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中国开放式基金赎回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中国29只偏股型开放式基金的面板数据分析,本文研究发现基金的赎回与股票市场行情、基金的规模、基金单位累计净值与净值增长率有关.其中与国外成熟市场不同的是,中国开放式基金的赎回与基金业绩成正相关,即业绩好的基金面临的赎回压力也大.本文分析了此异常现象的原因,并针对基金赎回、维护基金投资者的利益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金作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长期面临赎回率高企问题,不利于基金公司成熟稳健发展。本文聚焦基金公司的治理特征对于基金业绩与赎回行为关系的调节效应,实证分析基金业绩对基金赎回率的影响,从四个层面考察基金公司治理特征的调节效应,从静态与动态双维度视角实证检验其调节效应。结果发现:基金公司的股东规模、股权集中度、基金经理的团队、机构投资者的市场规模及其市场占比对基金业绩和基金赎回率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基金公司的董事会规模与基金经理的性别对基金业绩和基金赎回率具有显著的负向调节效应,而独立董事规模与基金经理学历的调节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2008-2018年我国混合基金与债券基金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混合基金不存在"赎回异象",债券基金上期业绩存在"赎回异象";混合基金净赎回与金融发展程度正相关,且在证券市场走势下降大于36%时存在"赎回异象";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均不存在"赎回异象",个人投资者对短期业绩更关注.建议继续完善我国基金市...  相似文献   

4.
我国股票型开放式基金赎回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2006-2007年的季度数据对我国股票型开放式基金的赎回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基金单位净值增长率、基金分红、基金流动性和股票市场收益是影响基金赎回行为的重要因素,同时利用行为金融学理论进行解释,进而为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开放式基金的“赎回困惑”现象研究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本文研究发现,基金业绩增长、分红金额、已上市时间、基金规模、基金类型是影响基金赎回的重要因素.我国开放式基金存在着"赎回困惑",即基金赎回率与业绩增长正相关,而且资金净申购不是出现在业绩增长最高时而是最低时.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股票型分级基金遭遇净赎回现象,尤其在股市震荡期间赎回率高达90%,该现象受到了投资者的广泛关注。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学者有关基金赎回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并选取了我国36只股票型分级基金样本,实证检验分级基金业绩、反向套利与赎回率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分级基金赎回率与滞后一期基金收益率负相关,而与反向套利机会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截至4月1日,在过去3年中共有57家基金公司发生过基金自购行为,涉及基金250只,申购、赎回的累计次数共计333次。其中,股票型基金是公募基金自购净申购的主要类型,3年中自购净申购额度为2.13亿元;自购净赎回最多的是激进债券型基金,净赎回额度为3.55亿元。相比公募基金万亿级规模来看,自购规模非常有限,见图1。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投资者视角,采取动因分析的方法,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对开放式基金的赎回行为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影响投资者赎回的宏观因素主要包括政局因素、法律因素、宏观经济背景和地区文化因素;而对于个体开放式基金而言,微观因素主要包括基金收益率、基金分红、基金收益的风险、基金规模、基金的持有结构、基金的存续时间、基金业绩的排名、基金家族的规模、基金费率以及其他基金特征因素。通过动因分析,我们能够找到对开放式基金赎回行为有影响的因素,并展开进一步的研究与实证。  相似文献   

9.
自从我国第一只开放式基金发行以来,开放式基金的发展一直受到赎回的严重制约,本文对影响开放式基金赎回行为的因素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为基金管理人控制赎回规模,减少流动性风险,稳定证券市场提供相关规避对策.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设计了包含基金拆分和分红因素的净赎回率指标,并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确定了年化收益率作为基金业绩的评价指标.以上述指标为基础,论文构建了我国开放式基金持有人中购赎回行为"收益敏感性指标",进而考察了我国开放式基金的"赎回异象"是否长期存在,分析了基金持有人的行为方式.研究发现,我国开放式基金的赎回异象有减弱的趋势,基金持有人行为对基金管理人的正向激励作用在逐步显现.  相似文献   

11.
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分析与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证券投资基金作为一种大众理财工具,1998年在我国证券市场正式面世。特别是2004年以后,随着我国《基金法》的施行,证券投资基金更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截至2005年7月22日,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共有205只,其中151只为开放式基金,54只为封闭式基金。现有46家已经设立并发行了基金的基金管理公司,其中30家中资公司,16家合资公司。封闭式基金的平均净值为0.94元,累计平均净值为1.20元,目前累计净值最高的基金安信,自1998年6月22日设立以来,累计净值达2.2336元,年平均增长率为17%。股票型开放式基金的平均净值为0.95元,累计平均净值0.998元,其中累计净值最高的为易方达平稳,2001年11月28日设立,目前累计净值1.27元,年平均增长率为7.7%。2004年12月30日成立的50EFT,累计净值为0.785元,已亏损21.5%。100只股票型开放式基金中,有53家累计净值低于1元。可见,证券投资基金的盈利水平也不尽如人意,而且差异显著。如何在众多的投资基金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品种,如何在众多的基金管理公司中选择自己的理财专家,如何衡量证券投资基金的特点和投资价值,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为广大投资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和选择依据。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开放式基金自成立以来迅速发展,但与此同时却经常面临着大规模的赎回.本文重点运用2005年的开放式基金季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目前开放式基金存在赎回异常现象,净赎回率和业绩增长呈现正相关.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分析,为基金管理者就开放式基金的发展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开放式基金赎回问题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楠  李维林 《济南金融》2006,59(9):53-54,57
我国的开放式基金自成立以来迅速发展,但与此同时却经常面临着大规模的赎回。本文重点运用2005年的开放式基金季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目前开放式基金存在赎回异常现象,净赎回率和业绩增长呈现正相关。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分析,为基金管理者就开放式基金的发展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从大比例赎回反思我国开放式基金的营销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开放式基金净赎回现象比较突出,流动性风险凸显,已危及到基金业的健康发展.因此,重新思考基金的营销模式,避免大比例赎回,就成为业界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致力于从营销角度对国内开放式基金的净赎回现象进行分析,并为基金管理人控制赎回规模、减少流动性风险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王重阳 《时代金融》2014,(3):254-255
开放式基金它通过申购赎回产生的"优胜劣汰"机制对基金管理人形成有效的约束。但我国开放式基金赎回情况与成熟资本市场表现不同,存在基金业绩越好,赎回率越大的"逆淘汰"异象。本文剖析中国开放式基金"赎回之谜",并从行为金融学的视角做出解释,进而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今年,由于二季度市场继续低迷,基金业绩难改跌势,其整体单季亏损达到15.40%,半年平均净值折损更是高达31.34%:同时由于二季度老基金赎回数据有所放大。基金管理费随资产规模大幅缩水。在这样的“成绩单”面前。基金承受着各方的压力和质疑。  相似文献   

17.
《证券导刊》2014,(43):60-60
今年以来,在债市慢牛行情之下,债券基金业绩表现持续优异。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0月15日,统计在内的所有债券型基金今年以来平均净值增长率达8.35%,其中,累计单位净值增长率在10%以上的基金数量高达227只(A/B/C类分开计算)。  相似文献   

18.
李兰 《国际金融》2010,(1):47-49
一、统计说明(一)60家基金管理公司披露了截至2009年12月31日的基金份额净值和份额累计净值。中国银河证券研究所基金研究中心据此推出了《中国证券投资基金2009年业绩统计分析报告》(初步版),旨在为社会和市场提供一份客观、公正、定量化的基金业绩统计报告。本报告计算数据由"中国银河  相似文献   

19.
从传统理论上说,开放式基金相对于封闭式基金的一个重要优越机制,就是通过申购赎回产生的"优胜劣汰"机制。然而我国开放式基金赎回情况与成熟资本市场表现不同,存在基金业绩越好,赎回率越大的"优汰劣胜"异象。这会给基金经理的进取精神以及开放式基金的竞争机制的发挥带来负面影响,从根本上不利于开放式基金的健康发展。本文试图从行为金融学的视角,对异象的成因做一个细致的分析,进而提出一些解决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交易型货币基金作为创新型货币基金以其灵活性强、可在二级市场自由申购赎回的特点广受投资者喜爱。本文采用逐步回归和面板回归分析法,对交易型货币基金规模增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基金的总规模受基金单位净值、期间申购赎回份额、持有人户均规模、基金投资标的配比等指标的影响效果较为显著,并据此结论对基金公司、政府管理部门和投资者提出可供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