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周要言榜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成思危:中国经济2011年走出危机;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建金融中心规则先行;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中国的汇率制度正在改变;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任志刚:短期内香港汇率制度不变;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原主席格林斯潘:美银行资本金严重短缺。  相似文献   

2.
一周要言榜     
《中国经济快讯》2009,(20):19-19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成思危:中国经济2011年走出危机;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建金融中心规则先行;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中国的汇率制度正在改变;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任志刚:短期内香港汇率制度不变;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原主席格林斯潘:美银行资本金严重短缺。  相似文献   

3.
声音     
《环渤海经济瞭望》2005,(9):10-10,12
学者预警:2007年中国经济将出现生产过剩;林毅夫:提倡用9亿农民拉动内需;周小川:一篮子货币以美元欧元日元和韩元为主;专家建言人民币汇率应盯黄金;罗奇:中国摸着石头过河实施汇率改革无可厚非;美林预测中国最快9月再让人民币汇率升值;李荣融:要支持房产汽车两支柱;部分学者认为目前股改模式存在风险后置隐忧;商务部回应内外资所得税之争;外贸发展步入高成本期;发改委表示已进高油价时代;直销法有望于8月底9月初正式公布;  相似文献   

4.
金融看台     
《西部论丛》2007,(7):9-9
内地人民币债券将首次在香港发售;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给商业银行带来新挑战;央行副行长吴晓灵:汇率提高速度不宜过快;央行正式批准外资银行进入中国黄金交易市场;银行业的“第三梯队”城商行即将拉开上市序幕;央行:汇率无序调整会影响国内经济可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5.
宏观     
《西部论丛》2006,(10):8-8
国家将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和调控;曾培炎:下半年将抑制投资过快增长;邱晓华:现阶段人民币汇率反映中国实际经济水平;国家发改委:未来中国西部开发拟锁定八个重点;马凯:当前节能降耗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从日元汇率的角度分析日本经济长期停滞的原因,认为日本长期经济停滞在很大程度是由以下三个前后相互联系的汇率因素所造成的:(1)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日元大幅升值;(2)20世纪90年代至今为止日元汇率的频繁波动;(3)日本政府缺乏一个稳定未来日元汇率的长期安排。中国目前所面临的汇率问题与当年日元汇率问题有类似之处,鉴于日本汇率政策失误的教训,中国应实行人民币汇率长期基本稳定的政策。  相似文献   

7.
《西部论丛》2007,(11):8-8
三季度宏观经济分析:经济增长迅速 运行风险增大;中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下降 失业率拐点已现;央行行长助理易纲:我国将处于升息周期;罗奇:施压中国汇率等于给美国人加税;居民财产性收入呈快速提升趋势;国土资源部:高校不得擅自转让国有划拨土地;[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观点     
《西部论丛》2005,(10):8-8
樊纲: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巴曙松:参考一篮子货币政策可避免汇率大起大落;易宪容:个人所得税改革要遵循三个原则;用税收消除潜在的城市二元结构弊端;常修泽:西部大开发的着力点应该调整。  相似文献   

9.
观点     
《浙江经济》2005,(12):63-64
陈锐:中国持续发展需三大“零增长”;李国祥:当前农村经济面临三个问题;吴敬琏:旧型工业化道路的七大诟病;周子衡:人民币汇率改革重在机制不在币值;傅自应:我国外贸须加快转变增长方式;蔡昉:就业优先应作为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前提;  相似文献   

10.
声音     
张卓元:利率可上调 动汇率要慎重;袁晴棠:厉行节约是关键;龙永图:中国零售业的“跳出”意识;钱颖一:宏观调控不能用法律手段;马秀红:变招商“引资”为“选资”;萧灼基:资本市场走出困境的6剂良方;成思危:建立市场经济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1.
《新财经》2005,(4):11-11
温家宝总理“两会”谈股市和汇率;尚福林:只要大家形成共识,就是转折之年;学界就中国要不要走“重型化”道路再起激烈争议;吴敬琏:真正把股市建成一个比较好的投资场所。  相似文献   

12.
观点聚焦     
《浙江经济》2006,(8):62-63
《中国青年报》:关注城市贫困问题;巴曙松:汇率回归本位需淡化其促进贸易职能;李稻葵:中国不能效仿印度放开资本项目;吴敬琏: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关键在坚持改革;汤敏:须防止热钱大规模流出;张维迎:医疗体制的主要问题在于政府垄断;文宗瑜:国企获利主因是垄断和提价。[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观点     
《沪港经济》2007,(7):10-10
中国社科院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袁钢明认为:经济可持续高速增长就是过热边缘的运行;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陈清泰认为:经济增长面临两难选择;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指出:中国经济增长有三大障碍;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樊纲认为:政府应通过3个途径解决流动性过剩;上海大学国际工商与管理学院经济学博士王时芬认为:遏制通货膨胀不妨从调整汇率入手。  相似文献   

14.
人民币汇率制度历史回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简要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币汇率的变化过程: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计划经济时期,人民币汇率从基本稳定到实行钉住一篮子货币的“钉住汇率制”;二、经济转轨时期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是双重汇率时期;三、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后则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人民币汇率制度。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阐述三个问题: 一是分析汇率波动的经济效应; 二是分析我国人民币汇率的政策取向; 三是分析人民币的国际化趋势。通过对这三个问题的分析, 指出我国人民币汇率的长远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历史演进及改革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民币汇率是否升值引起了海内外相当范围的论争,然而真正的问题是目前阶段人民币应采取什么样的汇率制度。这应该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历史演进、形成机制和改革取向等方面综合来考虑。就目前来说,人民币汇率制度安排所要做的是,在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的前提下,适时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人民币;汇率的改革目标可以分两步走:第一步,在2008年前建成单一的、以市场供求关系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第二步,在2008年-2010年间,实现人民币完全自由兑换并构建人民币;汇率目标区。  相似文献   

17.
文章阐释了外汇管理体制变革与利率、汇率市场化互动机制,结论是:外汇管理体制变革影响和制约着利率与汇率市场化程度,而一国利率与汇率市场化程度决定着该国利率和外汇管理体制变革。启示是:利率管理体制变革旨在实现利率完全市场化,外汇管理体制变革旨在建立宏观间接外汇管理;利率和外汇管理体制变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必须与利率和汇率市场化程度相适应;宏观经济稳定对实现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市场化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1998-2012年月度数据,基于贸易引力模型,通过经典的时间序列分析工具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及其它相关因素对中美经贸在长期和短期的影响。本文发现:相对于中美两国的实体经济而言,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影响很小;人民币汇率对中美经贸的影响符合“J曲线效应”。另外,经济全球化对于中国向美国的出口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金融看台     
《西部论丛》2007,(2):9-9
中国人民银行表示将进一步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低门槛、严监管”——我国证监会放宽农村金融准入政策;保监会主席吴定富“框定”我国保险业四大风险;农行改革方案最终定调:“整体改制服务三农”;中国政策性银行开始告别国家政策“惠顾”;低收入人群仍然隐藏着金融财富。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经国务院批准,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自当日晚7时,人民币对美元的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同时,上调境内商业银行美元、港币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 公告公布之日,有观点认为:中国“参考”而不是“盯住”一篮子货币确定人民币汇率,是一种汇率制度上的重大创新。 1994年以前,我国先后经历了固定汇率制度和双轨汇率制度。1994年汇率并轨以后,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企业和个人按规定向银行买卖外汇,银行进入银行间外汇市场进行交易,形成市场汇率。中央银行设定一定的汇率浮动范围,并通过调控市场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实践证明,这一汇率制度符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