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随着石油勘探和开发程度的延深,低渗透油田储量所占的比例愈来愈大,低产井愈来愈多,目前镇原油田低产井占总井数的三分之一,如何提高低产油井产能,形成有效的治理技术,是进一步保证稳产、提高油藏开发水平、保障油田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本文主要针对镇原油田低产井的生产特点,分析低产井分布规律、主控因素,并对低产井进行分类,通过井网优化、注水技术政策优化、储层改造措施等手段提高单井产能,实现提高储量动用程度的目的,改善油田开发效果、提高采收率。  相似文献   

2.
随着油田的不断开发,由于诸多原因必然产生大量的低产低效井。低产低效井不仅使油田注采对应状况变差、储量动用不均衡,而且还会直接影响油田生产和采收率的提高。文章利用盈亏平衡原理给出了低产低效井的定义以及判别方法。卫星油田现场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可以提高现场的工作效率和选出低产低效井的客观性、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渤海C、S、N三个重质稠油油田,分析了低产浅油斜井的运行周期及故障原因,采用新的工艺技术对一部分中、低排量井进行了生产试验,试验表明,连续杆驱螺杆泵机组产量高、能耗少,经济效益好,为海上稠油油田类似井况机采方式的优选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油砂山油田目前共有油井364口,开井344口、平均单井井口日产量1.06吨,平均单井核实日产油0.84吨。目前油田日产小于1吨的井有216口,占所开井数的62.79%,油田单井产量低成为制约油田上产的瓶颈,针对这种状况油田2014年大力开展低产油井酸化解堵工作,整体措施效果显著,对油田提高单井产量及后期低产井治理提供了有效可行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随着油田地下原油的不断被开采,地层中原油含量不断降低,地层的能量不断下降,如何提高油井产量是目前需要重点研究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调研分析,针对低产井油井产量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低产井机械采油抽油机,该抽油机在不增大抽油机尺寸的前提下,有效提高了抽油机的冲程。通过研究对于提高低产井的采油效率,增加油田产量,提高油气田勘探开发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径向水平井技术可为低渗透、稠油、老油田复产和边际油气提供一种经济高效的开采途径。介绍了美国RDS(Radial Drilling Services)径向水平井技术的原理、工艺、设备、施工步骤及现场应用,分析了RDS径向水平井技术在低渗透井、低产井、稠油井和二次开发井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渤海油田经过40多年开发,部分油田进入低产高含水期,为确保油田3000×104 t稳产,必须对逐年增加的低产低效井进行治理.通过单筒双井占位钻具技术解决了单筒双井浅层预斜防碰问题,利用地面置换井口技术改造了一批结构特殊、腐蚀严重的岩屑回注井开展侧钻,利用508 mm(20")以上大尺寸隔水管开窗技术盘活了因隔水管变形导...  相似文献   

8.
曙光油田薄互层状稠油油藏杜255块,在直井开采条件下,存在井间剩余油难以动用,采油速度低,最终采收率低,且平面采出状况差异较大等问题,近年利用水平井重建井网进行二次开发并取得良好效果,但不同砂岩组水平井生产效果差异较大,多方面对比分析,差异原因主要为生产效果较差的砂岩组低产油层比例偏高,严重影响吸汽效率,为水平井后续开发提供指导方向。  相似文献   

9.
随着油田的开发,很多油田都步入开发中后期,部分地区储层空隙结构逐渐变差,含水率上升,产量下降也越来越严重,降低生产效益,造成资源浪费。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实现降本增效,本文通过沉没度变化曲线、示功图变化特征以及油井开抽生产各时刻的产量来确定开关井时间,研究分析了确定低产低效井间抽工作制度的方法。并结合现场实测数据,合理制定油井间抽工作制度,不仅能够提高泵效,还能节约电能,减少设备磨损,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为低产、低效、低渗透油田的经济开采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0.
胜利油田进入中后开采期,高含水、低产液油井数量逐年递增,平均单井产量降幅逐年增大。通过调研测试发现,目前油田在用的各类单井计量技术对低产液油井计量还存在液量计量准确度低;低产液井串接混输,无法实现单井量油。以上问题已严重影响了油田生产的稳定运行,而油田从未对低产液油井的计量进行过针对性的研究。针对这个问题,设计出一种移动式计量装置,在现场测试过程中又对其进行了改进。测试数据表明,该装置将原油产量计量误差减小至5%以内,并满足了实际检测符合率≥91.7%。  相似文献   

11.
油田开发到一定阶段就会出现部分低产低效井,对低产低效井进行治理,确保低效井实现稳产是提高油田开采率的重要途径。合理间抽是治理低效井的一种常用方法,本文分析了常见间抽技术,包括液面监测间抽、限时间抽、人工间抽及智能间抽;同时分析了低效井合理间抽制度的确定方法与应用情况,包括低效井合理间抽技术的选用,试验井概况与间抽制度确定方法,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2.
渤海Q油田为中高孔渗油藏,储层胶结疏松,泥质含量高。油井含油井段长,小层多,非均质性强,层间矛盾突出。油田原油黏度大、胶质含量高。随着油田进入中高含水开发期,地层堵塞问题日益严重,造成油井低产、低效。油井低产原因复杂,针对不同的污染原因,目前该油田成功应用了酸化、非酸、生物酶等油井解堵技术,这些技术具有各自特点和适用条件。应结合不同的油藏特点和低产原因,设计高效低伤害有针对性的解堵体系,同时优化工艺,达到控水增油和高效开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在对胜利油田滨二块砂二段油藏的地质特征、注采井网、开发现状进行精细研究的基础上,科学分析了单元双低(采油速度低、采出程度低)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一套技术先进的双低治理方案,采用“增量法”进行经济评价表明,该方案不仅技术可行,而且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是低产老油田恢复能力的好办法。  相似文献   

14.
针对低产低渗透油田地层能量低、供液能力差、单井产量低等导致油井检泵周期短的问题,改进日常洗井方法,优化扶正器位置和数量,下冲砂管柱清理管柱泥砂,实施间歇采油系列技术.试验证明:该系列技术在延长低产低渗透油田检泵周期上成熟、可靠,推广应用后,检泵周期持续攀升.  相似文献   

15.
要想改变低渗透油气田多井低产的落后状态、转变油田发展方式、实现少井高产的战略目标,就要充分利用海上裸眼水平井完井压裂完井,因此,许多地区的油田将水平井裸眼分段压裂完井技术引入其中。但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受到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导致完井管柱不能完全准确的按照设计的位置安放。许多施工项目工作者依据多年施工经验,制定出适合当地油气田完井工艺的流程并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完善海上裸眼水平井完井压裂一体化管柱的施工管理制度,文章将对此展开相关的论述。  相似文献   

16.
安塞油田王南区是低渗、低压、低产的“三低”油田,每年都新增一些高回压井组。为了满足高回压治理要求,我们认真分析了油井高回压原因,并针对高回压原因开展了降回压技术应用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T井是盆地中央凹陷区某凹陷某向斜上的一口大位移井,在介绍T井设计简况的基础上,对T井施工中的轨迹控制和安全施工技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T井施工的成功,为油田大位移井钻井施工提供了可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8.
镇原油田三叠系油藏属于低渗透油藏,具有"低渗、低压、低产"的特点,油田关井后压力恢复缓慢,常规的尾管测试径向流占井时间长,影响产量幅度大,压力检测手段有一定的局限性且无法测取关井前井底流压。油井井下关井测压占井时间短,影响产量少,同时通过优化管柱结构,可达到降低井下作业费用的目的。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管柱结构和座封时间情况下压力恢复曲线形态的变化特征,提出适合镇原油田低渗油藏的油井关测技术。  相似文献   

19.
低渗透油藏由于其储层的特性在生产的不同时期需要采取相应的增产增注措施以提高单井产量及注水井的注水量。陇东油区为“低渗、低压、低产”的三低油田,相对高渗油田来说更容易堵塞。本文对长庆油田陇东油区的地质特征,堵塞物的形成及特性进行了研究,并且对增产增注的新技术—硝酸粉末混合酸解堵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以决陇东油区“三低”和层状油田开发中后期的不同井况油水井增产增注难题。  相似文献   

20.
渤海Q油田部分水平生产井存在筛管泥质堵塞现象,导致油井低产、低效,影响油田产量。根据油井储层地质特征、单井生产动态历史、地层能量状况等资料,对油田筛管泥质堵塞井进行筛选,并根据井型和管柱类型针对性治理,解除筛管泥质堵塞,提高油井产液量,释放油井产能。研究结果为油田筛管泥质堵塞井识别和治理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