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章利用空间面板模型研究我国省际居民收入差距及其影响因素的贡献性。根据2005-2012年的相关经济数据,分析31个省市自治区的居民人均收入的空间相关性,发现各地区居民收入有很强的空间依赖效应,高—高聚集地区和低—低聚集地区占比达到了80.6%。建立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发现经济增长水平、产业结构调整水平、城镇化水平和相邻地区的居民收入水平对我国省际居民收入差距有重要影响。其中经济增长水平差距对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度最高,达到40.31%,城镇化水平和相邻地区的居民收入水平的影响度也较高,分别达到11.56%和21.86%,而产业结构调整水平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度较低。  相似文献   

2.
曹雅妮  王慧莹 《科技和产业》2021,21(10):239-245
高等教育是教育系统中互相关联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从区域性和时间性的发展趋势看,某种程度上,高等教育规模的差异造成了地区收入的差异.研究选取2010—2018年31省级行政区的数据建立面板数据,通过计量统计分析,研究作为解释变量的高等教育规模与被解释变量地区收入差距泰尔指数之间的关系,并对东、中和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规模和地区收入差异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理论分析认为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居民人均收入差异的作用方向并不是显而易见的.为了合理判断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我国地区居民人均收入差异的综合影响效应,文章针对1980-2010年的分省面板数据并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进行了回归.结果显示,对于各省区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与全部居民人均收入而言,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提高可以显著降低其地区差异.然而,对于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而言,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只有在达到一定门槛值之后才可能会降低其地区差异.对于这种在农村居民收入差异中出现的非线性效应,文章从我国经济分权与政治集权体制视角给出了阐释.  相似文献   

4.
基于空间杜宾模型构建城乡收入差距模型,并运用2004-2013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城镇化水平提高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不显著;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产业结构的非农化进一步加剧了城乡收入差距。各要素具有空间交互作用,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非农化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在省区间具有竞争效应,会使本省区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人均收入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对本省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各省区在制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战略时不仅要考虑本省区自身的发展战略,同时要注意与邻接省区战略的协调。  相似文献   

5.
在剔除三部门重合地理标志农产品后,基于2010—2018年中国30个省份(因数据缺失,未包括西藏和港澳台地区)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和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实证研究地理标志农产品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和非线性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城乡收入差距的空间集聚特征明显,且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性;地理标志农产品能够抑制本省域及邻近省域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交通基础设施水平的提升,地理标志农产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6.
郑猛 《科学决策》2017,(7):26-50
教育作为人力资本形成的主要因素直接影响个体收入,但对欠发达地区流动人口收入差距的影响鲜有研究。基于2014年云南省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采用工具变量法纠正内生性估计偏误后,分位数回归结果显示,教育收益率显著为正,但随着收入水平条件分位点的提高,教育收益率呈现“U型”变化。即尽管教育扩张能够提升收入整体水平,并不能有效改善收入差距,最终将导致“均值高、方差大”的“二元分配格局”。这意味着仅仅依靠增加教育经费实现的教育扩张并不能有效改善流动人口的收入差距,而应谋求由注重速度和规模的外延式扩张向注重质量和差别对待的内涵式扩张转变。  相似文献   

7.
8.
运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2006年的数据,这篇论文旨在探讨教育如何影响中国转型期劳动者的收入。从回归结果看,我们发现教育水平只解释了个人收入以及不同群体间收入差距的较小部分。运用分位回归的方法,发现低收入阶层的教育收益率可能更低或不显著,这不利于缩小收入差距和缓解贫困。对于教育而言,不同教育水平的收益率变化比教育水平本身的变化对收入分配有更大的影响,与教育水平相关的劳动时间、就业单位也对收入产生较大的影响。论文的政策含义在于单纯教育扩张并不必然缩小收入差距,要使教育的收益率真正反映生产率的差异,需要改善劳动力市场的扭曲状况、缩小不同部门的工资差异。  相似文献   

9.
正确理清收入差距与房地产价格的关系,探知其对消费的影响,是实现我国扩大内需战略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我国的2000-2008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构造联立方程模型,深入探讨了收入差距、房地产价格与消费的关系,结果发现,收入差距与房价之间存在着正向的互动关系,但是对消费的影响却呈现出一定的区域差异,在东中部地区,收入差距与房价之间这种相互强化的关系,使得代表消费主体的广大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负担加重,不得不减少消费。但是在西部地区,由于住房负担相对较轻,能正向发挥财富效应,所以收入差距与房价之间的互动影响,反而促进了消费。这种差异正好折射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因此,有必要通过对收入分配的合理调整,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和有效的住房保障政策来科学调控房价,进而切实促进消费。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但同时,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呈现出逐渐扩大的态势。基于“预算约束下效用最大化”理论,从金融发展的角度构建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理论模型,以便厘清两者之间的传导机制。文章利用中国31个省区市2004—2013年的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并加以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金融发展扩大了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文章最后有针对性地给出了三条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张健 《特区经济》2010,(6):253-255
本文利用1952~2007年我国31个省际地区人均GDP数据,对地区间收入差距的变化趋势进行检验。结果发现:从整个样本期间来看,我国地区收入差距在逐渐缩小;以改革开放为节点分不同时段,检验结果表明改革前我国省际地区收入差距不断缩小,而改革后,我国地区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2.
选取西部12个省区1992—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变动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城镇化进程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产业结构合理化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而产业结构高级化对城乡收入差距未能产生显著影响;其他影响因素中,经济增长水平显著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参与程度、经济开放程度、财政支农政策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3.
考察了通信基础设施的城乡收入分配效应,初步探讨分析了通信基础设施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和途径,并据此提出了假设:通信基础设施促进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但是对农村人均纯收入增长影响不确定,受到其他因素作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通信基础设施确实有效促进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有一定抑制作用,结果为通信基础设施扩大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分析表明,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差距以及城乡人力资本差距是影响通信基础设施农村居民收入促进作用的重要因素,本文进一步的实证研究结果证实了这种分析。因此,在平衡城乡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并且提高农村教育、卫生投入以促进农村人力资本提升的情况下,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将有助于减少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4.
为深入分析数字经济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分别构建数字经济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3—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双向固定效应及门槛效应模型。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各区域数字经济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差异巨大;数字经济显著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相比于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显著;数字经济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以工业化水平为门槛变量的双门槛效应。  相似文献   

15.
杨焦  谢佳明 《科技和产业》2023,23(23):84-92
利用2013—202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PVAR(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探究数字经济与共同富裕动态影响关系,从数字基础设施、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3个维度分别考察对共同富裕福利性、保障性、发展性3个层面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样本考察期内,中国数字经济与共同富裕发展水平稳步提升,但区域发展不平衡性突出,呈现地区差异化的特征;数字经济与共同富裕发展水平之间存在互动效应关系,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为支持共同富裕提供新的动能;共同富裕的发展间接促进数字产业化的发展;数字经济的发展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共同富裕发展性水平,但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共同富裕福利性以及保障性水平的提高。根据所得结论,提出完善数字经济基础设施、以数字技术完善城市发展网络、推进数字产业化发展等建议,以促进我国整体共同富裕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逐渐扩大的趋势。文章选取2001--2005年我国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市场化程度越高的地区,城乡收入差距总水平也越低,但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会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因此,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一方面要进一步推进市场化、城市化的进程,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大政府对农村的投入,构建起收入公平分配的各种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的三个重要倾向:重城镇工业—轻农村农业、重资本密集型行业—轻劳动力密集型行业、重国有经济—轻非国有经济,并论证了这些倾向对城乡收入或消费差距扩大的影响机制,然后基于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本文的研究结果为理解中国城乡差距的成因提供了一个不同的视角,并对制定和调整城乡统筹发展政策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了1992~2012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研究了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FDI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这种技术溢出存在门槛效应:只有当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水平超过一定的"门槛值"后,FDI才会出现正向的技术溢出。本文的研究同时也显示,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能促进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本文的结果表明,在继续坚持对外开放,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力资本水平也是促进中国技术进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是调节居民收入的重要手段,有效缩小收入差距,保障人民生活水平是其核心功能,而实践与理论是否一致则需要进一步地研究论证。文章从区域视角切入,基于江苏省13市的面板数据,利用新古典增长理论构建模型进行收敛回归分析,对比在模型中加入社会保障支出这一控制变量前后收敛系数β的变动,从而分析社会保障支出对江苏省全省以及分别在江苏省南北内部的居民收入是起到"正向调节"抑或"逆向分配"的作用。回归结果显示,在苏南地区社会保障支出对收入起到"正向调节"作用,而在江苏全省和苏北地区则起到"逆向分配"的反效果,进而对江苏省提高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结构,平衡区域内部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服务业发展相对落后,东、中、西部发展很不均衡,影响各地区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也不相同。本文采用时间跨度为1998-2008年的年度数据,横截面单元为中国30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建立分析框架和经济模型,对影响我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服务业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的区域,影响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不同的,应采取有区别的政策促进不同地区服务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