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张天伟 《市场周刊》2020,(19):0057-0058
普洱茶是云南颇具特色的茶叶品种,普洱茶产业的发展对推动云南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现如今,“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给云南普洱茶产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一带一路”沿线覆盖60多个国家和地区,涵盖人口44亿,是全世界至关重要的茶叶消费区。而且,中国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茶叶出口的第一大国,可见其在茶叶贸易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文章通过分析云南省普洱茶出口情况、普洱茶出口制约因素,并就“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如何提升云南普洱茶出口竞争力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普洱茶文化与产业发展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普洱茶文化集民族文化与大众文化、历史底蕴与现代精神于一体,深入挖掘普洱茶文化的内在价值,将其融入普洱茶产业化的各个环节,实现文化与经济的有机结合,对于促进普洱茶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积极作用。文章提出,要用文化的思路来加工、包装、营销普洱茶产品,以文化内涵拓展产业发展的市场空间,将茶叶消费转向文化消费,延伸茶叶产业增值链,以普洱茶文化支撑茶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云南省是我国主要茶叶产地之一,而云南省普洱茶市更是被称为"世界茶源",这里茶叶种植的历史极为悠久。发展至今,普洱茶已经成为云南省一张亮丽的名片,被全国乃至世界所熟知。2017年11月6日,为充分发挥茶产业物种资源、生态环境、产业基础、产品特色、民族文化等优势,着力推进基地提升、主体培育、品牌打造、质量保障等重点工作,打造新时代千亿云茶大产业,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云南省茶产业发展行动方案》。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规范普洱茶市场急需科技力量的投入,为打击普洱茶假冒伪劣产品服务,介绍了普洱茶防伪和科学鉴定相关专利的研发情况,分析了普洱茶防伪和科学鉴定相关专利的特点,对未来普洱茶防伪和品质鉴定相关专利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提出要大力研发、保护和使用普洱茶防伪和品质鉴定相关专利,保护普洱茶知识产权,规范普洱茶市场,维护好普洱茶消费者合法权益,确保普洱茶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基于RCA和"国家钻石"模型对我国茶叶国际竞争力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茶产业是我国的一个传统优势产业,但是近年来我国茶叶的国际竞争力持续下跌,本文通过计算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比较我国与发达国家在茶叶国际竞争力上的差距;利用迈克尔·波特的"国家钻石"模型理论,从我国茶叶的要素禀赋、国内需求、相关产业和产业组织四个方面,分析在竞争力上形成差距的原因;并从上述四个方面提出提高我国茶叶国际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这次“马帮茶道瑞贡京城”活动是为了弘扬民族茶文化,再现“茶马古道”马帮驮茶进京的历史画卷,充分展示普洱茶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独特魅力,进一步提高云茶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竞争力。树立云茶品牌形象,推进云茶产业经济快速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屏山县茶农的实地调研和政府人员的访谈,判断屏山茶叶产业发展的机遏和威胁。通过对屏山茶叶发展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政策环境的分析。分析屏山茶叶的发展优势和制约因素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对如何提升茶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带动相关产业集群发展,实现全县生态、经济、文化、社会和谐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云南省的茶资源丰富、茶叶种植优势十分明显,近年来茶产业发展比较明显,产业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是云南省茶叶的产业发展优势并没有被挖掘出来,本文站在营销组合的角度,分析云南省茶产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对云南省的茶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安徽省茶叶出口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中国主要的茶叶产区,近年来安徽省茶叶产量和出口均呈现了逐年增长的趋势,龙头企业不断壮大。但在世界经济复苏放缓、国内外经济环境日益严峻的挑战下,如何持续提升安徽省茶产业、企业出口竞争力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安徽茶叶产业及重点龙头企业出口现状及内外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持续增强安徽省茶叶出口竞争力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云南省不断促进茶产业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云茶成为继云烟、云药、云花和云南旅游产业之后的又一新兴支柱产业。2010年,全省茶叶种植面积发展到400万亩,总产量20万吨,总产值突破100亿元。茶产业成为茶叶主产区的支柱产业和600多万茶农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相关报道见本期特别关注)。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开篇就说: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云南具有发展茶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这里的很多地方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暖湿润,土壤有机质含量高,茶叶种质资源十分丰富。  相似文献   

11.
中国普洱茶的生产与市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认为,我国普洱茶历史悠久,迄今仍是一种重要的特种茶饮品,其特殊性在于产地独特、功效独特、文化独特;普洱茶销售市场经历了从以出口为主到国内市场地位逐步上升的变化过程,传统市场升温,新兴市场扩展,品种内涵凸显,增长幅度可观。普洱茶生产和市场销售中也存在某些问题,一是标准滞后,品牌杂乱;二是生产分散,技术落后;三是市场销售行为不规范等。文章提出,要加大产品的创新力度,确立生产和销售的相关技术标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加强市场制度的建设,促进普洱茶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思茅市推进普洱茶产业化的政府工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思茅市政府长期重视普洱茶产业发展,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主要体现在推进规模化种植、提升加工能力和整体推进产业化等各方面。文章提出,针对近年来思茅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政府应遵循“整合、转型、开放、创新、挖掘”的发展思路,在政策促进方面要有重点地抓好普洱茶产业化十大工程,即政策环境工程、组织建设工程、品牌塑造工程、市场开拓工程、原产地认证与标准化工程、开放促发展工程、科技与人才保障工程、产业链建设工程、产业投融资工程、文化建设工程等。  相似文献   

13.
张婧 《价格月刊》2012,(5):80-82
中国是茶叶生产和出口大国,茶叶出口在对外贸易中占据比较重要的地位。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专业化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对中国茶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评估分析,进而提出了提升其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江苏茶叶生产成本、规模及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茶叶生产问题的研究有利于茶叶产业的发展与转型升级,通过运用2008—2017年间茶叶生产相关统计数据,论文以生产成本和生产规模为切入点,详细阐明江苏苏南和苏北地区的茶叶生产成本和规模的差异,深入剖析江苏茶叶生产中所出现的宏观问题,并据此提出对策与建议:加大扶持力度、培育龙头企业、提升茶农专业知识水平和开发茶文化旅游,以此助推乡村振兴政策的进一步实施和茶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5.
理顺价值链提升茶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茅区域内茶产业已基本形成了从种植到加工再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体系,但从价值链的角度审视,思茅市茶叶产品增值能力有限,而且关键的增值环节有外化和被人掌控的趋向。文章提出,在市场化背景下,应该从价值链的角度审视茶产业链,从关键价值增值环节入手,提炼出恰当的价值链模式,整合域内茶叶资源,以此提升思茅市茶叶的产业化程度。  相似文献   

16.
茶业会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我国的茶产业具有综合促进作用。文章定义了茶业会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内涵,在解析茶业会展平台核心功能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茶业会展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实现我国茶业会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商务服务业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发展商务服务业,是北京市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是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需要,是解决北京产业“空心化”的现实选择,对其他产业具有巨大的乘数效应和辐射作用;加入WTO,为北京发展商务服务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2008年奥运会为北京商务服务业带来了巨大商机,区域经济合作的快速升温,为北京发展商务服务业形成了良好的区域优势。北京商务服务行业规模初显,但存在规模小,分布散,科技含量低,市场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文章提出,加快北京商务服务业发展,应坚持优先发展的原则,培育重点商务服务业;坚持产业集群与扩散的原则,形成有效的多赢格局;坚持科技创新的原则,打造世界级商务服务品牌;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完善市场机制;坚持以引资为突破口的原则,全力打造“总部经济”和“写字楼经济”。  相似文献   

18.
思茅市茶产业结构与产业化提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叶从古至今都是云南思茅的传统产业。本文认为,经过多年尤其是最近几年的发展,思茅在茶叶产业上逐渐走上了一条城乡结合、科技与经济结合、开发与开放结合、农工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建设规模化和基地专业化的路子,茶叶产业化的格局已基本形成,但是产业化程度依然很低,茶叶企业规模偏小,绝大部分处于初制所水平;技术水平低下,企业化经营程度有限;市场化程度不高,产业聚集效应难以显现。文章提出,促进思茅茶叶产业健康发展,必须实现三大转变,即变资源优势为资产优势,变地域总量优势为企业优势,变产业优势为集聚化优势。  相似文献   

19.
技术壁垒影响我国茶叶出口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茶叶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创汇农产品,一直以来,我国茶叶出口在国际市场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随着国际农产品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和国际茶叶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我国茶叶的出口越来越受到国外技术壁垒的影响。本文主要从实证的角度研究了国外技术壁垒对我国茶叶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表明:技术壁垒是众多影响我国茶叶出口因素中的最重要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对技术壁垒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