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外企业》2003,(2):40-44
农业劳动力比重的大小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准之一。农业劳动力的剩余,意味着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特定经济发展阶段,即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过渡时期出现的一种必然现象。扬州市的实践表明:不同产业收入的差异是造成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内在推力,非农产业快速发展对劳动力的不断需求是形成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外在拉力,农民渴望提高生活水平和追求自身发展是形成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动力,科技进步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根本推动力,政府力求保持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社会稳定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促进力。扬州市的实践还表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输出影响到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仅是农村、农民的事,而是一项全社会的系统工程。一个县、一个市小环境的改善对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需要国家的宏观制度环境的支撑。  相似文献   

2.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 我国是一个农村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目前农村劳动力在社会总劳动力中所占的比例为70%,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高出几倍。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既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又激发了新一代农民冲破传统观念,离开休养生息的土地,到外面闯荡的强烈欲望。于是,在上世纪80年代出现了“民工潮”,即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利用农闲之时,自发组织季节性外出,到城市打工或经商。当时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季节性、临时性和转移的不完全性。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已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具有转移规模大、转移长期性、转移完全性的特点。现阶段,  相似文献   

3.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农民工就业能力,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也是党中央、国务院实施的一项重大惠民行动。但我们对某县2006年度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补助资金的使用及效益情况进行审计调查发现其资金的使用存在问题不少。  相似文献   

4.
赵倞 《活力》2011,(9):F0004-F0004
五大连池市作为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先进县、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基地县。多年来,坚持以促推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促使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以加强劳动力转移优质服务为手段。强力推进农民教育培训、用工市场对接、返乡创业指导和土地规模经营。促进了劳务产业大发展、快发展。  相似文献   

5.
宜昌市现有农村人口272万人,农村劳动力147.52万人,其中从事农林牧渔业的98万人,人均耕地1.5亩。面对增收致富任务和人多田地少的现实,宜昌市把组织农村劳动力的就业与转移提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来抓,深入展开了一场农村富余劳力向非农业发展、向非农村转移、向非农民转变的持久战,解决农村劳动力供需矛盾,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并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新格局。2004年底,全市在外务工就业的农民为25.93万人,占全市农村劳动力资源总数的17.6%,实现劳务输出收入15.58亿元。  相似文献   

6.
程殿洪  陈世娟 《活力》2010,(14):186-186
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已超过农村劳动力总量的1/2.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近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安庆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市,2005年末全市共有乡村人口512万人,农村劳动力达306万人。农村劳动力过剩,人力资源闲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就业、制约了农民增收。近年来,安庆市劳务输出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统筹城乡发展,将劳务输出工作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措施来抓,使得该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已逐步形成规模,并渐趋稳定,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8.
解决“三农”问题的最大难题是如何解决农民的增收,解决农民增收的难点在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如果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无法转移出去,农民的富裕、农村的现代化就难以实现。着眼于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就业技能,全面开展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与技能鉴定,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重大举措和有效途径。《国务院关于200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要求,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快速、顺畅和稳定的转移就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只有提高  相似文献   

9.
“人往何处去,钱从哪里来”,是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始终面对而又必须回答和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在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滞留在土地上,则是制约农村经济加快发展和影响农民增加收入的根本性问题。为了进一步落实市委“一快两增”的总体要求,前不久,我们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中,我们深切感到,全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势头良好,作为最活跃的生产力要素的农民已开始流动起来,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各级各地围绕农村劳动力转移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做了大量的富有成效的工作,一个直接的结果是:全国有1.2亿农民外出就业。但是,如果对已转移农村劳动力以及近年来的转移数字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后发现: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虽年年增长,但每年转移出来的人员有相当一部分是重复转移,即相当一部分已转移农村劳动力处于不稳定状态,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二、三产业工人。以莱西市为例,目前全市32.7万农村劳动力,已转移出13万人,但至少有2万人左右处于一产和二、三产业之间游移状态。因此,要确保农村劳动力转移实效,达到促进农民增收、推动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1.
解决"三农"问题的最大难题是如何解决农民的增收,解决农民增收的难点在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如果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无法转移出去,农民的富裕、农村的现代化就难以实现.着眼于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就业技能,全面开展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与技能鉴定,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重大举措和有效途径.<国务院关于200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要求,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快速、顺畅和稳定的转移就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只有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型就业能力,才能把沉重的农村人口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  相似文献   

12.
新形势下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有两种有效途径: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共财政制度,增加财政对农业投入来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继而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富转移;通过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解决农民的土地财产所有权问题,帮助农民走向市场以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一、通过增加公共财政对农业投入来促进农民收入增长,以实现富转移在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共财政制度上,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来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是根本性的,高效的。通过这一途径可有效实现农民减负增收,实现农民整体水平的提高,继而为农村劳动力的富转移提供坚实的基础。(一)托达罗模型…  相似文献   

13.
葛炎  徐宁 《中国就业》2006,(4):40-41
在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中,浙江省长兴县把劳动力技能培训作为推进劳动力转移的关键环节来抓,在全县推行“农民技能培训教育券”制度,对农民技能培训实行政府买单,鼓励乡镇、部门和经济主体积极组织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有效促进了劳动力转移工作的深入开展。自2004年9月实施以来,全县共发放培训券8050份,完成培训6694人,结算培训经费267.76万元。  相似文献   

14.
重庆有400万农村富余劳动力处于失业和隐性失业状态。转移农村劳动力,解决农民就业问题,既是重庆市农村工作面临的巨大压力,也是重庆市农民增收的潜在优势。2003年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达到579.9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3%以上,其中向重庆市内转移280.37万人,向市外输出298.12万人。农村劳务收入265.25亿元, 农民人均劳务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8.9%以上,劳务收入已经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重庆市决定,从2004年起,每年培训农村劳动力20万人以上,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40万人以上,全市农村劳务收入增长10%以上。百万农…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新昌县现有人口43.55万人,其中农村人口35.1万人,农村劳动力21万人。2003年以来,该县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抓好农民培训转移就业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六年来,全县共培训农民104693人,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16余万人,占全县农村总劳动力的76.2%,工资性收入和非农产业收入已占到农民收入的70%左右。自2004年浙江省全面开展农民培训转移工作以来,  相似文献   

16.
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增强我国产业竞争力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本文通过对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工作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分析,对做好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关于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既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透视河南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通过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途径的探索,采取有力措施,引导和保障农村富余劳动力走出农业、走出农村,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步伐。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关键  相似文献   

18.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是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形势下,必须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能力。为此,笔者结合烟台市牟平区农民转移就业服务工作做了专题调研,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就如何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大确定了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总方向,将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实现农村社会小康作为当前党在农村的中心工作,同时也指出了要致富农民就要减少农民,因此,合理有序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就成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根本途径。围绕这一目标,秀洲区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优惠政策及配套服务措施,鼓励、引导广大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千方百计提高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20.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焦点问题与制约因素 农村劳动力就业与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思路和重要措施之一。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乡间不平衡的不断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不充分问题日益突出,尽管在各级政府的努力下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取得了很大成就,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和农民纯收入的逐步提高,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并未得到根本缓解,劳动力转移还面临着诸多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