。结论可为丰富和完善虚拟组织持续创新理论及创新绩效理论奠定重要基础,具有实践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我国创新能力较弱的关键,在于企业创新动力和创新能力不足。而企业创新动力和能力不足的直接原因是企业进行研究与开发活动的层次和程度不高。基于组织学习理论,认为我国研发活动不足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企业陷入了创新能力培养自反馈的逻辑链条:企业创新能力不足,导致企业创新动力不足,进而导致企业研发投入不足,尤其是高层次的产品研发活动匮乏,而研发活动不足进一步导致企业创新能力下降。因此,要想从根本改变我国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的局面,需要政府对企业研发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5.
技术转移是推动科技发展、发挥科技成果社会效用的重要方式,也是当前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任务。技术转移机构是推动技术转移的专业服务力量,我国技术转移机构虽然数量众多,但仍存在较大缺陷。边界组织作为起源于科学社会学的一种组织类型,在消解跨边界活动中的社会界域边界现象方面具有很强的组织优势。基于边界组织视角,将边界组织拓展到技术转移领域,构建技术转移机构边界组织模式理论模型,将其与现有模式进行对比,探讨边界组织模式的作用机理及优势,并结合边界组织模式的实践经验,从我国科技创新现实需要出发,提出构建边界组织模式技术转移机构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将2015年开始的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作为一项准自然试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基于2008-2018年中国内地31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评估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效应。进一步,构建中介效应模型,从财政手段和金融手段两条路径实证检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传导机制。结果发现: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能够显著提升试验区创新能力,这一结论在经过平行趋势检验与安慰剂检验后仍然稳健。经济发展水平、技术市场活跃度、人力资本水平和产业结构均对区域创新能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经济开放度的影响效应不显著。此外,全面创新改革试验通过财政手段和金融手段有效提升试验区创新能力。未来,政府应加大对科技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提高财政研发投入,加快科技与金融结合步伐,不断促进各创新要素集聚与协同。 相似文献
17.
以中国内地29个省、区、直辖市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从创新基础、创新环境、产学研联系和国际技术溢出4个维度选取有代表性的8个变量,探究影响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条件组态和路径。结果发现,存在技术转化型路径、国外技术吸收型路径等4条关键路径;R&D人力投入、区域外技术购买是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必要且核心条件;在影响区域创新能力提升路径组态中某些条件具有可替代性。研究结论揭示了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内在机理,刻画的4条路径对不同地区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