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4.
本文以西单村为例.对农业资源的利用机制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气体分子从密度大的部位向密度小的部位运动称为扩散。储粮熏蒸应用的熏蒸剂经挥发成蒸气后,就会自分子密度大的施药部位向密度小的非施药部位运动。从而快速均匀地扩散到整个熏蒸范围.形成有效浓度,方能获得有效的杀虫效果。因此.熏蒸毒气扩散性能是决定熏蒸害虫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研究熏蒸毒气的扩散机制、探索储粮气流规律、 相似文献
6.
节水生态农业是一种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进一步从综合的角度,对节水生态农业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该文主要就节水生态农业理论框架下,管理机制创新、利益驱动机制的构建以及农业水资源配置机制的优化进行了研究,并对节水生态农业进行评价分析,进而就目前节水农业的发展趋势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7.
农八师石河子垦区年降雨量约130-l80毫米,蒸发量约1800-2000毫米,属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区域。由于河道灌溉水资源有限,河水年分配量仅为11-12亿立方米,加上打井提取地下水,采用多种措施节水,种植面积在280万亩左右,仅为可垦耕地的38.9%。一遇旱年,受旱面积达20%左右。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当前农业的不断发展,科学合理的选择农业环保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符合生态农业的发展要求,还有助于提高最终的经济效益.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在农业环保的依托下,实现现代农业的不断转型以及升级,强化农业的稳定性发展,通过不同的技术使生态农业能够焕发出新的活力,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9.
从市场机制的角度来研究技术扩散是个新颖的领域,本文以珠三角产业升级为背景,通过构建区域技术扩散模型,来研究完全竞争市场下市场机制对于技术扩散的作用。本研究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国际问贸易往来有重要意义.对于当前的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也能带来更多启示,提供有参考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技术创新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关键要素。但是,由于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完全依赖自身力量进行技术发展,所以通过从国外引进高新技术,可以加速我国技术发展和培育自身的技术能力;然而,技术扩散和技术转移在我国发展中的效果并不明显。本文主要阐述阻碍我国技术转移和技术扩散的原因,并给予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分析我国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现状与趋势,提出当前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方法]采用探索性分析法,对我国现代生态农业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并由此梳理当前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主要任务。[结果]现代生态农业发展趋势展望:(1)生态农产品的国内外份额逐步增加;(2)现代高新技术将更加广泛地渗透于生态农业之中;(3)在投入上向高效和谐方向发展;(4)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程度显著提升;(5)生态农业将带动和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步伐。[结论]当前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主要任务:(1)强化中国现代生态农业理论与技术保障体系建设;(2)建立适合新农村建设的生态农业发展创新机制;(3)大力推进生态农业的产业化建设;(4)努力拓展现代生态农业的多种功能;(5)健全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6)加大宣传培训与推广力度。 相似文献
12.
13.
从我国生态环境现状的分析,提出优化我国生态环境的举措,并指出只有正确处理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才是发展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14.
张百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8,39(10):236-240
[目的]随着城市高速发展,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对大自然、田园气息,乡村原始魅力越来越向往。因此,研究休闲农业同旅游业耦合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现实意义,对农业产业链进行延伸和拓宽,进而使农业附加值得到提升。[方法]文章借用物理学中的容量耦合的系数模型,建立旅游业—农业系统耦合模型,选取了2012~2016年吉林省旅游业与农业相关数据,分析吉林省旅游业与农业融合发展的耦合协调状况。[结果]旅游业—农业的耦合协调度总体上呈现出一种符合于逐步协调的具体模式,并且这种耦合的协调程度与当前旅游业的发展水平是具有一定的匹配性的,与大力发展农业的基本理念相一致。[结论]通过吉林省发展的实践案例,休闲农业和旅游的相结合,已经成为新时期农业高品位的重点研究课题。为科学化发展农业现代化,改变传统农业结构,提供科学化借鉴。 相似文献
15.
明清以来广东的生态农业类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明清时期广东出现了基塘农业、稻田养鱼、稻田养鸭、黄掠蚁防治柑橘害虫、植物农药防治害虫等生态农业,还延伸到近现代。本文还初步探讨了它们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6.
该文综合分析了我国农业快速发展形势下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紧迫性,指出农业生态环境安全对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的重要性,同时分析了生态农业在我国发展韵必然性,提出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应重在因地制宜、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7.
信军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4,35(5):117-122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农业园区发展迅猛,成效显著.本文主要探讨了农业园区发展历程、现状和存在问题,并阐述了农业园区规划编制方法要点,使农业园区规划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对促进农业园区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经过近40年的发展,现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成为富裕农民、提升农业、美化农村的朝阳产业。文章通过梳理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情况,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研判产业发展前景。[方法]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通过查阅文献,总结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历程,揭示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最终对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结果]目前,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有如下的特点:(1)领导高度关注,政策密集出台;(2)市场需求旺盛,社会投资活跃;(3)发展主体多元,发展势头迅猛;(4)内涵日益丰富,类型模式多样;(5)中介服务逐步兴起,组织体系不断健全。[结论]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仍然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未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将呈现出产业形态更加高级、产业贡献日益凸显、产业水平整体提升的良好态势,如保持15.5%以上增速,有望于2020年进入万亿元俱乐部。 相似文献
19.
从科技支撑水环境治理的需求、条件与路径三方面,对科技支撑作用机制展开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水环境治理需要科技从基础理论与认知、关键技术方法、系统解决方案三方面予以支撑;该支撑作用的发挥,所应具备的前提条件是发展生态科技,同时还应满足企业规模、知识、制度、文化等方面的内在条件,以及市场、社会文化、科研、金融、政策与法律等方面外在条件;科技通过硬实力层面的改进水安全保障技术和监测技术,以及软实力层面的夯实制度基础、推进治理工作、加强宣传教育等路径,发挥其对水环境治理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20.
发展有机农业是建设“两型社会”,保障农产品优质安全供应的重大举措。该文以长沙市为样本,研究探讨“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大、中城市郊区有机农业发展的路径。研究分析了长沙市有机农业发展呈现出“三多三少”的特点、具有4个有利条件和4个不利因素,明确了渐进式推动农业由传统农业向无公害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有序发展的思路,围绕实现5个方面的发展目标,提出重点发展水稻、蔬菜、水果、茶叶、畜产品、水产品等六大有机农业产业,突出建好先导区和长沙县北部两大有机农业综合示范区,阐述了六大产业和两大示范区的建设布局、建设方向和建设目标,提出发展有机农业,必须抓好产地环境普查、区划和环境综合整治,建设好生态防控、有机肥供应、标准化生产和产品质量追溯四大体系,强化质量监督,制定落实产业发展和产品优惠补贴政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