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废弃电气电子产品引起欧盟各国的关注。为此,欧盟颁布了两项环保指令,这对我国相关产品的出口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具体分析了欧盟两项指令的具体内容及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2.
欧盟环保指令对我国企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其中电子电气废弃物是困扰全球环境的大问题。为应付电子产品废弃物污染,欧盟颁布了《废旧电子电气设备环境指令》和《电子电气设备中危害物质禁用指令》。本文从企业出发,对欧盟绿色指令作出了利弊分析,以期对我国企业应对欧盟绿色环保指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欧盟Ro HS、WEEE以及Eu P三大环保和能效指令自实施以来,对于我国对欧出口的影响日益凸显。从欧盟三大指令对上海市出口影响调查情况看,企业出口受阻后,希望得到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标准化技术机构的帮助。为应对欧盟环保和能效指令,应加强政府部门的组织协调和支持力度,发挥中介机构的沟通和服务功能,企业自身应建立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体系,开展绿色供应链的研究和实施以及关键性环保材料和工艺的研发,以提升企业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4.
欧盟两项电器环保指令与我国机电产品出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性贸易壁垒(TBT)已成为发达国家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更为隐蔽、更为有效的手段。作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的欧盟,其实施的各种TBT措施对中国的出口产品,特别是机电仪产品已经而且还将继续产生严重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双重的。本文以欧盟新出台的两项电器环保指令WEEE(2002/95/EC)和ROHS(2002/96/EC)为引子,对上述指令做一剖析,并就上述指令如何对出口产品和出口企业产生影响及业内对策展开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5.
丁长影  石巍 《中国海关》2004,(10):28-30
欧盟在其2003年2月13日的官方公报中发布了《关于报废电子电气设备指令》(WEEE)和《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禁止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RoHS)(简称两指令),按照规定,两指令于2004年8月13日转换为正式法律,而从2005年8月13日开始正式实施,俗话说有备无患,我国企业只有洋细了解此法律的内容和要求,才能主动积极生产出符合法律要求的产品,保证符合欧盟的市场准入条件。本刊近期还将介绍欧盟环保指令对我国产品出口欧盟的影响与对策,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6.
欧盟环保指令与中国机电产品环境友好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盟出台了环保指令旨在加强机电产业的环境保护。本文首先介绍了欧盟机电产品环保指令制度的现状,其次分析了欧盟环保指令制度对中国机电产业的影响。最后给出了中国机电产品环境友好化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被媒体热议并被业界广泛关注的欧盟《报废电子电器设备指令》(简称WEEE指令)已于2005年8月13日起执行。出口欧盟的电子电器类产品将打上一个回收的标签,其主要目的是为促进废旧物品的重新利用;《关于在电子电器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简称RoHS)将于2006年7月1日执行  相似文献   

8.
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出口产品结构、新产品销售收入及出口等方面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现状,以此为基础,运用IMS指数、TC指数和RCA指数对我国高技术产品的出口竞争力情况进行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在2007-2017年内发展具有竞争优势,但从细分的产品类型来看,内部存在发展不均衡的状况。最后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分别提出加大科学技术设施建设、推进高端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和优化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结构等提升对策。  相似文献   

9.
FDI对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亚军 《商场现代化》2006,(14):174-175
外商直接投资(FDI)是影响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认为FDI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具有较强的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10.
欧盟在2003年初颁布了两个新的环保指令,一是《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以下简称RoHS指令),另一个是《关于报废电子电气设备指令》(以下简称WEEE指令)。由于其涉及面很广,不仅影响成品生产商,而且影响相关原料元件和化学品制造商,所以被业界称为“牵动全球制造业神经的指令”,是欧盟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其必然会影响各国对欧盟的贸易,也将对其它国家或经济共同体的产业、贸易和环境政策产生深远影响。这将对我国年约400亿美元、对外贸拉动最大、附加值相对较高的机电产品出口欧盟将面临严峻的挑战,研究对策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民营企业出口竞争力现状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民营企业出口在我国外贸出口中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通过对民营企业出口产品竞争力、拓展市场能力的分析,以及对出口组织、外贸人才、劳动力、政府政策等障碍的研究分析,可以看出,我国民营企业需要通过产权结构的进一步完善、产品结构的优化等来增强竞争力,同时政府也需要健全民营企业出口促进体系、金融支持体系,来促进其外贸发展。  相似文献   

12.
出口加工区是我国为了促进加工贸易的健康发展,规范加工贸易管理,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面临经济全球化形势而设立的。乌鲁木齐出口加工区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建立的,它是借力中亚,推动新疆外贸结构升级、发展加工贸易的向西出口加工基地。由于它具备的各种优势,其发展潜力巨大,但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现行发展水平还很低,存在着很多制约因素。在此,本文就加快发展乌鲁木齐出口加工区并提升其竞争力提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E-G两步法,分析我国自1951年至2003年期间对外贸易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表明:进口总额和出口总额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通过格兰杰检验发现,进口总额和出口总额之间还存在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本文在协整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分别从长期和短期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4.
欧盟东扩对我国纺织业的潜在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入21世纪,欧盟东扩的进程不断加快。作为我国支柱产业的纺织业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原有出口配额企业配额的丧失;贸易转移效应;反倾销、反补贴措施的严重性;技术贸易壁垒的“东扩”;保障条款的滥用以及投资转移效应的影响等。我国的纺织服装企业只有全面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才有可能将欧盟东扩作为进入欧盟的平台,扩大对欧盟的出口。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入世以后我国农产品贸易、进出口产品结构和进出口市场结构做了系统回顾,同时采用RCA指数和TC指数分析了入世5年来我国农产品比较优势和竞争力的变化,并通过恒定市场分析方法进一步探讨了入世前及入世后5年中出口规模增长的源泉。研究表明,入世后我国农产品的整体竞争力进一步下降,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处于竞争优势,而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处于竞争劣势,深加工农产品的比较优势显著高于鲜活原料型农产品。此外,入世后,我国农产品出口额的增长更加依赖于世界农产品进口总额的增长,农产品竞争力的减弱对出口增长的抑制作用也更加突出,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农产品出口市场结构日趋合理,开始对出口增长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与印度农机产品的出口贸易及竞争力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运用了进出口相似度、进出口价格比、RCA指数等指标,对中印农机产品的出口状况、进出口价格及竞争力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国出口的农机产品结构相似,主要出口市场有较大重叠,存在较强的竞争性关系;中印农机产品的出口价格均低于进口价格,两国的贸易条件都较差,中国的进出口价格比低于印度,在贸易条件和出口盈利上处于劣势;中印农机产品的竞争力都很弱,中国只在出口规模上具有优势,竞争力水平不及印度。要改变中国农机产品的竞争力普遍较弱的现状,一方面应该利用自身的市场优势重点培育部分有竞争力的产品,另一方面应该借鉴印度经验培植国际知名的大企业,从而实现市场开拓、技术创新的梯队式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从我国天然橡胶的生产和消费现状及其消费趋势与前景入手,借助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专业化指数和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分析我国天然橡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探讨了影响我国天然橡胶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并就如何提升我国橡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提出了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以及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等指标对山东省水产品出口竞争力进行了测算,并与国内外主要竞争者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山东省水产品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越南、泰国以及国内福建省的水产品出口构成对山东省水产品的强势竞争。最后提出了提升山东省水产品出口竞争力的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19.
本文应用杀菌学原理,研究了出口冻煮螯虾制品生产中蒸煮灭菌需要达到的合理杀菌值,结果表明其为5.6m in。同时本文还进一步推算了不同规格螯虾、在不同初温时所需的预期蒸煮时间,从理论上确保了出口冻煮螯虾制品的微生物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对我国水产品出口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对历年来我国水产品的总产量、出口数量、创汇情况和出口市场结构的分析,指出了水产品出口贸易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法:一是通过水产品标准化体系建设,提升水产品质量;二是通过深加工,提高水产品的附加值;三是通过CI系统,实施品牌战略;四是开拓多元化国际销售市场,减少贸易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