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央银行会计集中核算系统于2005年正式上线运行,使得人民银行县支行会计部门成为中心支行的一个业务前台.减少了会计核算层次,在防范核算风险、提高资金清算效率上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给当前的审计工作带来了影响和挑战。针对会计集中核算系统运行后县支行会计业务发生的新变化.现就如何开展审计工作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基于中央银行会计集中核算系统(ABS)的央行会计业务准则,历经会计核算四集中系统、中央银行会计集中核算系统和大小额支付系统的推广使用,2008年县行会计核算网点业务集中到中心支行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民银行会计核算体制的改革,人民银行的会计核算方式由县(市)支行独立核算改为地市级了“集中会计核算、集中联行清算、集中会计事后监督、集中会计档案管理”的过中心支行集中核算,核算系统上挂支付系统,取消了县(市)支行的联行业务,完成程,同时也带来了中心支行核算部门管理的一系列问题。笔者存实践中做了一些探索,供商榷。  相似文献   

4.
一、表外核算内容的增加与制度建设的盲点 中央银行会计集中核算系统的运行.使原来独立核算的主体一县支行上移了,各县支行成为中心支行下属的营业网点,使中心支行核算内容和具体项目的归类发生了巨大变化.而服务于表内会计核算的表外科目核算的内容、种类和项目相应地得到了增加。同时,随着大额支付系统、会计集中核算系统的运行和版本的升级.相关的规章制度得到了建立和逐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5.
吴红 《新疆金融》2005,(4):26-27
财务集中核算管理是人民银行对中央银行核算系统的重大改革。财务管理的集中是会计集中核算的基础,财务集中报账制又是财务集中管理的具体表现。把所辖县支行的财务开支直接纳入中心支行的统一监控之下,打破了人民银行过去多年来的财务核算的传统模式,蹭强了中心支行对所辖县支行财务费用收支活动的管理与监督。自2002年开始推行财务集中报账制近两年的执行情况来看,县支行实行财务集中报账制有利有弊。  相似文献   

6.
赵果仙 《时代金融》2008,(4):128-129
<正>会计集中核算和事后监督体系的实施,改变了人民银行总行、分行、中心支行、县支行四级会计核算管理体制。建立以中心支行为基本核算单位,辖属县支行为网点终端的网络化、集中式的会计核算体系,同时建立了以中心支行为基本事后监督单位,对中支级会计、国库发行及所辖县支行的会计原始凭证集中管理,人工监督,并进行二次录入、复核的事后监督体系。会计集中核算和事后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赖以运行的子系统——会计集中核算系统已推广运用到全国所有的人民银行地市中心支行。在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下,人民银行县级支行实际上失去了独立进行会计核算的功能,县级支行所有的账务和核算资料都集中到中心支行核算中心和事后监督中心。会计集中核算对人民银行服务县域经济的功能带来了新的挑战。欠发达地区人民银行应如何弥补会计集中核算服务地区经济的不足,努力改善同城清算服务的方法和手段,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中央银行会计业务实行集中核算与监督以后,县支行在业务处理流程和劳动组合模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笔者立足于县支行会计业务核算与管理,对所面临的  相似文献   

9.
一、会计集中核算系统潜在的资金风险主要表现(一)弱化了营业部门“第一关”的责任认识,淡化了“要害岗位”资金风险的意识。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县(市)支行作为市中心支行的一个营业网点处理业务,其核算级别降低,由于不直接对外发生联行业务,过去非常重视的所有联行业务均作为  相似文献   

10.
人民银行县支行会计业务上收的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以来,部分省(市)人民银行在其辖内县支行开展了会计业务上收试点工作,为人民银行县支行会计业务上收提供现实经验。本文从县支行会计业务现状和问题入手,分析了上收县支行会计业务的积极影响,重点阐述了上收后县支行各类核算业务办理的可行方式及其利弊,最后对上收工作提出了配套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一、会计核算“四集中”后会计运作特点。(一)会计核算集中管理,改进了金融管理与服务。实施会计“四集中”后,以中心支行作为会计核算基本单位,会计主体上移,取消了县支行独立对外的联行功能,县支行仅作为市中心支行的一个网点参与异地的资金收付,改变了以往“一个分支机构一本账”的现象,中心支行实现了集中核算、集中管理,人为风险得到了有效防范。同时在市中心支行成立会计事后监督中心,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加强人民银行会计管理,提高会计核算质量,防范会计风险,人民银行在全国部分中心支行推广实行会计管理“四集中”,即:会计核算集中、会计事后监督集中、会计账务查询集中和会计档案保管集中。中心支行通过运行会计核算“四集中”系统,将县支行会计业务核算和管理权限上收,  相似文献   

13.
一、中央银行会计核算系统采用软盘备份存在的问题 中央银行会计核算系统一直采用软盘备份数据。2005年6月中央银行会计集中核算系统(简称ABS系统)在全国上线运行后。人民银行县级支行会计核算数据全部集中到人民银行地市级中心支行处理,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地市级中心支行尤其是所辖县支行较多的地市中心支行的会计核算数据量,仍沿用软盘备份暴露出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为了切实加强基层央行计算机系统建设,笔者对海南省17个县支行的科技工作现状进行了调查.目前县支行运行的应用系统有20 多个,其中重要业务系统有会计集中核算、国库集中核算、货币发行信息管理、金融统计信息系统等,县支行的各种信息传递基本实现了网络化.计算机在县支行的各项工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基层央行受自身科技管理水平的制约,存在着亟待解决的计算机安全隐患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大额支付系统于2005年6月底完成全国推广应用的同时,人民银行会计核算管理模式与资金清算模式均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确立了以地市中心支行为核算主体、县(市)级支行为终端网点的会计集中核算模式。这种核算主体和核算模式的改变,使业务处理流程、人员岗位分工、风险点及表现形式等都发生了质的变化。中央银行会计核算方式、核算手段的改变,其实质虽是单位内部业务活动的改变,客观上却引致管理活动及其相关关系的变化。因此,新形势下研究构建符合当前央行会计业务核算特点的会计联行监督管理体制,加强会计联行管理,防范和化解资金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甘肃金融》2002,(9):32-34
近年来,随着银行核算电子化的不断发展,人民银行为适应会计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加强中央银行会计管理,提高会计核算质量和会计信息反映能力,防范会计风险,将县(市)一级人民银行会计核算、会计事后监督、会计账务查询、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上收一级,适当集中(简称"四集中"),即改变现行的分散式、相对独立的会计账务组织体系,将会计核算主体由县支行上升至中心支行,建立以中心支行为基本核算单位、各县支行为营业网点的集中式会计核算体系.  相似文献   

17.
徐明 《华南金融电脑》2006,14(11):60-61
会计集中核算系统改变了原会计核算系统分散式、相对独立的会计账务体系,将会计核算主体由县支行上升至中心支行,建立以中心支行为核算中心,各县支行为营业网点,达到“减轻会计人员的业务量、简化业务处理过程、降低差错率和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的新会计核算系统。但基层央行营业部门的岗位没置尚未适应会计变革的需要,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中央银行会计集中核算系统于2005年正式上线运行,使得人民银行县支行会计部门成为中心支行的一个业务前台,减少了会计核算层次,在防范核算风险、提高资金清算效率上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给当前的审计工作带来了影响和挑战.针对会计集中核算系统运行后县支行会计业务发生的新变化,现就如何开展审计工作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近期,通过对人行石家庄中心支行辖内17个县(市)支行会计人员现状调查了解发现,县支行会计队伍存在专业人才不足、人员老化、计算机操作能力欠缺等问题,再加上县(市)支行会计科对口的上级处室多,服务、监管任务繁重,造成现有人员状况不利于制度的执行,以及业务培训与新业务存在差距,进而影响辖区核算质量的提高.基于此,加强基层央行...  相似文献   

20.
目前,人民银行地市中支会计集中核算系统已进入模拟运行阶段,即将上线运行。会计集中核算系统改变以往单机版的会计核算系统的模式,采用“客户端-中间件-服务器”的处理结构,各县支行成为中支核算中心下面的营业网点,网点前置机、综合柜前置机、联行柜前置机通过人行内联网和核算中心后台服务器通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