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气球经济"与"泡沫经济"的联系与区别我们知道,"泡沫经济"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一种不健康经济现象。历史已经表明,"泡沫经济"是形成国家或地区经济危机的根源之一。通常以证券化资产(如股票)和房地产价格的超常规上涨为基本特征形成虚假的繁荣,并因此导致普遍的高赢利预期和资本投机浪潮。  相似文献   

2.
◎警惕西洽会"泡沫经济"◎在国内外设西洽会常驻机构◎建议更名为"中国国际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2008年4月,第十二届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即将在西安召开。从1997年开始,12年来,"西洽会"已  相似文献   

3.
泡沫或泡沫经济一词来源于西方经济学界,简要的释义是:虚拟资本的过度增长.具体的解释是:在市场经济活动中,通过各种自然的或者人为的"狂热"活动,使得某种商品、某种资产或某个公司股票的价格猛涨,若干倍远离其价值.这种若干倍猛涨形成的价格,不能长期维持,最终会像泡沫一样地破灭,这就是泡沫或泡沫经济现象,其中比较典型的,则称之为泡沫事件.但是迄今为止,国际上对泡沫或泡沫经济并没有作出统一的令人信服的释义,西方有名的<新帕尔格雷克经济学大辞典>就明确指出:"理论界尚未达成对泡沫经济的一致同意的定义".  相似文献   

4.
2002年以来.我国GDP增长速度已连续4年超过10%,经济增长表现出过热的趋势,在许多过热的产业方面表现出与日本泡沫经济的相似,因此研究日本泡沫经济有利于我国从中吸取经验.  相似文献   

5.
以北海和海口为核心城市或地区曾一度出现"泡沫经济"而步入萧条.如何走出"环北部湾现象"的瓶颈,成为困惑北海经济乃至环北部湾经济的中心问题.本文以北海、海口为代表,围绕"环北部湾现象"的症结进行深层次分析,寻找生成现象的内在因素与外部条件,探求走出困境的思路,旨在对当前北海及广西沿海地区冲出重围复苏经济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现在是人类历史上机会最多的时代之一,也可能是人类历史上经济最动荡的时代之一."这是哈里·登特在其探究泡沫经济的名著《下一个大泡泡》结尾的精辟之语.  相似文献   

7.
泡沫经济以及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的连锁反应,促使人们更加关注经济发展模式的周期性调节机制。本文基于泡沫经济非均衡性的假设,对现有的泡沫经济非均衡性研究文献进行分析,并从经济模式改良主义的视角,提出泡沫经济非均衡性诱致的经济模式转型路径,并提出了完善经济发展模式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塞浦路斯由于其自身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特立独行的“避税天堂”的国际地位,在其经济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的过程中也不断产生出不可避免的泡沫经济,这种泡沫经济在其银行业最为显著.自2008年经济危机影响全球以来,塞浦路斯的经济发展模式和银行金融模式走到了崩溃的边缘,这给我国提出了多方面的警示.  相似文献   

9.
文章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形成和急速破裂的主要原因,并结合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与经济衰退背景下中国货币当局采取的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政策,认为在全球经济失衡的大环境下,中国政府必须综合运用各项财政、货币政策,灵活调节经济,方能避免重蹈日本泡沫经济的覆辙.  相似文献   

10.
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会发现一些字词频频出现,其中提到"发展"294次,"人民"145次,"坚持"110次,"改革"86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82次,"民主"70次,"和谐"31次.透过这些高频字词,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发展方向,更可以领悟到党的先进性所在.  相似文献   

11.
日本的泡沫经济已经破灭十几年了,由其连带发生的通货紧缩,在最近的10年中一直肆虐着日本的经济。泡沫经济究竟如何在日本产生,谁是泡沫经济的罪魁祸首,又是谁第一个发现泡沫经济的弊病,并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呢?理清这些问题,对深入挖掘泡沫经济在日本产生的社会及经济制度基础十分有  相似文献   

12.
制度创新是"市场换技术"战略成功的根本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反思我国家电、电子、汽车等行业发展的问题时,"市场换技术"战略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许多学者认为,"市场换技术"战略是失败的.笔者认为,当初作出"市场换技术战略"的决策,完全是合情合理、合乎逻辑的.错就错在换来"技术"以后我们怎样消化、吸收、模仿和创新上.吴敬链曾说过,"制度重于技术".只有不断创新制度,激励企业在模仿基础上去创新,"市场换技术"战略才有可能成功.  相似文献   

13.
虚拟经济的功能在于动员储蓄转向直接投资,这有利于分散经营风险、降低交易成本,同时便利资本流动和产权复合,从而加速国际经济和金融一体化的进程,培育和繁荣国内金融市场.但它也有负面影响,即可能会促生"泡沫经济"、其波动会对实体经济需求产生剧烈震荡、它可能会成为监管和税收的"盲区".企业在利用虚拟经济时要明确自己的投资目标、严格控制风险,充分利用虚拟经济服务于实体经济的特性,合理运用金融工具,提高企业的效率.  相似文献   

14.
蔡静 《发展》2017,(12)
1 一、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者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三个层面反映了全体中国人民的价值追求,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国家层面,"富强"体现了经济价值目标,"民主"体现了政治价值目标,"文明"体现了文化价值目标,"和谐"体现了社会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为社会层面,"自由"是实现人民"全面发展"的保障,"平等"是实现人民"合法权益"的保障,"公正"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保障,"法治"是实现人民"安宁幸福"的保障;"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个人层面,其中:"爱国"是为人之本,"敬业"是兴业之本,"诚信"是处世之本,"友善"是立身之本.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认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5.
“泡沫经济”的供给弹性论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迈 《南方经济》1999,(5):47-48
进入90年代之后,日本经济发生了问题,人们说问题是泡沫经济带来的。于是,泡沫经济引起了世人的关注。最近,金融风暴席卷东南亚,据说起因之一又是泡沫经济。到底什么是泡沫经济?它是怎么形成的?有什么危害?这些问题大有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16.
应对金融泡沫经济拓展东亚金融合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纪之交,全球性金融泡沫经济已经形成并迅速发展。本文分析全球性金融泡沫经济形成的基础条件、大致表现、基本特征、主要根源及恶化趋势,进而剖析全球性金融泡沫经济发展对东亚经济体的长期负面影响和短期冲击,以及近期全球性金融动荡对东亚经济体造成的严重态势,最后提出应对全球性金融泡沫经济发展,进一步拓展东亚经济体金融合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从制度互补看日本终身雇佣制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日本的终身雇佣制曾与历史、政治、文化等制度环境和其他企业制度高度互补而发挥了巨大的治理优势.但在上世纪90年代"泡沫经济"破灭以后,随着日本企业所处的市场条件、技术条件、产业结构以及国际经济环境的剧烈变化,日本企业的终身雇佣制发生了一系列变革.这种变革并未向着英美模式中的市场化雇佣趋同,而是在调整后的终身雇佣与市场化融资之间形成了新的制度均衡.  相似文献   

18.
冯琦 《特区经济》2009,(11):257-259
虚拟经济过度膨胀,使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增长相背离,引发泡沫经济。一旦泡沫经济破灭会给宏观经济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这次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就是虚拟经济负面影响的必然结果。因此,适度发展虚拟经济,预防泡沫经济的发生,对于促进我国虚拟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警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英语教学实际上包括"教"与"学"."教"与"学"通常具有互动性."教"是外因,"学"是内因.好的教学理论、教学技巧和方法可以为学习者提供学习条件.但学习者是主体、是学习的内因,学习者的动机、目的、策略以及努力程度都直接影响学习者的成绩.在相同的教学条件下,学习者可因某些因素的不同有很大的差距.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受教与学两大因素制约的,"教"是为了"不教".因此,"学"与"教"同等重要.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从世界范围来看,泡沫经济已经取代经济衰退成为经济增长的梦魇。从1990年泡沫经济崩溃至今,日本经济一直在不景气中挣扎。而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中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中国香港房地产泡沫的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