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正> 余德仁同志在《政治经济学教材应反映当代资本主义的新现象》(以下简称《新现象》)一文中认为,帝国主义国家的资本输出对资本输入国的后果有两重性,即“既有害,又有利”。害或弊是指资本输入国受外国资本的剥削压迫,利是指外国资本能大大加速输入国经济的发展。据说这是列宁的观点,因为列宁讲过“资本输出总要影响到输入资本的国家的资本主义。发展,大大加速那里的资本主义发展。”这是当前相当流行的一种观点。我们不赞成这种观点,想在这里提出一点商榷意见,并谈谈我们对资本输出与利用外资的一些问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列宁发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已经100年了,不但没有过时,而且对于解释帝国主义的腐朽性、垂死性更有现实意义.帝国主义垂而不死原因很多,其中帝国主义处理生产资本输出与货币资本输出的方式不同,既可以解释帝国主义的腐朽性和自我修复性,也能够解释资本主义核心国家的更替.1970年代以后出现的金融霸权使资本输出又出现了新的状况:非信用货币资本的输出为信用货币资本输出所取代,这使得帝国主义的腐朽性空前加剧,因此其垂死性的趋势不可逆转.  相似文献   

3.
二战后,由于全球资本输出在主体、流动方向、表象用途等诸多方面发生一系列变化,一些西方学者据此认定列宁的资本输出理论对此无法做出科学解释,其已然过时。进而提出两种观点:一是西方面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资本输出有力促推了第三世界的社会经济发展;二是过去西方资本输出的剥削压迫性质和内涵正悄然转变,日益呈现"无害"的"中性"特征。必须认清这两种错误观点。第一,全球资本输出主体和方向的改变决非西方主动而为,其深受特定社会历史因素的影响。第二,列宁聚焦的是资本输出,而非一般意义上的资金输出。第三,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的国家资本输出及"经济援助",其潜藏诉求在于全面影响第三世界的经济、政治、军事甚至文化。第四,事实证明,西方向第三世界持续的资本输出所导致的灾难与负效应远多于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4.
如何看待帝国主义和帝国主义国家的经济实力,历来是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五十和六十年代期间,各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的经济都曾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出现了一个所谓高速增长的“黄金时期”。面对这种情况,有的同志对列宁关于帝国主义腐朽性和垂死性的论断、对毛泽东同志关于帝国主义是“纸老虎”的论断感到迷惑不解,有的同志则错误地认为当代帝国主义是“腐而不朽,垂而不死”。  相似文献   

5.
列宁告诉我们:“垄断占统治地位的现代资本主义的特征是资本输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帝国主义大大地加强了它的资本输出。美国的资本输出,一方面是它的对外经济扩张的表现之一,另一方面,实际上也是使它自己更加走向衰亡的一个重大因素。因为美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的结果,不但加强了它与其它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而且促使它本国社会内部的经济矛盾大大加剧。资本输出对美国社会经济发展的  相似文献   

6.
<正> 一、问题的提出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中对帝国主义经济发展的两种趋势,即迅速发展的趋势和停滞腐朽的趋势,作过明确而深刻的论述。但是,在这两种趋势中,究竟哪一种趋势是基本趋势,学术界有不同看法,一种较普遍的看法认为,停滞腐朽是帝国主义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其理由是:(1)在帝国主义时期,经济发展速度与科学技术成就和社会化大生产所提供的巨大可能性相比,还是慢的;(2)战后帝国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人为刺激社会需求,用赤字财政、通货膨胀和扩大公私债务来增加投资,甚至用战争和国民经济军事化来扩大市场等办法而取得的,这正是帝国主义腐朽性加深的表现;(3)帝国主义时期经济的迅速发展不仅一般地更不平衡了,而且这种不平衡还特别表现在资本最雄厚的国家的腐朽上面;(4)在帝国主义时期还出现了长期萧条和增长缓慢的趋势;(5)在帝  相似文献   

7.
四凯恩斯对垄断资本的歌颂上面第二、三两节批判地分析了凯恩斯对待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所抱的态度,从这个分析中可以看出,凯恩斯是一个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现在我们要进一步说明:凯恩斯不仅是一般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而且是帝国主义时代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列宁指出:“垄断代替自由竞争,是帝国主义底根本经济特征,是帝国主义底实质。”在十九世纪的最后三十年之中,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逐渐让位于垄断资  相似文献   

8.
《国际经济合作》1986,(2):15-19
我国的对外投资是“资本输出”吗? 北京大学经济系巫宁耕副教授针对这个问题在论文中指出: 我国的对外投资和西方跨国公司的资本输出,在性质上是根本不同的。1.对外投资产生的基础和目的不同。西方国家的资本输出是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阶段后,资本主义已经“成熟过度”,国内“有利可图的投资场所已经不够了”。从而垄断资本家把这些“过剩资本”输往国外,作为争夺原料和市场,推行经济殖民主义和攫取垄断高额利润的手段。中国则不同。我们已经建立了以消灭人剥削人为特征的社会主义制度,不可能也不需要用掠夺别国财富的办法来加速自己的发展,相反,由于中国技术经济力量还薄弱,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受着国际垄断资本的剥削。  相似文献   

9.
“垄断”是帝国主义最主要的特征,列宁说:“如果要给帝国主义下一个尽量简短的定义,那就应该说,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在整理启新洋灰公司史料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在旧中国水泥业中也曾经出现过垄断活动以及类似卡特尔式的和辛迪加式的垄断组织。这种情况引起了我们的兴趣。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始终未能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但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  相似文献   

10.
列宁早在1916年就提出了帝国主义是腐朽的资本主义的论断。但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的一些同志对帝国主义的腐朽性作绝对化的理解,认为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既然生产关系已经腐朽,那末,经济状况就只能每况愈下,生产力不可能再有什么大的发展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一段时期,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比较快。面对这一事实,一些同志又对帝国主义的腐朽性产生了怀疑,认为当代资本主义是“腐而不朽”。究竟应当怎样正确认识帝国主义的腐朽性?帝国主义腐朽性在当代的主要表现是什么?本文试图着重从理论的角度作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1.
<正> 众所周知,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中,从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新的历史条件出发,对帝国主义作了最全面,最系统和最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分析,用新的原理和结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列宁这一光辉著作,是在1916年春天写成、1917年4月发表的。迄今六十多年、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整个国际  相似文献   

12.
<正>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学界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情况,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其一是认为战后帝国主义经济的新发展,说明列宁主义已经“过时”,即帝国主义并不如列宁所说的是腐朽的资本主义、垂死的资本主义;与此相反的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战后帝国主义经济的新发展,更加证明了列宁主义的正确。显然,从理论上正确地回答这个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正如许涤新同志在《论当代帝国主义》一书序言中说的:“我们的时代仍然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我们党正在领导十亿中国人民全面开创社会  相似文献   

13.
韩萍 《当代经济》2021,(3):38-42
资本输出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怎样的影响?对这个问题的解答有利于我们对当前我国资本输出进行准确的判断,并对其进行合理、有效的监管,从而促进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基于2000-2019年的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直接投资作为资本输出的重要形式之一,对中国的经济增长促进作用为负.同时,证券投资和贷款对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也为负,只有贸易信贷对经济增长有微小的促进作用.解决方案:直接投资方面,应减少盲目性、改善区位结构、加强对外直接投资风险防范;证券投资和贷款方面,提升国内金融基础环境和法律环境、改善金融服务水平、创新金融产品、平衡金融发展的区域及产业结构不平衡,从而吸引资金回流.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不平衡发展思想是对列宁不平衡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创造性发展,是近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不平衡发展的产物,是对“左”倾错误深刻批判的产物;毛泽东不平衡发展思想包括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波浪式前进、夺取全国胜利等系统观点;毛泽东不平衡发展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通向胜利的新道路,开创了中国共产党人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冷战结束,苏联解体。针对列宁的帝国主义论,"新帝国主义"在西方广为传播。2007年的次贷危机和2008年的金融海啸打破了"新帝国主义"这一神话。通过分析新帝国主义的种种理论思维,可以发现,金融资本的扩张是新帝国主义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新儒学的兴起,为未来世界的新秩序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可能,是对列宁的帝国主义论的继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16.
<正> 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按理论的倾向性可分为结构改革论、混合经济论和经济自由主义三支。经济自由主义是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的最右翼,结构改革论是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左翼”,混合经济论介于经济自由主义和结构改革论之间。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们在一般理论方面的分歧,决定了他们关于帝国主义的论点的分歧。但他们全都为当代帝国主义进行辩护,攻击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的科学理论。本文拟对结构改革论、混合经济论,经济自由主义关于当代帝国主义的基本论点进行简要的批判。  相似文献   

17.
由于資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帝国主义国家经济实力的对比在急剧地变化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由于帝国主义国家经济实力对比产生了新的变化,就不能不在政治上反映出来。因此研究帝国主义经济实力对比的变化,对于分析和研究当前帝国主义之间矛盾的发展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8.
六十年前的旧中国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重重压迫、剥削下,政治黑暗,经济凋敝,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中国工人阶级、革命的知识分子和其他革命群众,为了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在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的胜利鼓舞下,1919年掀起了伟大的“五四”革命运动。“五四”运动既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运动,又是一个伟大的新文化运动。毛泽东同志指出:“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中国人民从1840年以来,为了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落后的苦境,寻找建立文明富强的国家的道路,进行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勇斗争,但都没有获得成功。“五四”运动前夕,  相似文献   

19.
<正>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和政治出现了不少新情况。战后三十多年来,虽然大小局部战争连年不断,但是没有一次是在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直接发生的。于是有人认为,战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不是尖锐化,而是越来越缓和了,列宁提出的帝国主义就是战争的论点已经过时。我认为,战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不是缓和,而是更直接、更深刻、更复杂了。帝国主义仍然是世界各地发生战争的根源。列宁的论点不仅没有过时,而且仍然是符合实际的光辉理论。  相似文献   

20.
<正> 资本主义垄断,对于帝国主义经济的发展具有何种作用,这是一个长期没有得到正确说明的问题。关于垄断在帝国主义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问题,我国理论界基本上是两种倾向:一是认为垄断只有引起经济的停滞和腐朽趋向的作用;二是面对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实际情况,承认帝国主义经济还存在发展的一面,但否认垄断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这两种倾向,在我看来都是片面的。就前一种倾向来说,它没有全面了解列宁的思想,并且实践证明它是错误的;而第二种倾向实质也是认为垄断关系只引起停滞和腐朽;经济迅速发展是由垄断关系之外的(主要是科技革命)因素引起的。这样的观点,同样违背了列宁的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