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害人和受害人一方或双方存在故意时,能否适用过失相抵存在判断困难。在加害人故意和受害人过失时,根据《民法典》第1173条的表述,应当适用过失相抵。但这否定了《民法典》颁布前排斥过失相抵的态度,没有充足理由,容易造成司法者的困惑。受害人存在故意时,既可适用第1173条减责,又可适用第1174条免责,缺少区分依据。双方均存在故意时是否适用过失相抵缺少法律明确规定,司法实践中也比较混乱。比较法上,从共同过失发展到过失相抵,教义学上的“同种类过错才能相抵”发展出了很多例外,但没有理论能够予以充分解释。法典规则的不同不影响普遍法理的抽象。通过归纳案例可以发现: 行为人故意中的预见内容影响了法律适用的结果。一方当事人存在故意时,如果故意的预见内容包含了另一方当事人的过失,应当对损害承担全部责任,排除过失相抵的适用;作为例外,如果一方当事人故意的预见内容不包含另一方当事人的过失,则可以适用过失相抵;双方均存在故意时,如果可以互相预见到对方的行为,能够适用过失相抵。  相似文献   

2.
3.
本文基于2007年我国企业所得税改革研究了所得税税率变动与公司风险承受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税率降低的公司明显地降低了风险承受水平,税率提高的公司明显地提高了风险承受水平,这一结论支持收入效应假说。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影响在不同控股性质的公司中存在一定的差异,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而言,实际税率降低的公司明显地降低了风险承受水平,实际税率提高的公司并没有明显地提高风险承受水平;对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而言,实际税率提高的公司明显地提高了风险承受水平,实际税率降低的公司并没有明显地降低风险承受水平,这说明提高税率促使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更愿意去承受风险,降低税率则促使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表现出更强的风险回避特征。  相似文献   

4.
李长英 《金卡工程》2010,14(5):28-29
过失相抵规则在道路交通事故中适用是为了平衡事故双方当事人的利益。该规则不适用于抗辩10岁以下、70以上的受害人及盲、聋、跛等行动受限情形的残疾人。并且过失相抵的比例应以机动车方和受害方的行为对损害发生的原因力大小来决定。  相似文献   

5.
《新会计》2014,(12)
本文以2003—201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债务约束与企业风险承受之间的关系,重点分析了债务总体水平和债务期限结构对企业风险承受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的总体债务水平与企业风险承受之间正相关,企业总体债务水平越高,企业风险承受越大;在债务期限结构方面,流动负债比率和长期负债比率都与企业风险承受正相关,其中长期负债比率的相关程度更高,表明长期负债导致资产替代行为的可能性更大。  相似文献   

6.
金融创新会提高银行风险,而高质量审计能有效抑制银行金融创新所带来的风险。本文以2007年至2012年我国上市银行与非上市城市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研究审计质量对金融创新风险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创新与银行风险呈正比,即银行金融创新程度越高,其承受的风险越大;相比于"非四大"审计,国际"四大"审计对银行金融创新风险的抑制效应最为明显,就国内事务所而言,排名靠前的"十大"其抑制效应弱于"非十大"。本文的研究结论支持了注册会计师审计对控制银行金融创新风险的重要性,从而为加强金融风险管理、提高事务所审计质量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7.
刘赟 《金卡工程》2010,14(11):87-87
侵权法上的过失相抵制度是为了平衡加害人与受害人之间的责任承担而设置的。过失相抵规则的确立和发展,在侵权行为法中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大陆法系的国家普遍承认了受害人的过错可以导致责任的减轻,但是能否导致责任的免除,则各国有不同的做法。本文主要结合大陆法系国家立法中关于过失相抵中受害人过错的不同规定,研究产生的法律效果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保险法》第51条第1款规定要保人、被保险人应尽法定安全义务,该义务在性质上应为对己义务,若要保人或被保险人违反此义务,有可能构成重大过失,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但该条并未对法律责任作清晰规定。司法实践中,法院裁判存有较大分歧,有主张保险人免责;有主张适用过失相抵,相应酌减保险金的给付。对被保险人重大过失行为,德国新保险法并未将其作为保险人免责事由,而系采取比例给付保险金原则,未来我国法应参酌该立法,否定保险人的免责权,规定保险人应按被保险人过失程度给付保险金。  相似文献   

9.
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中,信息披露越及时,对投资者的价值越大,决策有用性就越强。虽然我国目前要求企业强制披露信息,但信息披露的时间和内容都是掌握在管理者手中的.管理者是可以进行选择性披露。因此,了解管理者披露信息的动机.找出影响其自愿披露的因素,在目前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承受失败     
李军 《金融博览》2012,(12):76-77
我在年轻时就学到了一句话:成功的人生不在于握有一手好牌,而在于把一手坏牌打得可圈可点。所谓牌,是指一个人的天赋条件,包括时代背景、家庭资源、个人性格,等等。当然,所谓好坏,都是相对的,是比较之后的结果。人在比较时,很容易注意别人的优势,而忽略了自己也拥有某些优势。譬如,年轻就是最大的优势,但是有多少年轻人肯定自己的这项优势呢?年轻为什么算是优势?因为人在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传统汽车责任保险中侵权责任认定不易的难题并给予车祸事故受害人快速、充分的救济,从20世纪70年代起,美国部分州掀起了一场汽车无过失保险的改革,其变革的核心在于将传统的汽车责任保险改造为针对车祸事故受害人的第一方保险,同时尽量限制甚至取消受害人在侵权法上的权利。由于这场改革并不彻底,因而不但导致改革的既定目标未完全实现,此外还产生了许多新的问题。我国的交强险虽然仍是按照传统责任保险的立法模式予以构造,却也在一定程度上融入了部分无过失保险的因素,主要体现为保险给付与侵权责任认定的相对分离。由于立法者在规则设计时并未明了无过失保险制度权利置换的核心意旨,只是过分强调交强险基本保障功能,因此我国对于强制汽车责任保险的有限改造也存在大量的问题,未来有进一步变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论注册会计师责任保险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注册会计师责任保险对于提高会计师事务所的风险抵御能力和保护投资者利益两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注册会计师责任保险尚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存在不足.但随着我国虚假陈述民事诉讼制度的不断完善,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诉讼风险将大大提高.为了降低事务所的执业风险、保护受到虚假陈述侵害的投资者利益,我国应当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完善我国的注册会计师责任保险制度,并建立相关的配套措施,促进注册会计师责任保险制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论会计风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风险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和一定的时期内可能发生的各种结果的变动程度,是事物本身具有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可能会带来收益,也可能会带来损失。由于人们对损失的关注程度要高于对收益的关注程度,所以风险研究主要集中于风险损失的研究。会计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它肩负着为社会经济活动提供信息的重任,同时参与到经济管理之中。在内外、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下,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从业人员必将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我们称之为会计风险。阎达伍教授给会计风险下的定义是:会计人员在进行工作时,由于错报、漏报会计信息,使财务会计报告失实或…  相似文献   

14.
论企业财务风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5.
这里称得上是全世界最独特的餐厅,在这家餐厅的招牌上写着这样一句话:”所有的食品都让你吃。”这意味着无论你有钱还是没钱,只要你想吃,就可以吃餐厅里提供的所有食品。  相似文献   

16.
童飞 《时代金融》2012,(33):206
自愿信息披露并非强制性的信息披露,因此上市公司具有较强的自主性。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上市公司选择不同的自愿信息披露策略对于公司有着较大影响,本文通过一个三阶段模型研究来在披露及不披露两种策略下自愿信息披露对于公司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18.
企业并购风险包括产权风险、战略风险、管理风险、财务风险等。企业并购风险主要缘于并购过程中成本的膨胀以及未能取得和发挥目标企业的核心能力,深层原因在于市场环境的动态变化、企业自身变化、对企业并购认识的相对有限等。  相似文献   

19.
三方合谋票据贴现是指贴现行为了实现向实际用资人融出资金的目的,明知帮助贴现人申请贴现的票据无真实交易背景却仍予以贴现。在这种情况下,当实际用资人无法归还全部款项而给贴现行造成资金损失时,帮助贴现人是否应承担责任以及责任性质,在理论和实务中都存在分歧。本文认为,在票据层面,票据行为不因基础交易合同或贴现合同的虚伪而成为虚假的意思表示,但帮助贴现人可以援引原因关系抗辩,拒绝向明知无真实交易背景的贴现行履行票据债务。在合同层面,帮助贴现人和贴现行之间是资金通道/服务关系,贴现合同因通谋虚伪而无效,贴现行不能就资金损失向帮助贴现人主张违约责任;隐藏行为是帮助贴现人提供资金通道/服务合同,该合同下帮助贴现人也不承担还款义务。但帮助贴现人故意实施违反票据真实交易背景监管规则的行为,造成贴现行的资金损失,应当按照过错程度承担补充侵权责任。贴现行对资金损失的发生和扩大也有过错的事实,虽然可减轻帮助贴现人的侵权责任,但不影响帮助贴现人侵权责任的成立。  相似文献   

20.
IPO盈利预测自愿披露意愿减弱的原因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秦玉熙 《会计研究》2004,28(11):76-80
根据“信号传递”理论 ,盈利预测信息具有预测价值 ,对投资者的决策是相关的。上市公司一般都积极主动地为投资者提供盈利预测信息 ,好消息尤其如此。然而 ,当监管部门 2 0 0 1年将公司首发时的盈利预测改为自愿披露后 ,上市公司披露意愿越来越弱。针对这种情况 ,本文根据 2 0 0 1— 2 0 0 3年首发公司的招股说明 ,统计出披露比率及盈利预测数与实际盈利数的差异 ,分析了上市公司自愿披露意愿减弱的原因。本文认为 ,市场效率问题是导致自愿披露不足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