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一、粮食流转贷款的政策依据及其含义随着各地以市场为取向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务院及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决定从2004年新粮上市起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市场。以此为标志,我国粮食流通体制进入了全面市场化的新阶段。所谓粮食市场化。就是要在国家粮食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粮食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实现粮食购销市场化和市场主体多元化。粮食市场化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放开粮食收购市场,发展和规范多种市场主体从事粮食收购和经营活动;转换粮食价格形成机制,一般情况下,粮食收购价格由市场供求形  相似文献   

2.
当前,随着我国整个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轨,我国的粮食流通体制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以保证国家能对粮食实施宏观调控为目标,正在酝酿和制定下一步流通体制的改革方案,作为一名粮食流通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者,本文拟对市场化条件下我国的粮食流通与国家宏观调控问题作一些个人探讨。一、市场化条件下我国粮食正常流通必须具备的条件1.粮食生产必须规模化、产业化。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在我国农业经济中占重要地位,但是,由于历史和传统的原因,我国的农业生产,包括粮食生产,整体上仍然维持着…  相似文献   

3.
一、粮食市场化改革的目标已经明确 根据国务院要求对粮食流通体制“提出比较彻底改革方案,”的指示,各方面结合几年来粮食改革实践进行了调查研究,就粮食市场化改革目标问题已经达成了共识,就是要建立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机制对粮食生产、流通、消费起基础性  相似文献   

4.
1“主体”加“载体”,二体合一保安全 在《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确立的市场化粮食流通条件下,基层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既是社会粮政管理的行政“主体”.又是国家宏观调控维护粮食安全的市场“载体”,其对维护粮食流通秩序.确保粮食流通安全地位突出,责任重大。  相似文献   

5.
十年波澜壮阔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国家把宏观调控耦合于市场运行机制之中.把粮食企业彻底推向市场,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粮食流通新体制。随着粮食流通市场化的深入发展、多元化经营主体、多元化经营资本进人粮食流通领域.必然冲击山区国有粮食企业。  相似文献   

6.
通知说,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要把握时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放开价格,放开经营,增强粮食企业活力,减轻国家财政负担,进一步向粮食商品化,经营市场化方向推进。要继续实行国家对省、自治区、直辖市粮食购锁调拨包干办法,原包干指标继续延长到1995年度,中央财政拨付的粮食加价款、差价款补贴,与粮食包干方案脱钩。要继续加强和完善国家对粮食的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7.
统计工作是了解国情国力、指导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作。粮食统计工作是国民经济统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宏观调控和粮食管理的重要依据。长期以来,粮食统计工作为政府正确决策,实现粮食供求平衡,稳定市场粮价,保障有效供给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粮食购销全面市场化后,随着国家《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的正式颁布实施,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能已逐步从管理国有粮食企业向管理全社会粮食流通转变,作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服务于国家宏观调控、做好粮食供需平衡的全社会粮食流通统计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所有从事粮食收购、  相似文献   

8.
现阶段我国粮食全面市场化改革已经完成,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粮食流通体制,实现了粮食资源的市场化配置与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形成了国内市场与同际市场相互关联的市场运行格局.在金融危机转化为全球经济危机的新形势下.  相似文献   

9.
正今年是我国实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实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40周年。40年来,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始终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地向前推进,实现了国家宏观调控下的粮食购销市场化和市场主体多元化。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大幅度提高粮食收购价格,揭开了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序幕。回顾40年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大体经过了以下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10.
(一)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初步确立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的粮食购销市场化新体制,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去年5月,国务院发出17号文件,决定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积极稳妥地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并召开全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工作会议进行部署。为贯彻落实好国务院文件和会议精神,国家粮食局立即召开全国粮食局长会议,按照有利于粮食生产、有利于种粮农民增收、有利于粮食市场稳定、有利于国家粮食安全的“四个有利于”基本原则,遵循“放开购销市场、直接补贴粮农、转换企业机制、维护市场秩序、加强宏观调控”的基本思路,对推进粮食流…  相似文献   

11.
粮食行政管理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市场化条件下粮食行政管理的基本任务所谓市场化条件下的粮食行政管理,是指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依据国家法律、行政法规赋予的职能,采用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对粮食流通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和社会管理,并提供相应的公共服务。当前,粮食行政管理的基本任务,就是围绕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即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粮食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实现粮食购销市场化和市场主体多元化;建立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的机制,保护粮食生产和种粮农民的利益,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深化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  相似文献   

12.
一、市场化是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粮食流通体制进行了不断改革和探索。先后推出了粮食风险基金和粮食保护价制度,“米袋子”省长负责制,“两线运行”机制,“四分开一并轨”、“四分开一完善”以及“三项政策,一项改革”等措施,目前又实施“放开销区、保护产区、省长负责、加强调控”的政策。不难看出,粮食流通由政府控制逐渐向市场化过渡。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逐渐接近总目标: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粮食购销和价格形成的作用,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保护粮食生产能力,建立完善的国家粮…  相似文献   

13.
(一)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初步确立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的粮食购销市场化新体制,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去年5月,国务院发出17号文件,决定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积极稳妥地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并召开全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工作会议进行部署。为贯彻落实好国务院文件和会议精神,国家粮食局立即召开全国粮食局长会议,按照有利于粮食生产、有利于种粮农民增收、有利于粮食市场稳定、  相似文献   

14.
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通过不断改革和发展,国有粮食企业经营逐步从垄断走向开放,企业产权结构逐步从国有独资走向投资主体多元化。尤其是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以后,国有粮食企业顺利实现从“计划主渠道”到“市场主渠道”的转轨,初步成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粮食流通发展需要的市场经营主体,在国家粮食宏观调控和粮食流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对建设现代粮食物流体系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粮食购销市场全面放开,粮食经营主体的多元化,传统的粮食流通形式形成的散、乱、差局面及对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粮食经济发展所产生的不利影响日渐凸现,特别是形成的粮食生产流通产销失调、衔接不畅等问题,给国家粮食宏观调控和国家粮食安全带来负面影响,只有彻底改变这一局面.建立起现代的粮食物流体系,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市场需要,确保粮食市场的稳定.  相似文献   

16.
一、目标模式 我们在对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初级的粮食“市场主体运行,国家宏观调控”模式和“一五”至“六五”时期(1953—1985年)高度集中的粮食统购统销模式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市场主体运行,国家宏观调控”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这一模式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取消国家定购,粮食流通彻底实现市场化;粮食价格由市场供求决定,取消行政定价;把粮食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彻底推向市场,使粮食生产者、经营者真正成为独立的  相似文献   

17.
走粮食购销市场化路子,是我国迎接WTO挑战,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这一改革对促进形成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并与国际接轨的粮食市场体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为农业在更高层面上进行结构调整提供了机遇和动力,对东南沿海乃至全国农村经济发展将产生深刻影响。一、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的重大意义粮食购销市场化,其实质就是放开粮食生产,取消粮食定购;放开粮食收购市场,实行收购市场主体多元化;放开粮食收购价格,实行随行就市;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由市场调节粮食供求,实现余缺平衡。粮食流通…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简要回顾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粮食产量连续十二年增长,粮食库存压力加大,国内外粮价倒挂,粮食进口增多,国内粮食阶段性供大于求和部分品种供求失衡,实行直接价格支持政策面临的困局;分析了当前国家调整和改革粮食流通支持政策,探索粮食价格市场形成机制的改革措施。提出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须向市场化进一步推进,要逐渐增强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同时,农业是弱质性产业,需要国家不断增强财政支持和加强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19.
国家从1998年开始积极稳妥地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到2004年全面放开粮食市场,近几年又对粮食流通政策措施不断加以完善,标志着我国已初步实现了粮食流通市场化。在市场化过程中,一些专家和学者提出了我国粮食生产和流通应当是全面彻底的市场化、自由化。从粮食流通的角度看,这意味着粮食流通不再需要主渠道。  相似文献   

20.
1978年-2008年,我省粮食流通体制经过长期的探索、改革和完善,基本实现了粮食购销市场化的目标,形成了粮食购销多主体、粮食流通多渠道、粮食企业多成分、粮食经营多形式的新格局。粮食财会工作作为粮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服务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粮食宏观调控大局为中心,认真贯彻国家财经方针,积极落实财务政策,不断加强财务监管,努力搞好经济核算.为推动粮食事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做出了重要贡献,积累了许多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