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7 毫秒
1.
运用知识存量理论、知识转移理论的分析方法,分析知识联盟中知识存量演化问题。根据理论模型,构建基于知识转移的知识存量演化过程模型。基于郑州超硬材料知识联盟案例分析,认为知识转移频度、破缺度和共振度3个因素影响知识存量演化方向。通过案例讨论发现,在3种非均衡作用力的影响下,知识存量演化过程呈现波动性特征,但总体呈上升趋势,并沿着非线性路径经历了4个阶段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2.
运用断层理论,从知识获取和关系治理角度,分析焦点企业知识存量如何影响联盟组合分裂断层及分裂断层形成机理。基于焦点企业知识存量、分裂断层、知识转移效率、情景嵌入性之间的关系理论模型框架,认为焦点企业知识存量能够影响联盟组合分裂断层,其中,知识转移效率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中介效应,情景嵌入性发挥调节效应。结果发现:焦点企业知识存量与分裂断层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知识转移效率能够部分中介焦点企业知识存量与分裂断层之间的关系;情景嵌入性能够正向调节焦点企业知识存量与知识转移效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运用知识转移理论、创新理论和知识网络理论的分析方法,提出了知识网络创新路径的问题。通过博弈模型和仿真模拟分析,构建了基于知识转移的知识网络创新路径模型。认为按照知识转移存量和开放度两个维度,知识网络创新可沿着3条非线性路径展开。  相似文献   

4.
运用知识存量理论、知识联盟理论的分析方法,提出知识联盟中知识存量振荡系统收敛性问题。通过模型假设,构建知识存量振荡系统收敛性模型。认为在知识存量和知识流量共同作用下,知识存量振荡系统经历释能、解码、匹配和调适4个阶段,沿着非线性路径呈收敛性状态。  相似文献   

5.
知识联盟中知识共享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构建博弈模型分析了知识联盟中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通过静态和动态博弈分析,认为知识联盟中知识共享受未来价值的折现因子、知识联盟各方的知识存量、联盟方对知识的吸收能力、知识共享所产生的新知识4个因素的影响。折现因子越大、联盟对方的知识存量越大、联盟方的知识吸收能力越强、知识共享所能产生的新知识越多,联盟方就越会选择知识共享;而联盟方自身的知识存量越大,联盟方就越有不共享知识的投机动机,并就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增强联盟方的吸收能力、采取合理的联盟控制方式。  相似文献   

6.
吴悦  顾新  王涛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31(20):132-135
信任可以通过调节知识网络中各组织在知识转移活动中的行为与策略,进而影响组织间知识转移效率。通过分析知识网络中组织间信任关系演化过程,并据此作为时间维度,探讨了知识网络中组织间知识转移机理,构建了知识网络中组织间“信任演化—知识转移”概念框架。  相似文献   

7.
技术标准联盟可持续发展具有显著的知识生态学特征,技术标准联盟知识生态系统演化规律为联盟标准化提供了可循路径。通过阐释技术标准联盟知识生态系统的内涵与特征,在剖析技术标准联盟知识生态系统构成要素的基础上,对其知识生态位维度作出界定,以此构建知识生态链和DICE模式演化机理模型,从知识个体和知识种群两个层次分析技术标准联盟生命周期各阶段知识流转与标准价值创造规律。最后,结合闪联产业联盟知识生态演化案例,提出促进技术标准联盟知识生态系统稳态运行与联盟标准竞争力提升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生命周期理论、生态进化理论和混沌理论,结合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特征,分析其知识优势(专有性、成本领先和利益领先) 从初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化过程,即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知识优势"点—链—网"立体演化过程,将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知识优势的演化分为生命周期阶段、生态进化阶段和混沌共生阶段;并以苹果、三星和华为公司作为案例研究对象,结合全球智能手机产业的发展对上述演化阶段进行多案例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单一知识优势的演化体现了酝酿、成长、成熟和衰退的生命周期过程;知识优势链的演化包括遗传、衍生、变异和选择机制;知识优势网络的演化体现出混沌特性,强调协同、共生和混合.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知识异质性造成的知识存量测度复杂性问题,提高隐性知识提取率,在构建知识存量动态激活模型基础上,以自动阈值调节为手段,对知识广度与深度进行度量,实现知识动态量化。以中关村云计算产业联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动态量化改进的知识存量测度方法能够提高隐性知识提取率,证明了提高联盟知识存量水平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知识联盟中的知识转移障碍与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知识联盟中的知识转移效率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知识联盟的绩效乃至成败。对知识联盟中的知识创造过程、知识转移过程及知识转移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促进知识联盟中知识转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开放知识具有多源性、开放性与价值性特点。为提高开放知识导入情景下的组织间知识转移效率,融合知识管理、生态学等理论,将开放式创新下组织间知识转移归结为组织间的知识转移和开放知识与组织之间的知识转移等两种生态关系,基于改进Lotka-Volterra模型分别构建了相应的知识转移生态学模型,进行了定量分析和数值仿真验证。研究表明:知识转移系数、知识溢出系数、最大知识存量等因素对知识转移演化及均衡具有正反馈作用;知识链成员通过外部学习,在多点吸收开放知识,形成“互利共生+多元共栖”的生态关系,并借此实现知识链高效率转移均衡,提高知识资源的社会化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12.
对企业知识联盟界面管理稳定性机理进行了研究。首先,在理论回顾的基础上,总结出联盟界面管理稳定性的表现形式,即价值溢出性和关系风险性。然后,根据知识转移的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构建了知识联盟界面管理稳定性机理模型。最后,通过进化博弈理论的基本假设,获得了知识联盟界面管理稳定性的形成路径。  相似文献   

13.
程芬  郭瑾  梁喜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33(11):157-160
产学研联盟知识转移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产学研联盟知识转移动因、模式、绩效以及利益分配等方面展开综述,总结了产学研联盟知识转移研究现状,分析了现有研究不足,指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知识联盟R&D投入与绩效的关系,构建了基于知识势差的知识联盟R&D投入与绩效的关系模型,并进行了数学分析。研究认为:知识势差是知识联盟的成因,它从根本上影响着R&D投入与绩效的关系;绩效是知识水平和合作意愿的函数,联盟绩效应着重考虑企业知识水平的变化;R&D投入与绩效之间不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要达到一定的知识势差,R&D投入才对绩效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R&D投入过大反而会造成绩效的下降;合作意愿越强,R&D投入对绩效的正向影响越显著。  相似文献   

15.
物流联盟中隐性知识转移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危机促使物流企业通过物流联盟模式整合物流资源,提高核心竞争力。而知识经济时代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实质上是物流企业的知识积累。物流联盟的资源共享,特别是隐性知识共享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根据社会网络理论提出了隐性知识转移的社会网络模型,并应用博弈论分析物流联盟企业之间隐性知识转移,阐明了联盟企业隐性知识转移的决策依据和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6.
基于协同创新网络理论和知识管理理论,从知识流动视角深入剖析协同创新联盟双元粘性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引入知识隐藏和知识吸收能力两个调节变量,构建“联盟双元粘性-知识流动-创新绩效”理论模型框架。通过对166家协同创新联盟企业样本数据进行分层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硬技术粘性与软技术粘性对联盟企业创新绩效均产生正向影响,知识扩散和知识溢出在联盟粘性与创新绩效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知识隐藏与知识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部分通过知识流动的中介效应实现,知识隐藏直接或间接正向调节双元联盟粘性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知识吸收能力在知识扩散与创新绩效之间具有倒U型调节作用。基于上述结论,提出联盟企业应正确认识不同类型联盟粘性对创新绩效的影响,重视基于知识合理化隐藏的非正式契约构建,联盟合作后期适当增加网络节点、拓宽知识获取渠道,通过知识有序流动促使联盟稳定合作关系形成,从而带动创新绩效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