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现有创业经验学习研究文献,清晰地界定了创业机会识别、创业者经验、创业学习和创业自我效能的概念,划分其维度,深入探讨了创业者经验对创业机会识别的作用机制,提出相关理论命题,构建了创业者经验-创业学习、创业自我效能-创业机会识别理论模型,为创业者经验实证研究奠定了必要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指出研究局限,并对未来创业者经验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以创业机会为核心的创业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但关于机会定义和识别机制的争论仍在继续,并束缚了研究的深入。分析机会定义争论的根本原因是概念定义与操作定义的混淆,厘清机会识别过程的阶段争论,梳理并区分两种机会识别观点(发现与创造观点)的主要理论基础与内容;从信息加工视角整合两种观点,即机会识别过程是创业者交互采用算法式(Algorithm)与启发式(Heuristic)加工的过程;构建机会识别过程的影响因素模型,即环境信息和以往经验对机会识别过程中信息加工方式选择的影响;最后总结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岳甚先 《当代经济》2011,(23):153-155
机会识别是一个受多重因素影响的复杂过程,跟创业者、机会类型、环境资源等都有关系。对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拓展与深入研究,有助于全面解释机会识别过程,加深对创业机会识别过程的理解,也对最终形成创业领域的研究范式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机会发现和机会构造的观点代表了传统创业研究下的两种机会识别方式,引入认知科学理论,探讨其信息加工原理,尝试实现两者的融合,以揭示创业机会识别的内在机理。经过对两种方式的认知信息加工过程的深入剖析,发现其活动模式有着明显的侧重性,可以分别归纳为"模式识别"和"启发思维";然后探讨这两种模式在创业机会识别过程中的动态联合性运用,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基于认知信息加工的创业机会识别机理模型;最后以宁波飞翔二次创业为例,对上述模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15位创业女性的深度访谈,结合创业理论和女权主义价值观,对创业过程、性别、女权主义理论进行了综合分析,审视了女性创业者的价值实践。结果表明,机会识别与创业女性的需求和价值观相对应,女权主义思想贯穿整个机会识别过程并影响机会判断,其看待机会主要侧重于“我就是市场”、“成就他人”、“我要多做一些事”和“好的机遇”等角度。创业女性的价值观通过她们对个人或社会变革的渴望等动机表达出来,管理结构平等、合作和开放。  相似文献   

6.
当前,机会型创业已逐渐成为我国创业活动的主流趋势,而新创企业通过创业学习所形成的知识框架和能力水平则直接关乎创业机会开发的最终结果。以新创企业为研究对象,对创业学习在创业机会开发中作用机理的实证分析表明:其一,创业学习对创业机会开发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二,创业能力、创业机会识别是创业学习向创业机会开发转化的重要途径,其中,创业能力在创业学习与创业机会开发间起中介作用;创业机会识别在创业学习与创业机会开发间起中介作用;其三,创业能力、创业机会识别在创业学习与创业机会开发关系间具有链式中介作用。研究结论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创业机会框架下的创业学习理论研究,同时为新创企业厘清创业机会开发的形成机制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社会创业机会识别与开发框架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对社会创业机会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建立了社会创业机会识别与开发的框架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分析,得出在社会创业机会识别、评估与开发的三个阶段阶段中受到知识与信息、价值感知、警觉度、资源和社会网络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社会资本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创业机会的识别类型学术界主要有三种观点:存在思路、结构思路和构造思路,文章分析了社会资本在不同创业机会识别类型中的影响机理,指出社会资本一方面本身形成创业机会,另一方面通过提供信息和资源支持影响创业机会的识别,而社会资本的作用机制在静态的和动态的机会识别中表现出不同的开发方式。文章最后指出不同的创业机会与社会资本开发方式匹配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引入创业环境动态变化频率和变化幅度,以及实用主义、顺从主义、贯融主义3种创业认知学习方式,扩展了现有创业机会识别仿真模型,研究了创业环境动态性、创业学习与创业机会识别之间的作用机制。仿真结果表明:在发现观视角下,实用主义是一种高效但不稳定的学习方式;顺从主义是一种效率一般但较为稳定的学习方式;贯融主义是一种低效的学习方式。为了提高创业机会识别能力,创业者需要根据环境类型选择不同学习策略。在变化慢、变化小的环境中,创业者的最佳学习策略是采用实用主义并保持较快的个体学习速率;在变化慢、变化大和变化快、变化小的环境中,创业者的最佳学习策略是采用实用主义并保持较慢的个体学习速率;在变化快、变化大的环境中,创业者的最佳学习策略是采用顺从主义并保持较快的个体学习速率。  相似文献   

10.
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竞争环境中,国际创业机会与本土创业机会有何不同?国际创业机会如何影响企业的国际创业动机和创业活动?本研究通过理论研究和逻辑推理,对主流创业理论的“机会观”进行了扩展。阐明了国际创业活动中比较机会的形成机理和内在结构特征,并基于比较机会视角厘清了国际创业机会与国际化能力的交互作用对国际创业行为与创业绩效的复杂影响机制,重构了国际创业理论分析框架。有助于从深层次理解国际创业活动与本土创业活动在创业动机和创业机理上存在的差异,为后续学者研究国际创业问题提供了一个有益的视角。  相似文献   

11.
创业者机会认知研究已逐渐成为创业领域、企业管理领域学者关注的重点。此外,企业家精神是创业者创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基于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应用Nvivo软件对SD(Science Direct)中以创业为主题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并形成词云图和关键词关联图。结果发现,创业活动是以机会为主轴的社会实践活动,其中包括创业者创业机会识别、机会转换及机会商业化过程,创业机会很难独立于创业者或企业家而存在;机会转换过程充分体现了创业者对外在信息或潜在机会的处理方式;机会商业化过程中商业模式本身是创业者对价值创造活动体系的优化过程。基于分析结果发现,创业者和创业团队所表现出的企业家精神对创业活动选择及创业过程行为决策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理性创业时代背景下,如何把握创业机会已成为创业者普遍关心的问题。选取34位创业者作为研究样本,运用文本挖掘和多案例匹配分析方法对创业机会发展过程进行分析、编码,探究创业行为背后的认知机制。研究发现,在机会发现或创造阶段,创业者通过反事实思维推动的创业警觉和创业拼凑两种途径形成创意,并经过新旧认知体系的排斥与趋同形成心智模型,以揭示创业机会发现或创造的认知机制;在机会评估阶段,创业者通过对风险—收益感觉与知觉的多轮反复交互,形成第一人称机会信念和第三人称机会评估,由此揭示创业机会评估的认知机制;在机会开发阶段,创业者形成机会开发内外两种机制,外在机制围绕“探索导向—商业模式创新—新企业成长”展开,内在机制围绕换位思考、效果推理等认知因素推动企业创新、资源获取展开。结论对丰富创业认知理论和管理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理性创业时代背景下,如何把握创业机会已成为创业者普遍关心的问题。选取34位创业者作为研究样本,运用文本挖掘和多案例匹配分析方法对创业机会发展过程进行分析、编码,探究创业行为背后的认知机制。研究发现,在机会发现或创造阶段,创业者通过反事实思维推动的创业警觉和创业拼凑两种途径形成创意,并经过新旧认知体系的排斥与趋同形成心智模型,以揭示创业机会发现或创造的认知机制;在机会评估阶段,创业者通过对风险—收益感觉与知觉的多轮反复交互,形成第一人称机会信念和第三人称机会评估,由此揭示创业机会评估的认知机制;在机会开发阶段,创业者形成机会开发内外两种机制,外在机制围绕“探索导向—商业模式创新—新企业成长”展开,内在机制围绕换位思考、效果推理等认知因素推动企业创新、资源获取展开。结论对丰富创业认知理论和管理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通讯技术及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对创业企业国际市场机会获取产生了积极影响,并极大促进了创业企业国际化发展。但在国际创业理论框架下,系统探究互联网使能与创业企业国际化的研究仍然鲜见。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以创业理论核心机会获取为切入点,构建互联网使能情境下创业企业国际市场机会获取概念模型,并对未来研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创业平台应具备何种认知以及如何影响在孵企业机会开发,是孵化资源利用率提升的关键。基于认知领域警觉理论,研究创业平台资源警觉对在孵企业机会开发(创新型和模仿型)的影响,以及意义给赋(直接和间接给赋方式)的多重中介效应。以入驻创业平台的在孵企业为调研样本,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创业平台资源警觉对在孵企业创新型和模仿型机会开发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意义给赋中的直接和间接给赋在二者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直接和间接给赋的中介效应不具有统计上的显著差异。研究结论对于创业平台明确组织角色、优化服务,进而提升孵化资源利用率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通过回顾相关创业机会理论,包括Schumpeter的观点、Kirzner的观点、Sarasvathy机会识别观点、Shane等人提出的机会发现观点、Venkatraman提出机会创造的观点;对创业机会理论进行评述,得出了相关结论:创业机会研究观点都认同创业机会是创业研究的核心要素,创业研究应该以"机会"为线索展开;创业机会是潜在的;都认同机会是一个过程,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系统的过程。对创业机会现有理论的共性和差异性进行了归类,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创业机会的若干客观性假定,包括:创业机会是认识的主体关于创业行为和过程的认识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创业机会与其他创业要素存在关联性,并有其内在的交互作用的过程和规律、创业者个体之间存在认识上(也有人说是经验上)而非完全意义上的内在性差异,不存在一般的企业家个性特征;通过创业教育可以培养创业者的技能。创业机会认识(或认知)的信息并不完备,而且是非随机分布的等。  相似文献   

17.
资源作为企业建立竞争优势的资本,需要管理者有效地获取、整合和利用资源,通过“巧”配资源,实现资源价值最大化。基于资源编排理论,探讨由资源组配形成的创业机会识别模式,采用fsQCA3.0对组合模式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资源结构化与能力化相匹配产生杠杆化作用发挥资源优势,创造资源价值;对资源要素采取组合且突出核心的构型模式,可以从多个层面综合解释创业机会识别的模式特征,其中,冗余、网络与合法性资源为核心资源要素,资源拼凑作为能力利用作用于这些资源要素从而创造资源价值;存在3种识别创业机会的资源巧配机制,分别为制度响应型、意义建构型以及积淀开发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