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萍 《港口经济》2011,(4):27-30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港口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有效支撑了我国经济、特别是外向型经济的发展。然而,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全球经济进入一个长期复杂的再平衡调整过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战略性转变的关键期;全球港航业发展在2008年出现拐点,并将深刻影响未来发展,港口经济发展面临战略性调整。港口经济的重心将沿着航运经济-临港产业-产业链-产业集群的发展链,从现在的以港口为依托,航运经济为主向临港产业集群,并由工业产业集群向航运服务产业集群的发展转型。本文主要探讨未来我国港口经济及临港产业集群发展的特征和趋势。  相似文献   

2.
侯贺良  橄榄 《走向世界》2012,(19):88-93
迪拜拥有世界上第一家七星级酒店、全球最大的购物中心、世界最大的室内滑雪场,源源不断的石油和重要的贸易港口地位,为迪拜带来了巨大的财富,迪拜几乎成了奢华的代名词。伴随着众多产业庞大的建设开发,迪拜以其活跃的房地产、运动、会谈等,这些近乎世界纪录的特色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迪拜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第二大城市。20世纪90年代以后,大力发展旅游业。由于拥有高素质的环境以及丰富多彩的文化,到迪拜的旅游者以模特、艺术家、商人等高收入阶层居多。在迪拜王储的提议之下,知名企业家投资兴建了美轮美奂的金帆船酒店。金帆船酒店是迪拜的骄傲,它宛如一艘巨大而精美绝伦的帆船倒映在蔚蓝海水中,随时准备乘风  相似文献   

3.
论港口推进的城市型物流中心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闯  穆蕊 《港口经济》2002,(3):22-23
一、港口对现代物流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1.港口推动现代物流发展的优势。港口作为全球综合运输网络的结点,其功能正在不断拓展,朝着提供全方位的增值服务方向发展。我国加入WTO以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在这个过程中,港口是实现  相似文献   

4.
《杭州研究》2007,(4):94-101
杭州市“工业立市”和“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发展战略面临着突破产业发展平台,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以及深度融入全球制造产业链等挑战,其破题的焦点是如何提升制造业集群的系统有机关联、区域性结构化程度和全球响应能力,构建以创意设计、先进制造和现代服务业(DMS,Design-Make-Service)为一体的区域高附加值制造体系,以期提高制造业在全球制造网络中的附加值和竞争力。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杭州必须根据现有产业特征和基础,导入在硅谷和丰田产业区已得到成功实践的,被誉为“新产业结构本质”的模块化产业发展模式,通过发展模块化制造产业集群组构“跨国公司-区域旗舰企业-中小企业集群”的阶梯分工传递机制,可使区域制造产业集群逐步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提升在长三角制造产业板块的区域首位度,并逐步从全球制造网络的边缘进入网络的核心。本文结合规范研究和案例实证分析,在剖析模块化制造产业集群的战略意义、概念框架和结构机理的基础上,归纳了三种典型企业发展模式,并对杭州发展区域模块化制造产业集群的路径提出若干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国家实施国际旅游岛战略框架下探讨三亚港的发展前景,认为发展港口休闲产业,建设以进口消费品供应链为指向的城市物流港,是三亚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并提出了三亚港口产业在融入城市发展战略、强化港口旅游功能、优化港口空间格局、提升现代物流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6.
《宁波经济》2014,(10):30-31
宁波是国家促进长江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联动发展的战略纽带和重要依托,要充分把握战略机遇,同绕做大做强“港口经济圈”,突出集疏运网络对接、港口战略合作、重大经贸平台建设和多层次产业合作等重点,加快我市融入长江经济带的步伐。  相似文献   

7.
林杨 《港口经济》2014,(2):27-30
正改革开放以来,宁波市委、市政府始终坚定不移地实施"以港兴市,以市促港"战略,在港口开发和经济建设上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港口是宁波最大的优势资源,港口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全社会经济的发展,然而,长期以来,关于港口产业的定义还没有一个系统全面的说法。本文将在明确港口产业定义基础上,分析宁波港口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对港口产业的发展提出对策建议。一、港口产业的内涵及其特征1.港口产业的内涵港口产业是港口经济的基础和重要支撑,它伴随着港口的兴起而产生,并随着港口功能的演变得到不断的发展和提升。借鉴有关港口产业的有关研究,结合宁波港口产业发展实践,本文认为,港口产业是指和港口有关的社会化和生产交换及相关服务活动的综合,它和分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30年,外资的引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从国际上外资政策的演变过程来看.我国当前外资政策总体上仍处在以规制为主要特征的第二代外资政策阶段。21世纪初国际生产体系的重大变革在于全球生产网络的形成与发展,我国的外资政策应该相应地进行战略调整,通过制定合理的配套政策,实施有效的干预政策来促进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网络的技术扩散,最终使我国企业通过协作和不断地学习融入全球生产网络,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钟伟 《港口经济》2014,(3):35-37
正一、港口产业园区的发展阶段我国港口产业园区开发建设在2010年前大致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上世纪1990年前,港口产业园区的开发和建设以土地开发为主要特征。圈地以加工车间为主的港口园区,即以土地简单出让开发为主,"三来一补"产业为基本的产业形态。多数与城市功能分割,封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全球金融危机后印度IT产业发展战略发生了变化。危机前印度IT产业的发展模式具有明显的俘获型价值链的特征。这种发展模式的有利之处在于可以帮助发展中国家快速融入全球分工网络,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中收益。然而,其不利之处在于,面临外部冲击时,由于居于价值链的低端环节,一方面容易受到较大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很难通过产业转型实现价值链上的升级。本文通过对印度IT产业的研究发现,通过市场多元化和知识与专门技术等高端要素的积累,将有助于产业实现向研发和品牌营销等高端环节升级。  相似文献   

11.
赵芳 《特区经济》2009,(11):64-65
临港产业集群是依托于港口的开放式产业集群,是在全球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背景下,相同或相关产业企业在港口地区的高度集中。曹妃甸地处环渤海湾中心地带,具有区位、港口、资源等诸多优势条件,在此基础上学习借鉴国际临港产业集群发展经验,促进曹妃甸临港产业集群发展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12.
文章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国际产业转移方兴未艾、国家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深入实施的背景下,分析了江苏盐城港发展的优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港口腹地空间范围狭小且经济发展滞后、在与周边港口竞争中处于劣势、集疏运体系不健全。在此基础上,文章把盐城港定位为最接近日韩的外向经济口岸、发展中的南方航运中心北翼深水港、富有潜力的淮江区域"海上新门户"和东部沿海特色工业港。最后,提出了提升港口竞争力的发展路径:河海联动编织内陆港口网络,拓展港口腹地空间;立足港口优势做强临港产业链,陆海统筹培育港口物流新需求;以"共建共赢"为指引构建港口战略联盟,提升港口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入推进的今天,港口作为全球集疏运网络中的重要节点,不但是对外贸易进出口货物的集散中心,而且是国际物流供应链的重要环节和物流通道枢纽,更是全球资源配置和价值链构建的重要平台。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港口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已经在世界港口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辽宁的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遇到了发展的"瓶颈"。本研究立足于港口物流与产业结构关联关系,利用灰色关联理论探究港口物流系统中主要要素指标与三大产业的关联关系,挖掘存在的问题,寻找辽宁省港口物流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模式,探索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有效路径,提出促进港口物流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对策:融入"一带一路"战略,促进区域协同发展;整合产业优势资源,推动港口物流一体化进程;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升港口综合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5.
正港航物流业是港口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促进港口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放眼全球,任何一个现代化、国际化的港口,都有一个强大、发达的现代港航物流产业体系。同时,从另一个角度而言,港口的发展也为港航物流产业的培育带来了广阔的空间,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宁波抢抓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战略机遇,紧紧围绕"港口经济圈"和"名城名都"建设目标,提前谋划打造国际港航物流服务中心,积极培育高端港航物流业态,推动港航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迪拜因房地产和金融业的快速发展而名声大噪,然而,迪拜债务危机的出现却使沉醉在这个海市蜃楼里的人们如梦初醒。本文分析了此次迪拜债务危机出现的主要原因,探讨迪拜债务危机对全球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并据此对中国经济健康发展提出启示。  相似文献   

17.
在上百年的港口发展历史演进过程中,我国港口经济产业体系伴随着港口产业要素、产业结构和产业功能的不断优化,已经具有显著的中国经济时代发展特征。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港口经济产业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既包括对传统产业的升级和调整,也包括港口经济新兴产业的建立与发展。港口经济的发展推动相关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也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新形势下,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力构建和完善港口经济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与物联网技术的深入应用推动了现代港口发展,智慧港口建设以智能设施设备为基础、以互联网信息系统为依托,实现港口城市物流、资金流、商流、信息流等资源整合,并以智慧基础设施为基础推动产业发展。宁波港智慧港口建设应立足打造"全球供应链节点",优化现代港口服务,并围绕智慧物流、现代工业转型、"互联网+智慧港航"、现代通信与云服务实现港口产业转型升级和港城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11年全球港口吞吐量前十排名中,我国内地港口占据了7席,而世界公认的国际航运中心伦敦、汉堡、纽约的港口吞吐量均未进入前十名。我国虽然在航运业务量上全球领先,由于在航运的中游和上游产业如航运金融、航运服务等方面与国际水平差距明显,故至今还没有世界公认的国际航运中心,这同时也说明我国在航运中上游产业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发展空间。本文通过分析国际航运产业中上游发展态势,研究利用东疆保税港区的政策功能优势和相关产业基础条件,探讨聚集航运中心功能要素的主要思路,提出了实现功能要素聚集的阶段性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我国加入 WTO、运输方式的大变革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我国港口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港口企业的经营环境和市场特征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些变化为港口企业的发展带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并促使港口企业之间的竞争上了一个新的层次,竞争的区域化、国际化特征日益显现,竞争程度也更加激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