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吴涛 《福建质量技术监督》2003,(11):29-31
《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从2003年11月1日开始实施。《条例》的颁布实施,是我国认证认可事业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我国认证认可工作在规范化、法制化方面取得了新的历史性突破。 相似文献
3.
4.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03,(10):12-13
《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9月3日经国务院第390号令公布,自2003年11月1日起施行。制定此条例的目的是为了规范认证认可活动,提高产品、服务的质量和管理水平,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条例所称认证,是指由认证机构证明产品、服务、管理体系符合相关技术规范,相关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或者标准的合格评定活动;所称认可。是指由认可机构对认证机构、检查机构、实验室以及从事评审、审核等认证活动人员的能力和执业资格,予以承认的合格评定活动。为了帮助广大读者更好地了解条例的大致内容,我们把条例主要章节及条款以问答的形式进行了摘编。 相似文献
5.
6.
7.
8.
10.
苟铭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03,(10):8-11
认证认可,一个在市场经济时代爆响的名词。当商品在市场上交易时,不论是由第一方(产品的供方)进行的自我评价,还是由第二方(产品的需方)进行的验收评价,都具有许多弱点和缺陷。人们逐步意识到,应由不受供需双方经济利鼓所支配的独立第三方,用公正、科学的方法对市场上流通的商品进行评价、监督。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吴振祥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07,(7):41-41
《气瓶安全监察规定》是国家质检总局为加强气瓶安全监察工作,保证气瓶安全使用,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行政法规而制定的部门规章。从法律效力等级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是上位法,《气瓶安全监察规 相似文献
16.
17.
2004年4月,某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以下简称B机构)在受理一批货值十万元人民币,且必须经强制性产品认证的出口商品报检时,发现当事人所提供的认证证书却不包含该类商品,后经严格查验,该批商品加施的3C认证标志有明显的伪造嫌疑,B机构遂向3C认证标志发放中心请求对该批商品的3C认证标志进行真伪鉴定,经防伪技术鉴定,3C认证标志发放中心认定该批商品的3C认证标志系伪造的标志。B机构据此对该批出口商品的当事人进行立案调查,在调查取证过程中,当事人辩称,该批出口商品不属于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内的产品,因而无需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为查明该案的真实情况,B机构经向国务院认证认可监督管理部门请示并得到批复,确认该批出口商品属于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内的产品,因此,该案的违法实事清楚、证据确凿。B机构决定对当事人实施行政处罚。 相似文献
18.
自国家认监委成立以来,特别是《认证认可条例》颁布后,我国认证认可事业有了快速的发展,但认证认可理论研究仍然滞后于认证认可实践的发展。为此,2004年11月,王凤清主任在第三次全国认证认可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加强认证认可的理论研究。由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编著的《认证认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案例荟萃》,作为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认证认可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成果系列丛书之一,率先由中国标准化出版社出版了。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