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产性服务业是指向生产性企业或组织的生产活动提供生产性服务的一类国民经济产业,具体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金融保险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五产业。生产性服务业作为高附加值产业之一,已成为改善国民经济结构,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突破口。然而,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对制造业的进一步升级不能给予相应的支持与动力,甚至还会影响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内蒙古财经大学商务学院副教授王雪瑞博士所著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研究——基于空间计量的实证》一书,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演进、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分布与集聚效应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经济增长效应等三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我国产业发展需要重塑价值链,力求在供给侧实现从高增速向高质量转换,在需求侧实现从外循环向内循环转换,在动力侧实现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要立足现实需求,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加速内外循环优化以及创新驱动价值链攀升。遵循“加强价值链整合、推动融合化发展”“打造多层次载体、推动集聚化发展”“扩大服务业开放、推动国际化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高端化发展”“加快服务业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相似文献   

3.
随着第三产业占GDP比重的增加和世界从"工业经济"向"服务型经济"的转变,研究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考察宿迁市生产者服务业的基础上,分析了宿迁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宿迁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为宿迁市的生产性服务业顺利健康发展提出了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4.
杭金亮 《投资北京》2008,(12):75-76
以现代物流业、科技服务业、金融保险业、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世界经济中增长最快的行业。在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业的增长远远超出了服务业的平均增长水平,美国、德国等已经形成了典型的生产性服务业集群,硅谷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  相似文献   

5.
"十四五"规划提出要不断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步伐,提升产业融合效率和质量.以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较强的长三角为研究对象,以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为切入点,以期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区域经济融合发展等提出建设性建议.研究发现,不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类型均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但影响程度不同,且这种影响具有外溢性.  相似文献   

6.
根据江苏省1989-2009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对江苏省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货物贸易的长期和短期的关系进行协整检验并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结果显示它们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和短期的修正效应。制造业的发展带动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货物贸易的发展促进了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相对于货物贸易,生产性服务业的作用没有完全显现,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促进与制造业的有机融合具有非常重要的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7.
龙枚梅 《金卡工程》2009,13(6):201-201
近年来,生产性服务业在推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四川省成都市位例,对其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进行分析,强调加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区域竞争力,从而促进成都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8.
现代服务业发展是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切入点之一。生产性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财税激励政策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提高服务能级和水平,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升级、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制造业分离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当前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注重对制造业分离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战略与思路的研究,对于推进制造业主辅分离,加速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必要而又急迫。  相似文献   

10.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第三产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方面发展相对落后,这不但制约了我国制造业向高端发展进程,而且成为我国经济结构失衡、就业压力加大、经济增长效率不高等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为解决这些矛盾,本文在分析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如何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二战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生产性服务业,而在中国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处于全球价值链高端的生产性服务业将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中国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带来了城市建设用地的急剧扩张,造成了耕地面积的大量减少,同时带来了城市土地的粗放利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可以在有限的土地上提高产出效率,带来土地的集约化利用.应进一步深化生产性服务业体制改革,调整工业企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用地结构,以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带动我国城市土地的集约化利用.  相似文献   

12.
嘉兴生产性服务业存在发展总体仍显缓慢、结构不尽合理、投入产出效益低。生产性服务业生态化集聚发展模式无论在经济收益、环境收益还是社会收益都有其优越性。嘉兴生产性服务业生态化集聚发展须从自身发展特质入手发展其生态化集聚路径。  相似文献   

13.
基于耦合协调理论,依据2005—2020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面板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水平,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遴选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系统内部驱动因素。结果显示: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略滞后于先进制造业,两业融合水平呈缓慢增长趋势,达到初级协调阶段;区域层面和省级层面两业融合水平发展不平衡,呈“东高西低”分布特征;生产性服务业薪酬因素是制约耦合效应发挥的“胁迫因素”,先进制造业规模因素和薪酬因素是制约耦合效应发挥的“约束因素”。鉴于此,应打造两业融合载体,增强两业发展活力;注重区域协调发展,实现两业融合区域联动;优化要素投入,发挥核心要素驱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生产性服务业对于提升制造业竞争力水平、增进服务业专业化和市场化水平、促进产业升级换代、增强城市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均具有积极的意义.天津市第三产业产值在GDP中的占比在2014年已经超过了第二产业,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现状如何?天津市生产性服务业同其他地区相比存在哪些不足?制约天津市生产服务业发展因素有哪些?如何促使天津市生产服务业同其他行业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天津市生产服务业发展的路径如何选择?本课题就以上问题对天津市的生产性服务业进行了深入的调查.  相似文献   

15.
生产性服务业智能化发展既是当前影响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关键,也是提升制造业效率的有效手段。从生产性服务业智能化基础要素投入、智能化服务应用水平和智能化效益等多指标维度构建生产性服务业智能化水平测度体系,基于29个省级地区的面板数据对生产性服务业智能化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进行基准检验和稳健性检验。研究表明,生产性服务业智能化对制造业效率有正向促进作用。因此,为提升制造业效率,要推进生产性服务业智能化的服务普及与应用,同时应加强智能化人才建设,借助产学研结合和高校科研机构的力量,着力培养前沿的专业型智能化人才,从而助力制造业效率提升。  相似文献   

16.
2005年以来,国家"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都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并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在这样的背景下,天津市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天津发展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指明了方向。本文首先指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随后分析了天津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基本情况、特点和问题,并就如何促进天津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是现代产业演进的客观规律。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可以带动生产性服务业水平的不断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又会进一步增强先进制造业的竞争力。山东省是国内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生产性服务业又是山东省转方式调结构的先行产业,两者的融合发展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基于对广东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的讨论,运用Moran指数及空间计量模型,从整体和细分行业角度出发,实证分析2008-2015年间广东21个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地域间的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生产性服务业总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明显,但各细分行业的贡献率有所区别,其中金融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为突出。根据近邻效应及细分行业影响程度的差异化,提出关注经济要素的空间联动效应;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结构层次等建议,以推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及整体竞争力提升。  相似文献   

19.
在世界服务型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国制造业经济正在经历"成长的烦恼"。作为现代产业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制造业的专业化分工与竞争力提升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福建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地理位置优越且发展迅速,具有较强的制造业发展潜力。本文运用耦合度模型探讨了福建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耦合协调关系,并提出了促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现代社会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的转型,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起着决定性作用.本文试图在国际分工的背景下操寻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的决定因素,并提出可供相关部门制定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