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张鑫 《价值工程》2011,30(8):205-206
双台子油田东营组油气层由于受岩性细、地层水矿化度高、束缚水饱和度高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电阻率值低,测井解释结果偏低,油、气、水层识别难度大。运用油气成藏机理、电性图版识别技术、低电阻形成理论及储层精细对比技术对双台子东营组油气层进行识别,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欢喜岭油田在滚动勘探过程中,以低阻油层的成因机理和精细油藏描述为基础,综合地质、录井、测井、岩心等资料,充分利用老井、老资料,选择典型井可疑层进行试油试采并取得很好的开发效果,实现了欢喜岭油田低阻油层"水中找油"的突破,发现了可观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同时也为低阻油气层的识别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文章论述了低阻油层成因和欢东-双油田低电阻率油层识别方法等要素.  相似文献   

3.
欢喜岭油田在滚动勘探过程中,以低阻油层的成因机理和精细油藏描述为基础,综合地质、录井、测井、岩心等资料,充分利用老井、老资料,选择典型井可疑层进行试油试采并取得很好的开发效果,实现了欢喜岭油田低阻油层"水中找油"的突破,发现了可观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同时也为低阻油气层的识别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文章论述了低阻油层成因和欢东—双油田低电阻率油层识别方法等要素。  相似文献   

4.
东营凹陷是济阳坳陷油气最富集的陆相断陷凹陷,具备形成岩层油藏的良好地质条件。本文从地层油藏的圈闭形成条件、储层及油气充注动力3方面探讨了东营北带东、中、西段地层油藏富集的差异性,立足勘探实践分析了3方面的差异性对地层油藏油气分布的影响,将有力指导东营北带地层超覆油气藏的勘探开发工作。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准噶尔盆地滴南凸起白垩系低阻油气藏的成藏主控因素,通过开展储层预测和目标识别研究,应用STRATA反演软件对研究区进行了波阻抗反演.沉积相和储层研究结果表明呼图壁河组砂体地震响应特征明显,储层宏观上受岩性控制,微观上受储层孔喉半径的控制,来自生烃区的油气沿着断裂向上运移至白垩系呼图壁河组岩性圈闭成藏,形成“一砂一藏”的构造背景下的岩性油气藏.沉积相和岩性是低阻油气层成藏的主控因素,断层起到疏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川西地区具有良好的油气生成及储存条件,是我国重要的油气勘探战略接替区,一方面川西地区形成了丰富的油气资源,另一方面也导致了油气在空间的分布不够集中,钻成井完井周期长、生产时效低,油气勘探不尽人意,其根本原因是该地区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地层可钻性低、井眼稳定性差,一直是川西地区油气勘探开发中的一个大问题。经过几口重点井的探索与实践,我们在川西地层钻井技术方面已取得了部分成果。  相似文献   

7.
于妍 《企业技术开发》2012,(14):183-184
在含油气盆地中,地层水作为盆地流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流动方向和循环模式直接或间接的指示油气及矿物质的运移方向。文章以东营凹陷为例,对地层水水性资料展开横向和纵向的研究,认为东营凹陷地层水氯根和总矿化度的分布具有极不均衡的特点:在同一构造位置上具有下高上低的特点,同一层位中断层发育的部位总矿化度值比无断层部位的高。东营凹陷地层水以CaCl2型和NaHCO3型为主,水型分布特征与地层水矿化度密切相关,NaHCO3水型所占比例随地层水矿化度值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8.
水泥粉喷桩是近几年在东营地区被广泛使用的地基处理技术,本文重点介绍了水泥粉喷桩地基处理技术的机理、设计、施工、存在问题及质量检验全过程.  相似文献   

9.
火山岩溢流相分为上、中及下部三个亚相,其中上部亚相岩石物性较好,为油气成藏有利相带,中、下部亚相岩性致密,物性较差。查干凹陷中生界苏红图组火山岩发育,主要以溢流相为主,常规利用自然伽马、电阻率曲线识别溢流相亚相存在困难。笔者利用岩石结构差异、声波时差、密度等参数对本区火山岩溢流相进行亚相识别与划分,结合多口井火山岩单井相分析,推导出溢流相亚相划分模型,编制了有利亚相平面分布图,评价了火山岩油气富集区。  相似文献   

10.
准噶尔盆地中部1区块三工河组经过近几年的勘探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经前人研究认为:该区主要为低孔低渗储层,在此背景下发育有相对较好的优质储层,我们也称之为"甜点",大部分的油气就储存其中.在本研究区由于储层非均质性强,储层发育特征与油气的关系也很难界定,有效储层展布尚欠研究,而常规的寻找有利砂体来确定舍油气层的方法,并不能在隐蔽岩性油藏勘探中得到突破,这就使得该地区的勘探开发步履蹒跚,也使我们认识到储层发育特征与油气的关系的重要性.本文从该区的储层特点出发,寻找储层发育特征与油气的关系,并最终希望得到一种能更好识别判断含油气的优质储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朱宇 《价值工程》2011,30(30):94-95
孔隙度、泥质含量及确定地层水饱和度值的储层评价参数对研究储层特征和评价油气储量的勘探阶段是非常重要。文章是基于斯伦贝谢的方法利用定性和定量方法来实现。孔隙度是从密度曲线及经过泥质含量校正和油气层流体含量得来的。含水饱和度基于实际电阻率,泥质含量和校正后的孔隙度的值来进行计算的。油气资料来源于10个储层厚度从3-40米的孔隙层段。在8号层中最高的油气饱和度是71%,含水饱和度是29%,地层温度是73.05℃,泥质含量是19%,孔隙度是25.4%。泥质含量和孔隙度的关系显示出随着泥质含量的增加孔隙度随之减小。含水饱和度是随着电阻率曲线的值变化明显,电阻率曲线的升高含水饱和度降低。  相似文献   

12.
精确解释低渗储层物性下限以及油气水层识别对东海深层天然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声波、密度、中子三孔隙度测井曲线结合电阻率、阵列声波等识别低渗储层流体类型,划分了储层物性下限。本研究将低渗储层的物性下限进行了下调,将孔隙度下限定为9.5%,渗透率定为0.3m D,建立了低渗气层的识别标准。同时增加了天然气可动地质储量,为东海深部低渗气藏的勘探开发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保护油气层技术是一项涉及多学科、多专业、多部门并贯穿整个油气生产过程的系统工程,有若干油气井,中途测试表明油气层受损害并不严重,其产能较高,但完井投产后油气井的产能却很低,甚至完全丧失产能,油气层损害的实质包括绝对渗透率下降和相对渗透率下降.从试油工程因素方面阐述了对油气层的保护.  相似文献   

14.
随着勘探开发水平推进,地质导向技术在水平井中应用愈渐成熟,通过研究综合录井在水平井中钻井中气测曲线的响应特征以及其他录井参数的综合判断,识别油气层和储层,从而增强地质录井数据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以此来保证水平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重点阐述现场录井技术的重要性,尤其在油气发现及卡准取心层位上的运用;针对性突出应用录井资料进行油气层综合解释中应该把握的几项原则,总结现场录井技术及利用录井资料综合解释油气层的优越性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16.
低渗透储油层在实际油田开采中,由于储油层的物性比较差,导致储油层油气渗流时启动压力值的梯度比较大,因此在油田的实际开采过程中适应性问题比较突出。进行低渗透油藏注采系统优化提高采收率的分析研究,有利于避免低渗透油田的注采过程中低渗透适应性影响问题,提高对于低渗透油田油气资源的开采率。本文主要结合低渗透油田油藏层的渗流机制原理,通过采用压降叠加的工作原理,提出使用一源一汇以及面积注水方式中的五点法和七点法、九点法等油井注采工艺技术,将油气资源注采过程中的油气资源井内注采驱替压力梯度分布进行改进,从而实现在油藏注采工艺的不同注水方式下注采极限井距改进,以提高低渗透油藏注采系统对于油气资源采收的优化与提高实现。文章主要结合国内外低渗透油田储油层注采工艺技术的现状,以某油田低渗透油藏特征以及油气注采工艺效果为例,并结合对于该低渗透油田储油层注采工艺效果的影响因素,从低渗透油藏的合理注采井距与油藏注采压力系统等方面的优化提高,实现对于低渗透油藏注采系统油气采收率的优化与提高分析。  相似文献   

17.
对于电力工程的极址区,地电阻率是反映其接地导电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地电阻率越小,电流越小,对于电网的正常运行也越有利.分析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岩土体结构、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及人工活动等六个地质因素对地电阻率的作用机理,以此为评价因子提出一种评价极址区地电阻率适宜性的方法,为地电阻率的有效勘测以及极址选择等提供参考和...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我国油田事业实现了进一步的发展。与此同时,社会市场对油气开采的需求量也是越来越高。于是,油田企业为了满足社会市场对油气的需求量,就必须要加大对油气进行开采的力度。然而,因大部分油田中都含有比较多的低渗透油层,且这种油层的渗透力也比较低,所以油田企业在对低渗透有层中的油气进行开采的过程当中,也遇到了较多的困难。面对这一情况,如何更为有效的对低渗透油层中的油气进行开采,成为了各大油田企业目前的首要任务。因此,本文将针对低渗透油层,对其的物理化学采油技术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19.
林强  王云华  李伟 《价值工程》2014,(5):116-117
充氮气欠平衡钻井防漏技术适应于低压低渗透储层和开发后期压力枯竭储层、不同压力体系的储层、裂缝油气藏或是曾经发生钻井液只进不返大漏地层和压差卡钻等需要钻穿复杂层的地区。充氮气欠平衡钻完井目前主要应用于低压、低饱和、低渗透率油层(油气藏),采用此技术可以有效的解决钻井过程中的恶性井漏,压差卡钻、钻井速度慢等技术性难题,能在钻进油气层井段时,及时做到保护油气层,提高油井单井产量具有显著效果,并可提高机械转速5~10倍;目前该技术广泛应用于油气钻井作业当中,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赵红 《价值工程》2013,(32):35-37
介绍了瞬变电磁超前探测技术的原理与方法,以贵州省晴隆县永荣煤矿为例,探测14101回风巷前方积水及总回风巷老空积水情况,探测掘进头顺层及顶板的低阻体异常及分布范围。探测结果表明,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绘制视电阻率等值线断面图,结合地质资料可以准确判定地质异常区域的位置和富水性强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