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共同发布了2007年全国重点工业与批发零售业企业物流状况和物流企业经营情况统计调查报告。结果表明:2007年,工业、批发零售业企业销售总额比上年增长20.1%,增幅下降了3个百分点;物流费用支出比上年增长26.5%,增幅同比提高4.7个百分点;物流费用率(物流费用占销售额的比重)为8.5%,  相似文献   

2.
《企业世界》2008,(3):7
商务部商业改革司司长邸建凯在全国零售业节能降耗工作会议上说,零售业虽然不是能耗大户,2006年零售业用电仅占全国发电总量的1.2%,但绝对量高达343亿度,而且零售业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推进零售业的节能降耗,对加强全社会节能减排具有独特的引导、示范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李玮 《东方企业家》2005,(11):23-24
一度沉寂的网络购物活动又开始活络起来,电子商务又现春燕芳踪。几项数字可以让人一窥端倪:根据美国全国零售贸易组织统计,2003年美国网络零售营业额为1141亿美元,占所有零售业总额的5.4%,比2002年成长51%。网络零售业的获利率也很惊人,高达21%,相较之下,传统零售商的获利率只有3%至10%。  相似文献   

4.
《财会通讯》2005,(8):i037-i039
全国商业连锁零售业排名榜日前揭晓,国美再次坐稳中国家电零售业头把交椅,并正以每30个小时开设一个店的速度快速扩张。国美总裁黄光裕曾放言:到2008年,国美的销售额将达到1200亿元人民币,成为世界500强企业。  相似文献   

5.
<正>长期以来我国都是将零售业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行业进行定位的,零售业的规模适度扩张尤为重要。1991年外资零售业成功抢滩登陆深圳,2001年加入WTO对我国零售业的影响深远,引发企业扩张的狂潮。加入WTO后外国零售企业纷纷加快在中国"跑马圈地",零售业市场终端的高速扩张带来大范围的企业效率下降和企业倒闭,这种"扩张黑洞"现象,成为当今我国商业流通领域最显著的特征,引起企业界、学术界及政府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6.
一、商业零售业贯标现状 上海商业零售业全面开展贯彻GB/T19000idt ISO9000标准(以下简称ISO标准代号)始于1995年下半年。当时市人民政府财贸办(现为上海市商业委员会)选择6家商业企业为试点单位,经过长达1年多时间的贯标,在1996年底4家企业(市百一店、开开集团、中联商厦、恒源祥)经审核获得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证书。1997年初,上海市商委又推出12家第二批试点单位。全国各大城市,北京、天津、广州、深圳等地的商业零售业也都有贯标试点的企业。  相似文献   

7.
流通是商品由生产阶段向消费阶段流动的过程。日本流通主要以批发和零售形式存在。根据日本经济产业省2002年商业销售统计,2002年日本共有商业流通企业167.959万家,其中批发企业37.9547万家,零售业企业130.43万家。日本2002年商品销售额为548.5825万亿日元,其中批发业销售额为413.4572万亿日元,零售业销售额为135.1253万亿日元。商业流通领域全国就业人数为1259.960l万人,其中批发业416.6073万人,零售业就业人数843.3528万人。  相似文献   

8.
中国零售业的发展与成长——基于SCP范式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产业SCP分析范式的基础上分析中国零售业的发展与成长过程。研究表明,我国零售业经历市场结构由近似完全竞争逐渐向垄断竞争的方向转变;在零售业对外开放之后,零售企业大都采取降低价格和扩张规模的市场行为,对企业市场绩效的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未来零售业的健康发展,需要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协作。  相似文献   

9.
沃尔玛-世界商业零售业的巨人,一个零售业的现实“神话”,全世界业界人士都在研究它。它从1962年7月在美国西部的罗杰斯城开办第一家沃尔玛折扣百货店起步,经过不足40年的扩张发展,到2000年底,发展成为由《财富》杂志排名世界500强的第二强,仅位居全球公司老大-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之后。年销售收入突破1600亿美元,利润超过55亿美元;拥有3900多家连锁商店,其中700多家开在境外,成为频具国际知名度的特大型零售连锁公司,的确令人感叹。  相似文献   

10.
随着澳门入境旅客的增加,澳门零售业却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发展困境。文章提出推广澳门零售业品牌应该要丰富澳门城市的品牌形象,让"购物体验之都"成为世界人们心目中对澳门新的印象;其次就是比附香港的零售业和傍依澳门的博彩业以加速澳门零售业品牌的推广,将"内忧外患"的困境变成发展的机遇。最后,提出了具体实施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李梅 《现代企业》2007,(1):41-42
按照产业演变规律可以推测,未来中国零售业60%的市场将由3到5家世界级的零售巨头控制,30%市场将由国家级零售巨头控制,剩下不到10%的市场零头则掌握在区域性零售巨头手中。与此同时,世界零售业巨头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万客隆等纷纷宣布其在中国的扩张计划。两年过去了,本土零售商与外国零售商进行了一场如火如荼的惨烈较量,我国零售业在竞争中逐渐成  相似文献   

12.
作为山东省国资委旗下最大的零售业商业集团——鲁商集团的子公司.鲁商置业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频频出手大型商住项目。除济南、青岛等山东当地市场外,去年已将其城市综合体开发模式延伸至东北.在哈尔滨拿下总建筑面积达200万平方米的大规模地块。  相似文献   

13.
《财富》杂志评选的2001年美国企业500强中,零售业巨人沃尔玛连锁店终于将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逼下马来,以2198.12亿美元的营收总额坐上了美国乃至世界企业的龙头宝座。而沃尔玛的主席罗伯逊·沃尔顿也力挫微软公司董事长比尔·盖茨成为全球首富。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沃尔玛仍然以良好的速度增长,而且在不断的扩张。如今,沃尔玛旗下在美国已拥有连锁店约3500家,在其他国家约1100多家,全球雇员1200多万。从1952年诞生的乡镇小店,发展成为名列全球500强之首的商业帝国,沃尔玛被惊叹为世界零售业的一大奇迹。这一奇迹究竟又是如何发生的…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的零售市场全面对外开放,国外大型零售企业纷纷加快在中国市场的扩张,像世界零售业巨头沃尔玛、麦德龙、家乐福等都计划每年在中国以十几家门店的速度扩张。中国零售业要应对如此激烈的竞争,必须把物流信息系统作为主要的竞争力来规划建设。现代零售业的连锁经营和物流配送都依托物流信息技术,它也是物流系统中非常关键的部分。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入世后过渡期的结束,我国的零售市场全面开放,国外零售企业加速了在我国扩张的脚步,我国零售业面临着更为激烈的竞争.本文通过系统分析我国零售业的优势与劣势,针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零售业提高自身综合竞争实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数字     
8.8%2011年4~12月,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对2010年全国重点工业、批发和零售业企业物流状况及物流企业经营情况进行了统计调查。调查企业汇总数据显示,我国工业、批发和零售业企业物流费用率2005年为8.1%,2008年达到9.3%,2010年为8.8%.  相似文献   

17.
外资零售商业企业最早于2004年12月起获准在内地任何地方开设店铺.而且无须与中方合作。应该说。全面开放对国内零售企业既是机遇。更是挑战。外资零售业的进入,对于缓解国内零售业发展的资金匮乏.推动零售业在观念、体制、科技、服务方面的改革。改善零售业业态等方面均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然而.更应该看到.  相似文献   

18.
<正>1992年我国逐步放开零售业,2001年中国加入WTO,2005年中国零售业全面开放。越来越多的外资零售业相继进入、占据中国市场。面对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国内市场,中国本土零售商在感叹"狼来了"的同时也在加强自身竞争力。但是也有一些零售商的服务意识尚未跟上顾客需求的变  相似文献   

19.
《辽宁经济统计》2006,(10):40-40
根据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2004年未,全国共有限额以上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21692个,就业人员283.2万人,2004年实现商品销售额14940.0亿元,其中零售额12594.7亿元。平均每个法人单位拥有从业人员131人,商品销售额6887.3万元,其中零售额5806.1万元。  相似文献   

20.
到 2004 年底,我国零售业将全面对外资开放。一方面,外资零售巨头在中国的扩张势头强劲;另一方面,目前我国零售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存在总体规模小、经营业绩普遍较差、信息化程度低、经营管理方式普遍落后、国家宏观调控不到位、法律法规不健全等等诸多问题。在此背景下,有必要提出若干对策建议以应对外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