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8 毫秒
1.
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其发展以技术创新为核心。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的重大创造性、突破性、交融性、创新主体多元化等特征决定了必须构建与之相适应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面对技术创新战略协同性不强、产业技术创新质量不高和创新管理效率偏低等问题,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应推进科技创新制度顶层设计,增强产学研合作的协同性;完善创新责任与利益分配机制,增强创新主体创新积极性;加强产学研合作公共服体系建设,推进产学研协同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2.
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协同创新是实现重大科技创新而开展的大跨度整合的创新组织模式。在对河北省产学研合作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得出了影响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四大因素:平台支撑、协同机制、协同能力、合作关系,并探索出不同因素对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3.
文章提出了影响产学研协同创新知识流动效率的研究假设和理论模型,基于问卷收集的样本数据运用Amos对假设和模型进行了验证和分析,参考相关指标对理论模型进行修正,验证结果表明,企业方合作意愿、学研方对企业方的了解程度、利益驱动、约束机制等因素经由合作双方互动和合作成效的中介作用间接对知识流动效率产生影响。最后,提出提高产学研协同创新知识流动效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知识创新体系"。五年来,上海教委科技发展中心推动下,上海5所高校在广东的产学研合作,几年间,已经从单一的合作模式逐步走向了多元化协同创新发展。近日记者访问了参与这项工作的几位官员、高校企业负责人,对产学研工作的协同创新成果备受鼓舞和感动。  相似文献   

5.
美国政府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力地促进了美国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顺利开展。分析美国产学研合作模式,探究美国政府资助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政策,以期为我国政府资助产学研协同创新提供参鉴。  相似文献   

6.
文章在相关文献的研究基础上,总结了影响产学研协同创新的15个因素,并通过解释结构方程模型构建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模型,分析了各个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制。深度剖析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的结构及形成过程,为产学研协同创新实证研究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7.
在新时代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校在产学研协同创新,积极投身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占据重要力量,在产学研协同创新落地建设过程中也面临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面向地方高校,从培育交叉学科、组建协同创新中心构建多元协同创新平台、建章建制做好保障服务和加大协同创新师资队伍培训等四个方面对协同创新长效机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地方应用型高校深入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服务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新对策,对地方高校深入推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成果转移转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中,只有对教育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合理分配和高效利用,才能真正发挥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优势,使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工程得到健康发展。但目前,由于高校对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还处于不断摸索的阶段,在管理理念和管理经验上还有所欠缺,因此在教育资源分配方面还存在许多误区,导致目前教育资源分配存在不合理、不均衡、利用率低等问题。鉴于此,文章将对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中教育资源的分配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期望为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实施与发展提供可行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基于城市空间视角,分析源头性技术创新、产学研协同创新、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产业创新系统形成的作用,以合肥电子信息产业链构建及深圳信息通信枢纽城市特点对比为例,研究两地电子信息产业政策的实际效用,给出合肥在构建电子信息产业创新高地过程中区域创新环境的优化方向。  相似文献   

10.
文章将产学研协同创新理论引入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评价机制中,借鉴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以期达到改善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适应社会需求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王宁 《科学决策》2023,(10):253-278
本文根据相关研究,供应商协同和客户协同对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意味着与供应商和客户之间的密切合作可以促进创新绩效的提升。此外,知识管理过程在供应链协同和创新绩效之间发挥中介作用,其中协同知识存储、协同学习和协同创造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这表明通过共享和协同管理知识,可以增强供应链协同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还验证了协同学习和协同创造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因果关系,但协同知识存储与创新绩效之间的路径系数不显著。这意味着协同知识存储对于创新绩效的直接影响并不如协同学习和协同创造那样明显。通过实证方法验证了供应链协同对创新绩效的重要促进作用,并探讨了知识管理过程的价值。这些研究对于促进制造企业有效进行供应链协同创新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肖冰果 《科技和产业》2014,14(11):127-130
创新协同网络组织通过优势互补协作创新,能加速科技成果的产出和转化。其产出和转化的绩效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共享网络组织成员间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程度。研究表明:知识共享的前提是创新协同网络组织成员间的相互信任。影响创新协同组织间信任的因素包括成员声誉、品牌影响力、结构保证、专有资产投资、沟通和兼容性。而创新协同网络组织成员间信任不仅能促进知识共享,还能正向影响合作绩效以及合作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13.
梁艳  彭灿 《科技和产业》2011,11(5):100-102
供应链企业间的良好协同是供应链获得成功的关键,而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创新的协同是供应链企业间协同的重点。运用创新系统期望收益的最优值理论,研究了二级供应链系统中销售商和供应商的协同知识创新,得出供应链系统协同知识创新的绩效取决于供应商和销售商参与知识创新的程度。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安徽为例构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模糊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显示:安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可用研发因子、协作因子、转化能力因子表征;各高校创新能力差别大、资源过度集中、投入产出能力不均、与各方协作少、转化率低、创新环境急待优化。依据评价结果,提出从完善创新环境、均衡研发投入、优化各方协作、促进成果转化入手,建设"调研—研发—转化"开放创新生态链,形成多渠道投入、多方协作、资源优化共享、成果快速转化的全方位创新体系等方面促进安徽高校创新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协同知识创新团队激励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协同知识创新团队是组织开展协同知识创新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其激励机制研究对于提高协同知识创新活动绩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为企业寻求并获得持续竞争优势提供可靠的保证。在分析协同知识创新团队的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协同知识创新团队激励的影响因素,提出了一套较为有效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6.
周青  梁超 《科技和产业》2017,(6):102-110
针对当前协同创新系统的进一步演化与发展,协同创新系统的价值网络逐渐形成。原有以传统价值链的视角研究单个企业价值网络已越来越难以满足互联网经济下组织形态多元化的研究需求。基于价值链拓展的视角,以协同创新系统作为研究对象。跨案例比较分析两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在价值创造、价值共享过程中的表现,总结出它们在价值网络形成过程的异同点。在阐明价值创造与价值共享的基础上,探讨协同创新系统的价值网络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17.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重要内容之一,实现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振兴必须依靠创新的力量。从研究高端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模型出发,对协同创新运行过程中的战略协同机制、过程协同机制和收益共享机制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适合高端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的合理机制。提出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过程机制可以为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实践起到重要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区域协同创新是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协同论等理论基础上,利用功效系数法,创新性采用区域间协同数据,从创新资源、协同合作、创新成果3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评价黄河流域9省区区域协同创新能力。结果显示,黄河流域区域协同创新能力差异明显,整体呈现“东强西弱”的格局,各省区之间未形成良好的协同创新联动。建议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深化打造黄河流域科创大走廊、建立和完善体制机制保障。  相似文献   

19.
王凯 《特区经济》2006,211(8):352-353
本文在介绍企业文化概念的基础上,结合软件企业所具有的团队合作和知识密集的特性,阐述了软件企业文化与一般企业文化的关键差异所在,并强调了构建良好企业文化的必要性。在理论分析的背景下,以金蝶集团和东软集团这两家中国优秀的软件企业为案例进行了分析,指出团队合作精神、知识共享精神和创新精神是这两家优秀软件企业文化的共性。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构建团队合作型、知识共享型和创新型企业文化是中国软件企业文化成功的关键的结论,并给出了一个构建此文化的现实可行的过程模型。本文对于中国软件企业构建企业文化具有良好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