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以内蒙古GDP增长怪圄为例,探讨资源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矛盾,分析资源产品价格的杠杆作用,论证价格机制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以及环境友好型社会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朱院利 《消费导刊》2009,(5):204-20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十一五"规划也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列位基本方略。甘肃省作为西部工业重镇,包括着白银市、金昌市、嘉峪关市等等资源型城市,与此同时环境污染严重,长期以来环境污染在全国排名前列。本文针对甘肃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意义进行研究,进而为甘肃省大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
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消费方式,有利于节约能源,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目标,有利于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有利于生态消费文化的发展,推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当前我国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消费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绿色、低碳、节约、生态型价值观有待增强,节约型政府的示范作用有待加强,绿色消费市场有效供给不足。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消费方式,要逐步戒除三大消费生活陋习,切实转变政府机关作风,大力发展"两型"产业,加强低碳、绿色产品市场监管,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特别是经过2003~2005年中国经济以两位数的超高速增长后,大家已逐步认识到,继续实行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扩张的增长方式,已难以为继,不仅祸及子孙后代,也将对当代中国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严重威胁。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相似文献   

5.
"两型社会"即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深化和具体化。其实质是在我国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背景下,强调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因此对"两型社会"建设要素、内涵和特征进行探讨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6.
破解资源环境约束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从总体上看,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并未根本转变,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才能有效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部署,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贵州自然资源丰富,但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对于促进贵州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作用。本文对贵州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途径必须处理好的关系及决策体系进行了重点思考,并提出了自己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循环经济是我国"十一五"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是消费模式转变的重要方式,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实施方式。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核心,而如何处理好资源定价问题更是其重中之重。本文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出发,说明资源合理定价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资源定价机制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9.
一位高层人士指出,面对能源、资源的严重制约,不走节能减排的路,不走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路,中华民族没有退路。在节能减排与科学发展中,我们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与企业的主体作用,建立起政府鼓励推动、企业自觉行动、全社会都参与的长效运行机制。突出构建社会系统工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企业技术创新,完善政策和法制,实施鼓励与约束并重,力促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  相似文献   

10.
资源环境问题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解决资源环境问题。本文运用制度经济学理论分析了当前我国的资源环境问题,提出对资源环境系统控制方式的转变,用行政方式实现资源环境的管理。  相似文献   

11.
创建学习型社会的经济意义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学习型社会的创建,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其可促使我国更快地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更好地推动生产力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更好地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创建学习型社会,可促进人力资源开发,确保高素质人才的涌现,提升企业竞争力,实现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2.
论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晓峰 《商业研究》2005,(12):56-57,104
公共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的能力和水平直接关系到政府的行政效率和社会活动效果。提高政府行政效率的重要切入点就是加强行政机构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方法的改善来提高组织效率。同时,为了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创新组织形式也是提高政府行政效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是党中央立足国情作出的具有全局性的重大战略决策。其着眼点和根本途径是增强内生力量。即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抓好能源、水源节约和土地利用,大力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节约型社会的各种保障体系,并举全党全国之力夺取实效。  相似文献   

14.
人力资本静态价值提升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传统的主要依赖于“三高三低”的经济发展方式引起的经济社会问题已威胁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面对资源、环境、市场三大约束,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源泉来自于挖掘“软实力”,即提升人力资本静态价值.当务之急是要强化人力资本投资理念,充分认识提高人力资本存量的重要性;加强教育培训,提高人力资本存量;完善管理机制,切实提升人力资本的静态价值.  相似文献   

15.
贺香玉 《中国市场》2008,(10):71-73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商品过度包装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不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解读和谐社会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剖析商品包装存在的问题,探索遏制商品过度包装的对策,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意义非凡。  相似文献   

16.
资源型城市全面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资源型城市全面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的确立应以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目标为基础,坚持以人为本、全面精简、衔接性以及量化、可行性、“产出”重于“投入”、先进性、突出地域特点等原则。文章选取经济、社会结构、科教、生活质量、社会保障、资源环保等六个子系统共30个评价指标,以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为依据确定全面小康目标值,并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相应权重,最终建立了完整的资源型城市全面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参照该指标体系,将某个确定的资源型城市的各项指标实际数值除以全面小康标准参照值,再乘以各自对应权重后加总即可得到该资源型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按各子系统所占权重也可得到各子系统的实现程度,以发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存在的长处和不足,以便改进。  相似文献   

17.
结合资源型城市发展现状设计了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和科技五大子系统的系统动力学仿真结构图,在分析了资源型城市各子系统的反馈机制后,建立了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的SD模型.通过运用系统动力学原理对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趋势进行拟合分析,可据此给出促进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的调控对策.  相似文献   

18.
循环经济: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和谐发展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一个国家的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单向或双向因果关系,当前我国的经济增长已经受到能源消费状况的严重制约和束缚.本文从研究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入手,分析了我国能源消费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进而在阐述循环经济的原则和特征的基础上指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既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途径,也是实现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和谐发展的战略选择,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主张.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重要发展战略及政策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自治区的重要区域发展战略一直以资源优势为依托,进行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观全区经济发展,其中存在着深层问题,经济总量偏小,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偏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结构性矛盾突出;城镇化发展不合理,规模小,管理水平低;科技教育总体落后,劳动者素质不高;生态环境压力较大,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文章提出,要更加注重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继续走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之路,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加大基础设施、生态保护与环境建设力度,发展产业集群,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努力实现资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赵保安 《中国市场》2009,(15):80-82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其目的在于追求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更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日益突出。要缓解资源约束的矛盾,就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充分考虑资源承载能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