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生源地助学贷款涉及学生、家庭、银行(国开行或农信社)、政府、高校以及保险公司等,理性的参与各方都在试图使自身收益最大化,从而存在各种可能的博弈;生源地助学贷款必须引入更多的市场机制,以实现博弈的均衡。  相似文献   

2.
完善国家助学贷款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国家助学贷款的贷款形式过于单一,主要是就学地贷款,存在贷款风险大、周期长、审批不透明和工作量大的局限,对贷款资金用途的监管也不够严,极不利于其运作成效的提高。国家助学贷款管理的完善可从改进就学地贷款形式的缺陷和鼓励采用、推广生源地贷款形式以及优化助学贷款的资金用途监管机制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
自2007年开始,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在全国推广实践,2012年后开始进入贷款回收期。文章对江苏省教育厅通报的该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逾期情况的最新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了根本性的回收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4.
文章着重论述了国家助学贷款的信贷风险问题,指出国家助学贷款是一种财政贴息无担保的信用贷款,是一项公共政策;提出防范助学贷款的信贷风险,需要构建以国家征信体系为基础的社会诚信环境,完善全国性的个人征信信息系统,大力推广生源地贷款,创建助学贷款的风险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5.
文章着重论述了国家助学贷款的信贷风险问题,指出国家助学贷款是一种财政贴息无担保的信用贷款,是一项公共政策;提出防范助学贷款的信贷风险,需要构建以国家征信体系为基础的社会诚信环境,完善全国性的个人征信信息系统,大力推广生源地贷款,创建助学贷款的风险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6.
文章着重论述了国家助学贷款的信贷风险问题,指出国家助学贷款是一种财政贴息无担保的信用贷款,是一项公共政策;提出防范助学贷款的信贷风险,需要构建以国家征信体系为基础的社会诚信环境,完善全国性的个人征信信息系统,大力推广生源地贷款,创建助学贷款的风险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7.
<正>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由学生或其合法监护人,向入学前户口所在地的农村信用社、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办理的助学贷款,目前已经成为我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实施的背景20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的中央部委所属高校开始国家助学贷款试点工作,2000年在全国全面推行。2004年春,因贷款学生拖欠率高,全国几大商业银行停止了大部分贷款业务。在这种背景下,2004年6月,  相似文献   

8.
程荣 《河北企业》2018,(9):83-84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它采用政策性兜底途径,为贫困学子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公平发展机会和可能,也有效预防了贫困学生家庭和生活中的部分风险,降低了贫困发生的几率。与此同时,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视角来看,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兼具消费功能和优化经济增长结构的功能。因此要将其经济效率和经济功能作为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政策研究内容,进一步从全局认识该项惠及千万家庭和整个社会的政策,由此采取更加有效的政策调整、改善措施促进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的更好实施。  相似文献   

9.
文章首先介绍了当前国家助学贷款面临的困境现状,再从助学贷款制度本身不合理、个人信用评价体系建设不理想、银行办理助学贷款成本较高等方面分析了国家助学贷款面临困难的原因,最后从完善助学贷款政策、建立全国一体化的公民个人信用查询系统、银校双方密切合作共建助学贷款的双赢机制、大力推行生源地助学贷款等方面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助学贷款政策相关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助学贷款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在贷款学生人数和贷款金额上都有了较快的增长,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供需缺口依然存在,学生获得贷款机会不均等及高校、银行积极性不高,主体之间缺乏有效合作机制等。本文在系统剖析我国助学贷款现存问题及成因基础上,围绕助学贷款相关主体提出了相关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1.
自助学贷款业务开办以来至去年底,我国金融机构国家助学贷款余额为13.27亿元,另发放一般助学贷款余额18.78亿元,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在鲁西北地区,基层助学贷款业务却开展缓慢,据对某县金融机构进行调查,自1999年9月1日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出台以来,截止到2001年年底该县的4大国有商业银行,只有中国农业银行发放的一般商业性助学贷款21笔8万元。由于部分到期的助学贷款已陆续收回,又没有发放新的助学贷款,使一般助学贷款余额减少到2001年年底的6万元。业务开展缓慢,甚至有所倒退,其原因何在?一、办理助学贷款业务中存在的问题针…  相似文献   

12.
邱海鹰 《乡镇论坛》2011,(26):20-20
8月15日,湖南省隆回县荷香桥镇黄杨山村的大学新生向萍从县教育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走出来时.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她刚刚办完6000元的贷款手续,不用再为新学期学费担忧了,并有幸成为隆回县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第一人。  相似文献   

13.
国家助学贷款违约风险分担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违约风险分担机制不合理是我国国家助学贷款连约率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从目前的助学贷款违约风险分担机制来看,政府承担的风险责任较小、高校承担的风险责任较大、而银行则承担违约风险的"兜底"责任.根据"风险与收益对等"原则,设计了新的国家助学贷款违约风险分担方案,新方案降低了风险易发区内高校和银行的风险责任、增大了政府的风险责任,从而实现风险责任的合理分配、提高各贷款受益人的风险管理意识.而生源地贷款、助学贷款信用保险、助学贷款的证券化等社会化方法,引入了更多的潜在受益人分担助学贷款的违约风险责任,也有效地降低了违约风险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建立和完善国家助学贷款风险防范与补偿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家助学贷款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金融手段完善我国普通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加大对普通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所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自1999年开始推行国家助学贷款到2004年6月底,已实际发放贷款52亿元,享受贷款的学生约80多万人。但由于种种原因,国家助学贷款存在手续繁杂、银行惜贷、较难推进等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国家助学贷款的风险问题。风险问题已成为银行“惜贷”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目前制约国家助学贷款健康发展的瓶颈。因此,分析国家助学贷款的风险形成,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建立国家助学贷款的风险防范与补偿机制,对于确保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孙金春 《民营科技》2008,(12):90-91
国家助学贷款作为解决高校贫困学生就学的一种重要的资助途径,由市场化运作的商业银行进行具体操作,实行的是政纂眭业务的商业化运作,不可避免的出现运行成本高、违约率高等问题,现从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实施的现状入手,对其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完善的具体对策,探寻国家助学贷款健康发展的办法。  相似文献   

16.
袁欢 《数据》2023,(2):236-237
以南京传媒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自考助学专业招生工作为例,以近两年的招生数据为依据,对生源地省份、报考年龄、报读专业等进行全面系统分析,对招生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并为加强和改进全日制自考助学专业招生工作提供思路,提出如何根据自身特色进行招生的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7.
王连水 《中外企业家》2012,(23):139-141
国家助学贷款作为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决策的重要举措,自实施以来,由于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本身、参与主体、外部信用环境不佳等一系列问题,致使国家助学贷款发展举步维艰。针对目前国家助学贷款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度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确保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规范化,促进中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杨航 《会计之友》2008,(35):10-11
自1999年出台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并在北京等几个城市的部分高校试点后,助学贷款信用风险的问题不断显现,这些矛盾反映了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本身的缺陷。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政策,试图解释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内在缺陷,并提出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国家助学贷款存在问题的原因及其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助学贷款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并就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较高的助学贷款违约率,诚信问题固然是原因之一,但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主要的原因是还款约束机制的不完善和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严峻形势.  相似文献   

20.
当前,国家助学贷款违约率高以致银行风险大——银行惜贷严重已不容忽视。全面认识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风险,保障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可持续性发展,成了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用博弈论来研究我国助学贷款:即从我国国家助学贷款中较易忽视的银行与银行这对主体间利益博弈所存在的风险成因入手探讨,得出现行国家助学贷款要走出困境需采取的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