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农业技术变迁的动力一是需求诱导,二是供给推动。经济体制决定了农业技术变迁方向择定机制的差异。我国农业技术发展的地区差异性、社会对农业技术需求的多层次性及农村资源结构的动态性,决定了农业技术变迁的多向化。90年代,我国农业技术长入经济应选择以科研资源的双重配置机制、技术成果的二元转化机制和主动进入机制为内涵的二元复合驱动主动长入模式。  相似文献   

2.
郑有贵 《中国农史》2000,19(1):91-98
本文把农业技术创新和技术变迁放到整个农村经济制度背景中,对20年来农业技术政策的演变及其对农业技术创新、变迁和农业生产发展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3.
广州农业三次转型的成因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广州农业在技术进步和制度变迁的推动下实现了三次转型,不仅大大增强了农业在广州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的地位。而且还对二次产业、三次产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持作用。一、由传统农业向商品经济转型改革开放以后,广州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以市场为取向的深刻变革,农民得到了土地等农业资源的经营自主权和大部分农产品的自由处置权,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同时,这一次制度变迁也正是适合当时的广州农业的传统技术条件和技术基础的,广州农业实现了由恢复到增长的发展过程,到1983年,广州农村包产到户的农户已达…  相似文献   

4.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现代化是四个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现代化虽然包含着生产技术现代化、经济组织现代化和经营管理现代化等各个不同的层面,但构成各个层面基础的乃是农业生产技术的现代化.因此,生产技术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最为本质的核心内容.随着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不断地扩大现代化生产技术要素的投入,是农业和粮食生产长期持续稳定增长和登上新台阶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业的二元技术结构与技术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农业的二元技术结构与技术变迁林坚杨柳勇现阶段我国农业存在着传统与现代、落后与先进、小规模与大规模经营的农业技术并存的二元技术结构。这种二元结构的形成与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不平衡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与农业技术变迁的方式,与技术变迁和制度变迁之间的不平衡...  相似文献   

6.
农业生产技术体系是各种农业技术为实现一定生产目标,按照内在规律相互联系形成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技术系统。各技术因素在实现自身功能的同时,可以发挥出单项技术所没有的整体效应。组建农业生产技术体系的主要理论基础有:主导技术决定论,生产要素替代选择论,发展目标约束选择理论。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技术体系的变迁进行了总体描述,归纳农业技术体系结构性变迁的特点,最后对农业技术体系变迁的社会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地方志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各个时期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状况之变迁;史志资料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很大;应利用黄河滩涂优势,发展特色农业。  相似文献   

9.
明代以来江南农业的生态适应性—以吴江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璞 《中国农史》2001,20(2):23-32
传统时代,农业为其经济核心,经济结构的转变以及农业生产结构的转变为前提;农业生产结构的转变又是农业生态环境变迁的结果。明代以来,吴江地区的经济发展,正是在农业种植结构由粮食独重转变为粮桑并重的前提下发生的;种植结构的转变也是由包括气候、土壤、生物等因素在内的农业生态环境的转变引起的。  相似文献   

10.
姜岩 《农业经济》2004,(5):40-42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性、综合性、历史性、相对性、地域性的概念,有着丰富的内涵。理性地把握农业现代化的含义,必须结合社会的经济发展、时代的变迁、知识和技术的不断创新,从农业现代化的产生过程及发展特征进行探析。概括地说,农业现代化就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由粗放型农业向集约型农业转变的过程。它包括: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由机械、电脑操作取代人力,畜力作业,大幅度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用现代科学技术取代传统的生产技术,大幅度地提高农产品数量、品质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组织管理农业,大幅度地提高农业的总体效益和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是信息经济的时代,如能充分地利用当代先进的信息技术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必将极大地促进我国农业的现代化进程。目前我国的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新阶段,促进农业信息化建设,既在农业领域全面的发展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之渗透到农业生产、流通、消费以及农业社会、经济技术等各个具体环节,以提高农业生产率和生产力水平,将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2.
周密 《农村经济》2008,(4):12-14
制度的创新总有一定的风险用成本,:因此制度的形成和发展通常具有路径依赖性.从制度变迁来看农业制度改革,会发现农业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性强,缺乏创新,导致农业发展相对落后.本文从制度变迁的基本概念入手,分析了我国现行农业制度的不足,提出了农业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3.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面临着诸多不利因素,特别是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叠加,使得保持整个产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面临更为复杂的形势和更大的压力;但是,中国现在正处于经济腾飞的时期,暂时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是企业发展的困难阶段,但也是许多行业和企业崛起的战略机遇。  相似文献   

14.
丁大胖 《南方农村》2013,29(6):21-24
传统农业发展受土地、劳动供给的约束,绿色革命产生了以节约劳动与土地为主要特点的现代机械和生物技术的运用,使农业生产边界大大扩展,同时发展经济学家也认识到制度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本文从制度变迁存在需求引致型和供给主导型两种模式出发,探讨影响我国农业发展制度变迁不足的一系列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现代农业增长理论表明 :现代农业增长主要取决于三个基本要素。首先是生产要素的投入 ,即是土地、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其次是农业技术的进步 ,现代农业的传统农业得以向现代农业转化 ,其内核就是以农业技术的进步为标志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三是要素配置效率的改善即经济制度效率的提高。相对于投入和技术而言 ,理论界对经济制度变量效率的研究要滞后的多。是以诺斯和托马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派在研究技术变迁的基础上第一次从制度本身及其结构的变迁研究了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傅殷才 ,96年 )。而现代增长理论也已经把…  相似文献   

16.
<正>一、黑龙江垦区农产品产出结构农业的持续发展,伴随着内在结构的变迁。结构的变化不只是农业发展的结果,更是影响农业发展的一个基本因素。钱纳里指出,由于结构不合理  相似文献   

17.
农业技术进步中的制度约束与制度安排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农业技术进步中的制度约束与制度安排林国先农业从传统到现代转变的内核是农业技术进步。农业技术进步离不开市场取向的农业制度变迁。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农业制度现代化便没有农业现代化。鉴此,借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把制度定义为它是约束人们行为的一系列规...  相似文献   

18.
丹麦农业的历史变迁:实践及启示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丹麦农业的改革和发展经历的最显著的历史变迁时期是从19世纪80年代至今,其农业形态历经了合作制农业、效率农业和可持续农业三个阶段。推动丹麦农业实现历史变迁并取得辉煌成就的主要因素是丹麦农民的自觉市场意识和丹麦政府利农政策的积极实施。敏锐的市场意识引导丹麦农民积极调整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使其稳步走上了农业产业化的道路。丹麦政府对农业采取了从始至终不偏废的积极政策,成为丹麦农业最终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推动者。这些成功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一、科技兴农大有可为   国际农业发展历程表明,随着农业基础研究不断深入,农业技术革命进程不断加快,农业每一次飞跃都来自科技的大突破.1910年蒸汽机的发明改变了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的生产力和生产率;1914年工业合成氨技术及尿素、复合肥的生产技术,是近一个世纪以来粮食成倍增长的重要因素.20世纪60年代,农业基础理论研究的重大突破,世界农业经历了第一次技术革命,20世纪后期,随着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突破,世界农业正在经历第二次技术革命.美国的杂交玉米、中国的杂交水稻等良种大规模推广,实现了粮食生产由靠扩大面积到提高单产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斌 《农业经济》2007,(9):43-44
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技术与农业经济相互促进和相互转化的过程,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农业科技创新。当前,我国农业发展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阶段,既承担着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产业支撑的历史重任,又面临着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面对新形势,惟有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才能推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实现农村经济又好又快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