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党的十七大报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出的新要求.青海"十二五"规划中也指出:"更加注重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于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促进各区域经济共同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青海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 青海省有悠久的人文历史,独特的民族风情,辽阔的地域空间和复杂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丰富的生物资源、民族文化资源,这为发展民族特色经济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同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问题较为突出.青海区域经济中非均衡是长期的,即有产业、部门之间的非均衡,又有城乡之间的非均衡.因此,青海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应以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为指导.  相似文献   

2.
"一带一路"发端于中国,贯通亚洲东南亚乃至欧洲部分区域,东牵亚太经济圈,西系欧洲经济圈,是促进亚洲和世界趋向经济一体化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带.青海作为古丝绸之路南部的一个重要渠道,"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影响青海的每一根发展神经.面对这样的挑战,结合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的青海,依据地理优势、丰富的资源、多样性的文化、独特的生态环境,主动迅速融入.在"一带一路"战略带动下,青海发挥自身的优势,随着与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形成青海开放新格局.本文根据"一带一路"战略,分析青海这样一个内陆欠发达地区借力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所带来的发展契机,积极发挥主要战略优势及发展现状,构建更加完善的经济建设体制,深入实施促进青海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3.
韦岩峰  默子然 《特区经济》2012,(10):167-169
"四个发展"是推动青海省经济社会科学转型的重要路径,是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发展模式。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能够体现并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的新兴产业。通过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确立青海新的经济增长点;转变青海经济发展方式;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使青海更好的实践科学发展观。通过发展青海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助推青海省"四个发展"。  相似文献   

4.
青海作为资源大省,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可以扬长避短,充分利用丰富的矿产资源,大力发展矿业经济,用矿业助经济腾飞.因此,在"十一五"期间,应当着力推动青海矿业经济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青海城镇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制约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青海省实现城镇化建设的机遇,对于青海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改善、突破青海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等诸多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来青海的保险与经济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本文主要是借助于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青海保险对青海相关经济领域的关联度。通过分析在对策上提出青海保险应加强多层次保险市场的建立和农村保险市场的培育。  相似文献   

7.
青海旅游经济在新时期具备许多有利发展的环境与条件,不利其发展的条件亦朝着逐步改善的方向转变.应当从发展战略高度确立旅游经济的产业地位,做大做活旅游业.这是发展之所需,是大势所趋.当务之急是调整经济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青海旅游业的产业地位,将其突出体现在"十一五"计划中,并在旅游经营策略、宣传、竞争意识、项目争取等方面进一步加以调整或改善,从而壮大青海自我发展能力,提高自我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国家战略的推进及青海省坚持不懈的发展,青海国内生产总值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5000美元,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时期.十二五以来,青海提出"两新""三区"的战略目标,经济产业结构的升级、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新型产业的兴起,对劳动力市场提出了新的需求,高素质的应用型和高技能型专门人才将成为今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主体.本研究通过借鉴前人的理论成果,分别从高职教育的发展规模与速度、培养目标与培养层次及校企合作等角度探讨青海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在此基础上,分别从政府、企业、学院三方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通过政府的引导,企业的推动,高职院校的努力,使青海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青海农业旅游发展的研究对于确保农业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对于解决"三农"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在分析和评价青海农业旅游资源优势的基础上,探讨了青海农业旅游发展的模式,并提出了青海农业旅游发展的一些实施策略,以促进青海农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西部大开发的浪潮中,如何发展自身经济,迎头赶上并超过经济发达的地区,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我认为,要实现青海经济大发展,就必须大力发展特色农牧业.发展特色农牧业,是"十五"计划的重要内容,被视为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就青海而言,发展特色农牧业,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针对青海经济新常态特点、发展趋势,归纳总结了目前安全生产现状,研究和探讨了青海经济新常态对安全生产的影响并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2013年9月,习近平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伟大构想,目的就是创新欧亚各国合作模式,促进形成一个经济联系密切、彼此发展空间广阔的经济合作区域.柴达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地域辽阔,已成为青海工业经济的聚集地,由于区域生态脆弱,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古丝绸之路途径青海,形成赫赫有名的"青海道",又称南丝绸之路,青海道分三路,北路出西宁向西北行,渡大通河,越祁连山,进入甘肃;中路出西宁经青海湖北岸,沿柴达木盆地北缘至大柴旦,北上经当金山口至敦煌;南路自西宁过日月山,沿青海湖南岸、柴达木盆地南缘,经都兰,格尔木,西出阿尔金山至新疆若羌.中路和南路均在柴达木盆地,出省境后经河西走廊与新疆的丝绸之路合并.汉武帝时,张骞第一次通西域,就取道柴达木盆地往返.历史证明,柴达木地区是物流发展的重要通道,加快发展物流业对促进柴达木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景芳 《改革与战略》2011,27(12):65-68
绿色经济是能同时产生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人类活动,发展绿色经济可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文章从青海独特的地域特点出发,分析了青海发展绿色经济所具有的优势、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实施绿色经济发展战略的政策导向。  相似文献   

14.
走近青海高新区,你既能领略青藏高原丰富的自然资源,也能体味色彩斑斓的藏医药文化,更能体验青藏高原博大精深的昆仑文化……近年来,青海高新区以打造产业转型升级引领区、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自主创新示范区和科学发展先行区为宗旨,依托现有的区域特色经济优势,提出了建设"文化名区"的战略目标,大力组织实施文化工程,不断丰富区域的文化底蕴,已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15.
一、青海产业结构的基本特征解放后,青海产业结构演进历史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青海解放到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解放前的青海经济,基本上是单一的农牧业经济。1949年青海社会总产值构成为,农牧业78.7%,工业11%,其它产业10.3%。解放后,着眼于青海当地资源、青海省内市场,在国家投资支持下,陆续兴建了一批以食品和皮毛加工为主的轻工  相似文献   

16.
景芳 《北方经济》2010,(23):44-45
二战后,科学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各国收益增长的差异源自人力资源的质量与存量"已成为经济学家的共识,现代人力资本理论运用而生,并对现代经济发展的政策选择产生了积极影响.青海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民族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确立以人力资本积累作为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主导战略,是实现青海民族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7.
一、战略地位思考之一:青海有两大经济优势,其中一大经济优势在柴达木。把青海经济摆到全国经济中去分析,应该说,青海经济比较明显的优势只有两个,一个是黄河上游的水力资源优势,一个是柴达木盆地的矿产资源优势。青海的两大经济优势,有一大经济优势在柴达木盆地。这一点就决定了柴达木盆地在全省乃至全国经济发展中的非常  相似文献   

18.
基于1995—2016年青海宏观数据,使用普通最小二乘法,构建了青海经济增长与新克强指数的差分模型。研究发现:青海省经济增长的贡献主要来自于工业用电量、铁路货运量和能源消费总量。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和R&D经费支出对青海省经济增长影响不显著。整体上反映出青海产业结构以工业为主,金融服务经济发展能力不足,科技创新驱动经济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19.
占青海面积超过50%的三江源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有"中华水塔"之称,保护三江源,重要性不言而喻;青海90%以上的资源集中在柴达木盆地,因而成为青海省重点开发区域。对青海来说,在保护脆弱生态的前提之下谋求经济的发展,确实需要高超的艺术。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四川周边省市区的经济增长与四川经济增长的关系。通过对四川经济增长和周边7省市区经济增长关系进行相关分析,发现四川的经济增长和重庆有强相关关系,和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间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和西藏的关系较弱。本文通过构造邻里绩效指标,研究了四川周边地区经济增长对四川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结果表明重庆、陕西和贵州对四川的溢出效应最大;通过进一步引入引力模型研究四川和周边地区经济联系强度,研究发现20世纪90年代以来,四川和周边地区经济联系明显加强,特别是和重庆的联系最强,其次分别是陕西、青海和云南、贵州。本文把邻里绩效指标引入索罗经济增长模型,研究了得自周边地区的溢出效应对四川经济增长的影响,表明得自周边地区的溢出效应确实对四川的经济增长有重要贡献。根据研究结果笔者认为,四川在坚持"大开放促大发展"的方针时,一方面要按照建设"开放四川"的要求,实行对内对外开放并举,"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另一方面,特别要加强对内的开放,切实推进区域合作交流,加强和周边地区的经济联系,尤其是重庆和陕西这两个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比四川高的地区的经济联系,特别要加强与重庆市的紧密合作,推进成渝经济区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