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孔子是中国第一个将孝文化系统化的人。在孔子之后,经过后人的不断发展完善,孝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传统,成为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家庭的角度来讲,孝要求家庭成员"百善孝为先";从国家的层面来说,孝要求民众忠君爱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今天,重新解读儒家孝文化,对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是对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李仲俊 《金卡工程》2009,13(7):92-92
总的来说,中国传统文化在类型上属于"宗法-伦理"型的文化模式,中国人的法律观念带有浓重的宗法伦理色彩。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是以国家利益为重,群体本位、伦理本位的公法文化,这种本位思想对中国人的法律观念有着本质上的决定意义。因此,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缺少独立的个体自由和个体意识,具有比较强烈的伦理主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几千年来一直基于“孝”伦理而形成家庭养老模式,在传统的农业社会里,这种模式具有超常的稳定性;而到了现代,支撑这种稳定性的基石被抽出,家庭小型化导致了家庭养老面临困境,而中国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从而造成了公众的养老焦虑症。在这种背景下,加快养老保障体制改革成为中国当前面临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4.
现代金融管理既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又是人类文化的结晶。然而对于中国社会来说,现代金融管理作为"舶来品",它与中国传统文化究竟有多大的相容性,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在以世界观中的金融管理系统为分析工具,从中西传统文化对比的角度对现代金融管理进行了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中国金融管理之所以先天性地缺失法律文化,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伦理层次中缺乏"基于公正的群性"这一伦理要素;西方现代金融管理的先天不足是出于西方传统文化中生态伦理层次和宇宙伦理层次的先天缺失。  相似文献   

5.
中国孝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与历代贤明帝王的提倡和率先垂范是分不开的,以“仁孝”名闻天下的汉代更是如此。汉代帝王对孝文化的尊崇,对中华民族孝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其中一些有益的元素对构建当代中国特色孝文化及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必然要以传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为基础。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而诚信思想又是儒家文化的核心议题之一,深刻反映了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同时也是先进文化构成中重要的思想元素。无论是对于儒家诚信观念的阐释,还是儒家诚信观内化的分析,都表明诚信的伦理德性在于养成与建构。应把握当今时代文化的发展趋势,通过这种养成与建构来实现中国先进文化的建构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孝文化是和谐文化的最核心的文化,也是一个企业建立文化的一个根基文化。"百善孝为先"1,小孝治家,中孝治企,大孝治国治天下。一个团队最重要的是打造魂魄,引申到企业方面就是打造基业长青的企业理念文化内涵。企业文化是激活企业发展的内驱力,它极大地促进企业的发展和进步,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软实力。中国文化叫忠孝一本,一个对父母不孝的人,不可能带出一个好团队;一个不相信血浓于水的人,不可能服务好顾客;因此,孝文化乃企业文化之核心。本文介绍了何为孝文化,指出孝文化对企业的意义,并提出如何构建企业孝文化。  相似文献   

8.
中原地区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重要的发源地,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发源于中原地区的孝道伦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在中原地区部分农村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孝道伦理缺失问题,影响了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现代的农村居民缺乏传统的代际互惠观念,年青一代的农民价值观已经发生了改变。从探讨以中国传统孝道为基石的道德伦理出发,吸收我国传统道德建设和当代新农村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为中原地区农村孝道文明建设提供借鉴,推动和促进中原地区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开展。  相似文献   

9.
徐井柱  冷姝  李妍 《中国外资》2023,(14):102-104
<正>在“义利观”视阈下构建现代商业文化伦理体系及其发展路径,需要确立正确的法律意识、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培育公平、诚信等现代商业伦理价值观和职业意识。商业文化伦理研究是在继承传统文化的背景下,研究商业活动中人与人的伦理关系及其规律,研究如何借鉴中国优秀的商帮文化和西方商业文化中的合理成分,在商业道德冲突面前做出理性的道德选择,进而研究商业主体应该遵守的商业行为原则和规范、应当树立的优良商业精神等商业道德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 齐鲁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特定历史时期、特定范围的地域文化。齐鲁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和核心,主要包括以人为本,以仁为核心,以孝为先,以和为贵,以中庸、三纲五常为主要内容(王修智,2008)。  相似文献   

11.
孝是做人的根本,孝道教育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以传统孝文化教育为切入点,着眼于责任意识和生命意识的培养。孝道不仅是家庭稳定的基础,也是个体修养的的前提。孝道文化对于促进社会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等起到重要作用,我们要提炼传统孝文化的积极因素,把它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完善大学生的人格修养,提升大学生的道德境界。  相似文献   

12.
从汉字的词源上考证“文化”一词,最早的来源是“人文化成”,即“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中国传统社会是一种伦理本位,因此文化的含义亦由社会伦理而来。在西方,“文化”(culture)一词产生于拉丁语,作为动词(colere)派生词,它的原意是指对大地的耕作。与古代西欧人从认识自然转而认识自身的逻辑相对应,“文化”一词也产生了转义,将培养人们参加公共生活所必需的品质和能力的意蕴,逐渐纳入文化的范畴。“文化”一词,由此又具有了培育、发展、养成的含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定义的文化概念,则包括生活方式、行为模式、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一、中国传统的“礼”文化 在文化意义上,礼是指以宗法为基础,包括政治制度规范宗教伦理规范,风俗习惯规范,个体道德和文明举止规范在内的规范体系。规范是约束人们行为社会力量,一个社会的基本规范包括法律规范、道德规范和宗教规范。礼作为一种社会规范,是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现象,从实现方式来看,它是介于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之间。一方面,礼和法一样,  相似文献   

14.
"孝"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讲求孝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伦理核心,是家庭关系和社会秩序的基础。然而,当代社会父母亲情关系却逐渐变成了日常生活中的交换关系,孝道精神意义面临着瓦解与失落的尴尬境地。在现当代孝道滑坡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之际,本文以论语中"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作为突破口,对孔子的孝道观念进行重新解读,反对后人对孔子的孝道观念做社会价值意义上的理解,指出血缘亲情是孝道的基础,提出用情感唤起孝道必然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孝根"的失去,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再重生的,因为,失去了"孝根"的人,便失去了"为人"的基本条件。中国一年一度传统的清明节,对每一个华夏子孙来说意味着:在这一天,家人团聚在一起前往逝去亲人的安息地,对逝去亲人寄托哀思、为逝去亲人送去"礼物",以示对逝去亲人的那份孝心。  相似文献   

16.
我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农耕型、宗法型、伦理政治型文化,它们对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多方面的负面影响,显示出传统文化的顽强阻力,是造成现代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迟缓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李国元 《金卡工程》2008,12(9):106-106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充满了对"天"的思考.这一范畴是构成我们文化的重要因素之一.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一书中立足于对"天"的思考,构建了自己对于封建社会政治、社会伦理等各个方面的理论诉求.他的贡献是伟大的,构建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伦理提倡修、齐、治、平的统一,强调家齐是国治、天下平的必要前提,所谓治国之道,实由家治也(张九龄语)。因而,和谐的家庭文化的形成对社会的和谐稳定至关重要。中国传统社会的稳定结构与强调家和万事兴的和谐稳定的家庭文化不无关系,考察家庭文化的变迁可以为建构新的和谐家庭文化提供参考。在家庭关系日益松动、家庭观念  相似文献   

19.
民间借贷市场的伦理基础及其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间借贷作为一种非正规金融形式对中国的民营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一直处于灰色地带的民间借贷引发了大量的法律纠纷,规范民间借贷不仅需要法律约束,其伦理秩序的构建也至关重要。传统文化中的"责任"与"诚信"的伦理思想是民间借贷市场的伦理基础。民间借贷伦理秩序的构建需要发挥政府和正规金融机构在金融市场伦理建设中的舆论导向功能;加强责任和诚信的伦理教育;形成民间借贷伦理的价值观;依托地缘、血缘和业缘关系,形成"责任"、"诚信"伦理文化氛围,做到"文化管人";通过行业规范等措施约束民间借贷市场的行为。  相似文献   

20.
伦理思想在保险的运行中有着很重要的体现,认识并研究保险运行的伦理基础,对于人们正确的认识保险,促进保险业的发展,推动保险文化和保险伦理建设,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本文将从互助伦理、诚信伦理、博爱伦理以及服务伦理四个方面具体阐述我国保险产生与运行的伦理基础,并从中国传统伦理文化角度对我国保险的伦理建设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