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习曲线的概念首先是科蒂斯在20世纪30年代的飞机制造过程中提出的.科蒂斯所观察到的现象是:每当生产零件的总数增加一倍的时候,直接劳动时间就以一定的百分比在减少.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制造”成为全球化的主角,“中国服务”应该以新的形象代表中国走向世界。而面对全球化竞争,中国服务业的快速提升将成为下一轮发展重点。然而,目前中国内地企业代工情况较多,既没有中国品牌,也不是由中国零售服务业提供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改革开放历经1/4世纪,最大的成就就是印证了“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制造”满足了自己,也风靡了世界。世界工厂不仅在大量制造畅销世界的商品,也在制造中国自身—中国的业界和劳动大军,中国的体制、机制和管理模式,中国的生产方式和能源、资源的消耗方式,等等。有识之士呼吁:我们应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从产品取胜走向品牌取胜;从世界工厂走向世界财富智库。中国已完成了一次历史性的跨越,中国的制造能力已震慑了整个世界。日前结束的博鳌论坛首发年度报告称:以中国和新兴市场为代表的亚洲经济力量正在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坚,中国的快速发展已汁周边国家产生带动效应。中国的喷嚏已足以让世界经济感冒。  相似文献   

4.
在国人很津津乐道于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工厂时,而最近一系列的难堪让我们不得不审视所谓的中国制造现象-即中国制造业的热闹只是一种表象,表象之下是利润的大量流失。所以在这里,对中国应该如何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谈一点自己浅显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中国人这种几千年的幻觉被鸦片战争击破,天朝从此开始向民族国家的转型。《制造中国》集中探讨了消费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关系,也就是“中国制造”和“制造中国”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品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企业如何及时把中国制造提升到中国品牌,是企业在新形势下的一个重要战略课题.中国品牌的建设,关系到企业的持续发展和竞争优势.论文就目前我国品牌建设中存在问题展开讨论,并指出树立全球品牌意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中国观察     
《当中国统治世界:西方世界的衰落和中国的崛起》[英]马丁·雅克著中信出版社2010年1月版在21世纪,所有人都要习惯并且接受这个事实了:东风压倒西风,中国模式主导世界。与此前很多唱多中国的西方学者不同,本书提出了文化是理解中国的关键的观点,中国乃至亚洲将走一条不同的现代化发展模式,古代的优越感将重新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与城市中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理章  张一 《城市问题》2012,(9):9-11,63
随着中国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城市中国"论也逐渐受到了学界的关注。认为作为研究对象,"城市中国"是个需要慎重对待的观点。鉴于我国城市化的现状,认为"城市中国"仍是一个美好的远景。  相似文献   

9.
中国制造业在代工模式下得到一定的发展后,在全民薪酬水平提高的同时面临巨大的压力。中国代工企业该何去何从?文章对中国企业的代工的现状,代工模式的利弊以及未来发展做了相关评价并提了些许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制造业现状先从中国制造谈起。2010年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的第一大国。目前全世界有500多种主要工业品种,中国有220种产品产量位居全球第一,这是不争的事实。我一直从事家电行业,对家电的数据也比较敏感。中国家电行业里面的海尔、美的、格力2013年营业收入超过松下、博士、西门子。中国制造总量超过1000亿元的企业,在轻工行业有4家,家电行业有3家。中国经济与中国家电发展的关系密切。前些年中国GDP增速非常快,但是这几年似乎慢下来了,中国家电行业从2005年到2010年、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