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粤文 《港口经济》2008,(1):61-61
随着珠三角地区的先发带动和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推进,珠江中上游地区和下游珠三角地区的经济联系日趋紧密,在陆路交通运力日趋饱和的背景下,积极利用珠江黄金水道发展水上运输,建设联结上下游地区的“多快好省”的物流运输通道,已经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资源富集和地域辽阔是柴达木地区的一大优势,但由于自然、历史、社会诸多方面的原因,使资源优势没有很好的转化为经济优势。在跨世纪的重要时期,西部大发展已成为国家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对策提了出来,这无疑给柴达木资源开发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青海要振兴,海西任务重,抓住国家经济政策向西部地区转移的右利时机.果断地将开发优约资源作为战略重点来抓,从而使这一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因此,我们应以新的思维观念,放宽视野,加深认识,把柴达木资源开发推向新的高潮。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是加快资源开发当务之…  相似文献   

3.
民族地区具有丰富的文化信息资源优势,处于民族地区的高校图书馆在建设特色化馆藏资源的过程中必须结合学校学科建设、学校所在地区的区域特色和民族文化特色作为建设的指导思路,把分散和隐藏的特色资源经过整理、分析和加工之后,集中起来从而更好的为学校教学与科研提供服务,同时开展社会化服务,为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做贡献。  相似文献   

4.
旅游产业是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战略性产业。在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武陵山区,抓住国家筹建《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发展机遇,通过整体规划、政策扶持、区域合作等措施,唤醒沉睡的旅游资源,形成大旅游、大配套、大线路、大产业的旅游发展格局,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对武陵山民族地区脱贫、经济持续发展、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企业的信息资源优势产生途径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进入21世纪,经济发展呈现新的特征,人们试图利用各种因素来刺激经济增长,包括制度因素、技术因素、信息因素等等。本主要从信息因素来分析信息资源优势对企业的贡献,说明信息资源的作用;提出通过对Intranet与Internet等相关技术手段进行事整合,如何产生信息资源优势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档案信息资源是一项巨大的无形资产。档案信息资源可以整合各种社会资源、人力资源、经济资源、生产要素资源等,创业发展的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信息资源保障。档案信息管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档案资源优势,强化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机制,扩宽服务领域,不断提高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晏再庚 《特区经济》2005,(10):196-197
第四方物流(Fourth Party Logistics,简称4PL)首先是由美国的安德森Anderson(今埃森哲)咨询公司提出的。它是“一个供应链集成商,它调配和管理组织自己的以及具有互补性的服务提供商的资源、能力和技术,以提供一个综合的供应链解决方案”。第四方物流这一全新的理念正日益成为一种帮助企业实现持续运作成本降低和区别于传统外包业务的真正资产转移。4PL能够优化物流资源配置,推动物流业向规模化、社会化、网络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可以实现快速度、高质量、低成本的产品运送服务;能够解决在合作关系上普遍存在的问题,使合作双方能够彼此间信任;能解决整个社会物流的主要问题,使整个社会物流资源得以整合。从宏观角度来看,第四方物流模式的发展满足了整个社会物流系统的要求,最大限度地整合了社会物流资源,减少了物流时间,提高了物流的效率,同时也减少了环境污染,符合绿色物流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8.
令亚斌 《发展》2002,(10):56-57
加入WTO,对我国的资源开发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西部是我国资源比较密集的地区,也是经济发展滞后的地区,如何把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一直是西部地区面临的重大课题。西部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西部地区在经过几十年资源开发以后,目前仍存在许多问题:一是开发多,积累少,缺乏发展后劲。因资源开发而形成的企业和城市普遍存在基础设施差,发展资金少的困难。大量开发的资源被计划调拨至全国各地,这些企业和地区并没有由此形成比较健全的经济良性运行体系,经济基础十分脆弱,计划经济的后遗症比较严重,资源枯竭地区的企业和城市由于缺…  相似文献   

9.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指出“教师素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为了对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我们必须提高英语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本文分析了外教的资源优势,提出了利用外教资源提升英语教师口语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教学能力的办法。  相似文献   

10.
王秋侠 《科学决策》2008,(11):196-196
物流企业利用外部资源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力手段,同时也是当今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主要探讨企业如何实现有效的利用外部资源,并阐明了企业利用外部资源的几种主要方式。并在此基础上,肯定了利用外部资源的优势及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谭玉山  杨林平李鹏 《西部大开发》2007,(3):I0001-I0001,F0002
地处陕西最北端的府谷县资源富集,资源组合配置条件好。该县新一届班子在准确把握县情的基础上,立足长远,把发展定位在信托资源优势,走工业化道路上,明确提出了建设西部经济强县和中国火电第一县的奋斗目标,今年,该县将通过整合煤炭资源,启动一批大项目和资源的循环利用,继续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西北民族地区地域辽阔,资 源丰富,甘、青、宁、新四省 区少数民族自治地区总面积为26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8%,是我国藏、回、蒙古、维吾尔、哈萨克等十几个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区,少数民族人口1564万,占西北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总人口的56%。这里集“少”(少数民族地区)、“边”(西北边疆地区)、“穷”(欠发达地区)、“富”(自然资源富集地区)于一体。如何利用西部大开发带来的机遇,选择科学合理的资源开发战略与开发模式,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推动西部经济的发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西北…  相似文献   

13.
汶上县地处鲁西南,有丰富的矿产、旅游、劳动力、农副产品等资源。把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加快发展步伐,要按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搞好资源开发的同时注重.资源的保护和科学有序利用,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曾楚 《老区建设》2012,(2):24-25
充分挖掘保护红色资源,加快推进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既是传承红军精神、弘扬红色文化的需要,也是推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加快老区群众脱贫增收的需要。近年来,旺苍县充分发挥当地独特的红色资源优势,探索出了一条红色资源保护与开发互促共进的新路。  相似文献   

15.
西部地区要缩小乃至消除与东部地区的差别,加快发展,就必须实现发展战略的转变,从以往的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确立正确的资源开发战略。  相似文献   

16.
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的物流业,是现代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工业化进程中最为经济合理的服务模式,同时也是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的重要源泉。物流作为产品的转移过程和价值的增值过程,消耗的是企业资源和时间,其流速越快,就意味着产品的流转周期越短,资金周转越快,企业竞争力也就越强。因此,物流成本已经成为企业应对市场竞争和维护客户关系的重要战略决策资源,降低物流总成本成为企业增强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第三方物流(3PL)的概念源自于管理学中的Out-souring.意指企业利用外部的资源为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服务。学术界对第三方物流的界定尚未统一,如“第三方物流类似于外协或契约物流”、“一个公司通过另一个公司进行全部或部分的物料管理或产品分销”、“外包所有或部分公司的物流功能,相对于基本服务,契约物流服务提供复杂、多功能物流服务,以长期互益的关系为特征”。  相似文献   

18.
田禾 《开发研究》1988,(4):47-47
<正> 不发达地区能否发展外向型工业经济?全华山在来稿中以湖南湘西地区为例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认为不发达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虽然有许多制约因素,但是也有很多有利条件。第一,有丰富的资源优势。湘西地区,地下矿产50多种,其中有6种名列全国或全省第一,工业资源还有油桐、生漆、五棓子等。第二,有广阔的旅游资源。如世界第一流的张家界、天子山、猛洞河等。第三,初步形成了一批出口工业生  相似文献   

19.
可再生能源开发是我国应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西部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水平低下,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比较突出,但其水资源、光照资源和风力资源得天独厚,水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具有商业化发展的潜力。积极发展水电、太阳能发电、风电等优势产业,不仅可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还可以有效地解决西部农村无电户用电和能源短缺问题,改善农牧民物质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20.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物流作为社会经济的重要一环,其运作、废弃物处理、资源利用的外部不经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必须采取措施,普及绿色物流理念,整体规划物流过程,优化逆向物流回收体系,大力开发循环物流技术,完善循环经济相关法规,政企共建物流信息平台,促进循环物流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实现物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