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开发的突出问题是经济空间开发缺乏整体性,开发轴线实力弱且发展不平衡,缺乏强大的经济增长核心区。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国内产业转移步伐的加快、国家扩大内需的宏观政策、国家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政策等为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开发带来了良好的机遇。黄河流域在经济空间开发中应把握机遇,培育壮大经济增长核心区,加快重点开发轴线建设。  相似文献   

2.
现阶段的淮河流域经济空间开发不利于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淮河流域经济空间开发应当遵循整体开发与各省开发相统一、经济开发与淮河治理相统一的原则,把徐州与蚌埠培育为区域经济增长极,把淮河干流沿岸打造为经济发展轴线。国家加快内河水运发展、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稳妥推进城镇化与加快农村改革发展的政策有利于淮河流域区域经济增长极的形成与开发轴线的构建。淮河流域应当把握机遇,壮大徐州与蚌埠的经济实力,提高淮河通航能力,促进人口与产业聚集并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不同空间尺度下黄河流域区域经济差异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可云  张颖 《经济地理》2020,40(7):1-11
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地带,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文章基于泰尔指数分解法、偏离—份额分析法和GIS分析技术,分别从黄河流域上中下游、七大沿黄城市群和73个城市(地级市、州或盟)三个不同空间尺度对2009—2018年黄河流域的区域经济差异演变进行研究。泰尔指数分解法的结果表明:2009—2018年,黄河流域上中下游内经济差异的贡献超八成,但绝对差异呈逐年缩小态势;七大沿黄城市群间经济差异的贡献近九成,但绝对差异的缩小趋势明显;黄河流域城市间的经济差异逐年缩小。偏离—份额分析法的结果表明:对比2009—2013年和2014—2018年,黄河流域上游失去产业竞争力优势,中游失去产业结构优势,下游产业结构与竞争力由劣转优;黄河流域上游城市群产业结构与竞争力双优势格局有所转变,宁夏沿黄城市群的三次产业竞争力优势持续保持;黄河流域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都市圈格局基本形成。因此,应从上中下游、城市群和城市等多个空间尺度协同推进黄河流域区域经济协调、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福建地处东部地区,位于长三角与珠三角之间,机遇与挑战并存。新时代建设新福建,打造新福建2.0版,推进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推进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是和平大计、国家大事,国土空间开发必须服从服务于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新要求,突出生态、海峡、海洋比较优势,彰显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以开发台湾海峡为重点,科学设计面向东海、反映国家意志的空间战略,创新空间竞争力的育成机制。  相似文献   

5.
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态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敏纳  蔡舒  覃成林 《经济地理》2011,31(3):379-383,419
在测度经济空间分异程度和识别经济空间组织型式的基础上系统分析1990—2006年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的态势。结果表明: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主要表现为流域东部与中西部之间日趋加剧的经济分异,目前东部经济空间已现多核心—边缘结构,呈现一定程度的较高水平的均衡化趋势,而中西部经济增长水平总体较低,经济空间中只有少量增长极和增长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向内陆深入推进,黄河流域中西部内内蒙古和河南的相对经济实力增强,其他省区的相对经济实力减弱,中西部经济空间格局越来越不均衡。由此推断,1990年以来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与流域内改革开放进程的差异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黄河流域城市群形成发育的空间组织格局与高质量发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黄河流域城市群由3个区域级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和关中平原城市群)和4个地区性城市群(兰西城市群、晋中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和宁夏沿黄城市群)组成"3+4"的空间组织格局,其人口及主要经济指标占中国城市群的比重大致在20%~25%之间,但占黄河流域9省区的比重高达60%~70%以上,是黄河流域人口高密度的集聚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心区、传承黄河文化弘扬中华文明的重载区,也是环境污染综合治理与生态保护的重点区,因而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目前,黄河流域城市群呈现出集聚程度低、发育程度低,高端高新产业比重低、建设用地扩张速度慢、越往上游城市群发育程度越低的发育特点,不少城市群尚处在发育雏形阶段。未来城市群的发展要按照分级分类发展原则,以生态保护为先导,以流域一体化为主线,以创新为动力源,以文化传承为灵魂,以9大都市圈为鼎,不断提升黄河流域7大城市群发展"颜值"、发展能级、发展质量和文化品质,推动黄河流域城市群在错位分工中互补协调发展,把黄河流域城市群建成生态型、创新型和文化传承型城市群。  相似文献   

7.
宁波市域经济空间结构发展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向鹏 《经济论坛》2006,(21):40-41,4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在区域发展中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四类主体功能区的构想,首次将我国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并将实施不同的区域政策。四大主体功能区划分成为区域空间开发的基本导向,该构想强调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即国家通过宏观政策和宏观调控确保区域经济非均衡的适度化,实现社会稳定、区域经济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走非均衡协调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8.
文章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黄河流域7个城市群2006—2020年的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水平,通过引力模型、社会网络分析及QAP方法研究耦合协调的空间网络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研究期内黄河流域城市群的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整体呈上升态势,呼包鄂榆、山东半岛城市群的耦合协调度较高,城市群内部高耦合协调度基本集中在省会城市。(2)稳步建设阶段的城市群耦合协调空间网络结构相较于引导培育阶段的城市群更为复杂。同时,各城市群内耦合协调空间联系具有明显的地域邻近指向和中心城市指向。(3)7个城市群整体网络密度较低,城市群内部空间联系较弱,城市群具有显著核心—边缘结构特征。(4)地理邻接、绿色创新一直是城市群耦合协调网络的重要驱动因素,而对外开放差异、交通设施差异却呈现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严正 《发展研究》2007,(12):62-64
福建经济是外向型经济,进出口贸易与外商投资是推动福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大进大出的大项目和重化工业的发展需要港口支持,港口是福建基础设施建设的要害与关键,临港工业是福建经济的主要增长点.因此,把港口群和产业群、城市群并列为福建经济发展的三个重点,是符合福建省情的决策.  相似文献   

10.
樊杰  周侃  陈东 《经济地理》2013,33(1):1-8
党的十八大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提升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为经济地理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巨大需求与发展机遇.经济地理学研究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和国土空间格局成因与演变规律,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提供了前瞻性的科学基础和科技支撑.文章结合近年来中科院经济地理学和区域发展研究团队围绕国土开发的学术创新与应用实践,重点讨论了基于经济—生态—环境综合效益和生产—分配—消费立体系统的区域发展均衡模型,阐释人—地系统相互作用的自然对人文作用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基于地域功能成因理论与识别方法尝试开展的综合地理区划,以及纳入面状形态完善点—轴系统理论和利用三种功能空间比例关系表达空间结构.研究与实践表明,从应用需求中凝练科学问题、在解决科学问题中推动学科建设及提升支撑应用需求的能力,是比较合理的学科发展方式.未来,按照十八大在国土空间格局中提出的“均衡、开发强度、空间结构、功能区、格局”等主题词,持续发展经济地理学,发挥经济地理学对国家战略决策的科技引领作用和支撑作用,实现学科建设的新跨越.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旅游的异军突起,城市旅游景观逐渐成为都市旅游的新宠。在旅游者游览要求持续增涨、鉴赏品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如何提升城市旅游景观的景观价值和文化内涵,成为城市旅游规划和城市景观设计面临的一大问题。针对城市人工水体旅游景观这一独特的旅游资源,提出了如何选用与水体景观搭配适宜的四种观赏鱼种(红尾副鳅、锦鲤、锦鲫和胭脂鱼)来增强景观品质的方法,以作参考。  相似文献   

12.
蒋年云 《开放时代》2002,25(6):85-90
确立国有企业的利益主体地位不能单纯地注重在所有制的性质上,而应立足于财产的占有方式。由国有企业产权运动历史发展的四个特征规定,在再生产的过程中,其本身必然地会发生财产主体的背离。国有企业利益主体二重化是国有产权的异化,同时二重化的利益主体又是统一的,并对代表全民的国家利益主体进一步地规定。国有企业利益主体二重性跟马克思提出的“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建个人所有制”的预测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3.
高校辅导员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排头兵,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辅导员队伍的专,Jk4~C、职业化建设有利于增强辅导员的归属感,对于提高辅导员的综合素质、拓展辅导员的职业发展空间、提升辅导员的职业声望、稳定辅导员队伍具有积极的作用。抓住当前辅导员队伍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和存在问题,探索辅导员队伍建设职业化、专家化的实施路径,以期提高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我国监事会弱化是公认的.通过对财务总监、内部审计、审计委员会和监事会职能的剖析,证明了多头监督,不便于建立经济监督责任制.监事会成员地位低、外部代表少、机构空、权威差,根源于原有的监督结构没发挥作用,从强化监事会组成与监督责任出发,本文提出内部审计和审计委员会并入监事会,扩大监事会成员,增强监事会权威,建立统一、独立的公司内部经济监督体系,加强"新三会"与"老三会"的联系、沟通,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5.
会计工作与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是企业搞好经济管理工作的立足点。论述了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以及单位负责人在本环节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赵福厚 《现代财经》2004,24(3):7-11
在跨国公司的研究领域中,对于子公司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各国学者使用多种研究工具和方法进行研究。1999年波金绍等人通过研究提出了四大流派的理论。对此,有必要借鉴四大流派理论和近几年的研究成果对其形成的原因做进一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公共政策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鸣 《经济问题》2004,(5):12-14
任何一项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关键在于这种代价能不能承受,值不值得承受。经济学与公共政策有着密切的联系,即使是一些看起来与经济问题无关的公共政策,如果细心分析总是可以发现其中的经济学逻辑。这一逻辑告诉我们,公共政策是通过比较其成本和收益而产生的,公共政策存在的理由在于它的社会成本小于以市场和企业自行解决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8.
当老年产业受制于市场的不成熟、不完善而无法顺利形成良性互动式发展趋势时,由政府介入解开市场与企业间的“死结”就成为一种必然的要求。政府应针对不同性质的领域采取不同的对策。对老年产业竞争性领域的政府对策和非竞争性领域的政府对策问题作了分类研究,并着重对老年产业竞争性领域提出了发展思路和可以采取的具体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回顾企业理论演进史的基础上.比较与评述了各流派企业本质理论的主要观点。本文认为,各流派对企业本质的认识,从分析与讨论的焦点来看,集中体现为生产、交易与契约3个概念;而从认识与方法论来看.主要包括分工、交易成本与熊彼特传统3个角度。因此,对企业本质的认识还远未结束。  相似文献   

20.
高校党外干部是国家干部人才队伍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高校统战工作的重点。加强高校党外干部管理,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需要,是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是推动高校统战工作和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探索高校党外干部科学化管理的具体途径,构建高校党外干部科学化管理的体制和机制,具有重要的政治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