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货物贸易改革以后,贸易跨境外汇收支监管方式发生改变,外汇局对贸易企业实行分类管理,对A类企业的贸易收支给予极大便利,而对C类企业则实行严格监管。最近浙江外汇局辖内查处了一起外汇指定银行员工试图通过“偷梁换柱”的方式掩盖其为C类企业办理收结汇业务的案件,值得各外汇指定银行引以为鉴。  相似文献   

2.
货物贸易改革以后,外汇局对贸易企业实行分类管理,金融机构在办理B类企业付汇、开证、出口贸易融资放款或待核查账户资金结汇或划出手续时,需要进行电子数据核查,通过监测系统扣减其对应的可收付汇额度。最近,某外汇局查处了一起外汇指定银行为B类企业办理收结汇业务而未按规定核注的案件,各外汇指定银行应引以为鉴。案情:外汇局通过货物贸易监测系统进行日常监测时发现,某外汇指定银行于2013年4月9日为某B类企业办理货物贸易出口项下  相似文献   

3.
为完善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推进货物贸易便利化,方便进出口企业,外汇局对货物贸易进出口企业实行了分类管理。对“A”类企业贸易外汇收支,实行便利化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外汇局对B类企业贸易外汇收支实施电子数据核查管理,B类企业应当在其可收付汇额度内办理贸易外汇收支。外汇局如何核定B类企业的出口可收汇额度和进口可付汇额度?  相似文献   

5.
杨仁荣 《中国外汇》2014,(23):69-69
货物贸易改革以后,外汇局对贸易企业实行总量核查、分类管理的政策,不再采用逐笔核销的方式。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指引》第四条规定承担起“合理审查企业提交的贸易进出口交易单证的真实性及其与贸易外汇收支的一致性”的职责。但是,外汇局在今年开展的银行转口贸易专项检查中发现,在银行的经营目标与外汇监管目标出现矛盾时,个别银行履行真实性审核职责不到位,甚至突破底线,使贸易虚假交易得以通行,将自己外汇政策执行者错位成事实上企业违规的协助者。  相似文献   

6.
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在全国推广后,外汇局对货物贸易企业实行名录、分类管理,极大地便利了企业货物贸易外汇收支。但近期外汇局却发现,个别银行为贪图方便,放松相关政策的执行,为已经纳入C类的企业继续按A类政策办理业务。这些行为,受到了外汇局的严厉处罚,需引以为戒。  相似文献   

7.
Q:上海某外资独资公司,准备在苏州工业园区开设分公司从事进出口业务,银行告知需到外汇局办理名录登记。请问名录登记是什么?进行登记需要准备什么材料?A:外汇局实行“贸易外汇收支企业名录”登记管理,统一向金融机构发布名录,不在名录的企业金融机构不能直接为其办理贸易外汇收支业务。因此涉及贸易外汇收支业务的企业,均需到当地外汇局办理名录登记手续。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服务贸易外汇收支规模不断扩大,但相关的服务贸易外汇管理政策相对滞后,不利于服务贸易的均衡发展和外汇局对其实施有效监管。鉴此,需要对相关政策进行研究,提高服务贸易外汇管理的效果与效率。  相似文献   

9.
外汇局可将外汇指定银行分为A、B、C三类,实施分类监管。其中,A类为经营外汇业务合规性优良的银行;B类为经营外汇业务合规性一般的银行;C类为经营外汇业务合规性明显欠缺的银行。分类监管的基本原则是“区别对待、奖优惩劣”。  相似文献   

10.
《金融纵横》2007,(9):13-16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高速发展和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变化,我国贸易融资规模也呈逐年较快增长势头。江苏省分局采用分层抽样的调查方式,在全省7465户有进出口贸易外汇收支的企业中抽取了659户企业进行调查,并通过抽样数据推算了全省贸易融资的规模,同时笔者还运用同期海关和外汇局统计的进出口、外汇收支等宏观数据及外汇局内部掌握的外汇收支情况表及贸易信贷统计数据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证明本次调查数据可信度较高。  相似文献   

11.
按照相关的政策规定,外商投资企业外国投资者所得利润,可以按外国投资者投资额占注册资本比例汇出境外,外国投资者可直接在外汇指定银行办理,银行及时将该项业务向外汇局进行备案,近期,部分外汇指定银行反映在处理外资企业人民币购汇对外支付股利业务过程中发现,在企业实际存在应付股利的情况下,业务系统备案环节显示企业"无尚可处置的应付股利"。深入了解后我们发现此种情况事出有因,外汇局在外国投资者境内所得利润监管方面有许多亟待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12.
2008年4月1日外汇局在天津等六省市启动了服务贸易外汇管理改革试点,探索服务贸易非现场监管方式。2008年4月1日外汇局在天津等六省市启动了服务贸易外汇管理改革试点,探素服务贸易非现场监管方式。本文结合天津市分局开展试点工作的情况,探讨服务贸易外汇非现场监管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3.
在从“稻草人式“监管到有效监管的过程中,我们加大了对银行的授权。为了加强外汇局对银行的有效监管,建议建立外汇局内部的连动机制.在对外汇指定银行实施分类管理的同时,加强对银行外汇业务的检查。  相似文献   

14.
鼓响催劲舟     
《中国外汇管理》2011,(21):28-31
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改革的目的,是要建立起对进出口统一进行主体管理的新型贸易外汇管理模式,以最大程度地便利企业和银行的对外贸易收支,提高外汇局的监管效率。在企业层面上,通过改革,企业的负担将大幅减轻,95%以上的合规企业将最大程度地享受到政策便利;银行日常业务审核和操作亦得到简化。  相似文献   

15.
《中国外汇》2008,(9):56
随着贸易便利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外汇指定银行肩负起越来越多的“代位监管”责任。可是,这家银行竟然放弃应负的监管职责转而为企业的违规操作提供“热情服务”。  相似文献   

16.
《吉林金融研究》2006,(6):12-14
在我国经济转型时期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形势下,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给涉外企业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创造了有利条件,对外汇管理部门更新服务理念、提升服务能力、优化服务质量也是有力的促进。以吉林市为例,近三年来,吉林市贸易进出口额迅速增长,2003、2004、2005年全市进出口付汇总额分别为2.4亿美元、4.5亿美元、6.6亿美元。进出口总额的快速增长带动着进出口核销业务量的加大,从而增加了外汇局和企业的核销成本,从经济角度考虑,企业应该退出进出口核销环节。然而在现阶段,由于进出口核销中特殊业务较多,经济建设中一些不易预防的突发事件还不可规避,因此外汇局应尽快改变进出口核销监管方式,让企业循序渐进地退出进出口核销过程。开拓利用非现场监管手段监督各外汇指定银行和涉外企业开展业务的有效途径,实现以总量核销为基础的外汇监管手段,达到服务有为、监管有效的目的。现阶段要突出解决好六个问题,确保对外服务与风险防范的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17.
虽然人行2003年第3号令将外汇反洗钱的报告机构界定为经营外汇业务的金融机构,但目前只是将经营外汇业务的银行类机构纳入报告主体范围,所以至少存在以下数据采集盲点:一是不通过银行办理的外汇资金跨境收支漏监测。由于外汇局一直将监管重点放在各外汇指定银行,对于邮政国际汇兑及西联汇款业务过程中存在的化整为零及汇入管理失控问题越来越突出。这部分外汇收支既不办理国际收支申报,亦未按规定进行真实性审核或纳入反洗钱情况监测。二是经营外汇业务的证券保险机构尚未被纳入报告主体范围。  相似文献   

18.
当前,地市级外汇监管主要是当地外汇局对所辖外汇指定银行及涉汇企业跨境资金流动的合规性进行监管.而对B股证券的发行与交易、出口货运险的境外出险理赔支付、邮政储汇局的国际业务等的监管近乎空白.监管中存在“扫帚不到”的地方,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外汇监管盲区。  相似文献   

19.
外汇局湛江市中心支局辖下某企业2006年4月27日在湛江海关报关出口菠萝罐头90000千克,核销单号为007803452,报关单号为168899352,币别为美元,成交总价为54000美元,贸易方式为一般贸易。企业已于2006年6月8日在电子口岸作交单处理,8月3日经外汇局核查,存中国电子口岸、出口收汇监管系统和网上核报系统外汇端中均可以查到该核销单的相关数据信息。  相似文献   

20.
银行作为经营外汇业务的特殊主体,对外汇管理政策和改革措施的落实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将外汇指定银行纳入主体监管视野,推进对银行实施主体监管的进程,对加快转变外汇管理方式,提高监管效率,更好地满足市场主体日益增长的便利化需求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构建银行主体监管框架外汇局应综合考虑银行考核结果和评定等级对银行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